情妇告原配索遗产被驳回法院称有悖公序良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1 08:21:49 294 人看过

女子以护工名义与有妇之夫同居长达十余年,男子因病辞世,该女子持有男子生前遗嘱,一纸诉状将原配告至法院,要求凭遗嘱继承男子名下房产、退休费、丧葬费补贴、抚恤金、保险金等合计46万多元。珠海某区法院一审认定原告违背公序良俗,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近日,珠海中级法院二审判决维持原判。

女方以护工名义非婚同居

王某与冯某于1972年结婚。1984年王某起诉冯某要求离婚,某区法院以感情尚未破裂为由判决不准双方离婚。尔后,双方感情未见好转。1991年12月始,冯某与王某开始分居。

从1995年开始,邝某与王某共同生活。王某回乡下祭祖时,带着邝某及邝某的两个孩子王小富和王小美一起回老家。

2009年,王某因患帕金森病、高血压病,曾三次入院治疗。2010年3月1日,王某手写一张欠条,写明邝某自2000年3月开始对其护理,每月工资最少1500元,以后逐年增加,现欠薪215000元。此后,邝某向法院起诉王某及冯某,以该欠条为据,要求两人连带支付10年的护理费215000元。某法院于2010年5月做出民事判决,确认邝某与王某系非法同居关系,并非雇佣关系,故驳回了邝某的诉讼请求。邝某不服上诉,案经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维持原判。

立下遗嘱将财产留给同居女子

2010年2月25日11时45分,珠海市人民医院对王某下达病危通知书。当日,王某在医院立下遗嘱,内容为:“本人王某为防止今后不测,立遗嘱如下:一、珠海市胡湾里一巷××房归我所有的产权部分由邝某女士所有;二、我去世后应得的工资、抚恤、补贴、保险赔偿等全部收入和其他财产归邝某所有。”遗嘱中所涉房屋系王某与冯某于1989年共同购买。2011年5月7日,王某死亡,其丧葬事宜由冯某主持处理。

法院:有悖公序良俗原则

经法院审理查明,确认了王某遗嘱的真实性,认为邝某从1995年开始住进王某家,此时王某身体尚足以应付日常工作,无需护理,数年后方才退休。结合原告提供的祭祖照片、族谱、王小富学籍卡、病危通知书,足以认定邝某是在明知王某有配偶的情况下仍与其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王某在与冯某婚姻关系尚存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财产遗赠给与之有同居关系的邝某,有悖公序良俗,故其遗赠行为无效,法院判决驳回了原告邝某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服上诉至珠海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终审判决维持了原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18日 13: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同居关系相关文章
  • 什么叫公序良俗
    法律综合知识
    一、什么叫公序良俗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公序良俗是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典中使用的概念。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民事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二、规定公序良俗原则的原因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公序良俗原则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因
    2023-04-30
    239人看过
  • 什么是公序良俗
    同居关系
    一、什么是公序良俗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中国现行法因受前苏联的影响,未使用公序良俗等字样,而以“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来表达出同样的精神。民法典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一方面,限制私权,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法官可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进行裁决。因此,各国都将公序良俗等道德引入民法中,成为近现代民法的重要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于民法制订之初,乃是对契约自由进行限制,但于今,公序良俗原则则被视为与诚信原则同等的私法领域的大原则:私法上权利的行使、义务的履行,须在此范围内,始视为正当。诚信原则是在法律自由之基调上,从法律
    2023-04-30
    174人看过
  • 法院什么情况下驳回原告的起诉
    驳回起诉适用于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的4项起诉条件以及有相关规定的情况。具体有以下几种:1、原告自身缺乏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人民法院在立案审查时,应对原告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予以审查。实践当中经常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不具备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原告进入审理程序,如以已被工商管理机关注销的公司的名义起诉,以已死亡的公民的名义起诉等等。这类情况经审理发现,即予驳回起诉。2、原告不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在立案审查时,应保证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权利,所以对《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应作较为宽泛的理解。只要当事人提供的有关材料,表面上能反映出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人民法院即应受理,而不宜把立案的门槛定得过高,无形中剥夺当事人的诉权,所以立案时所掌握的“本案”的含义,应当明确为:诉称事实,而不是经诉讼程序所确认的案件事实。所谓“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原
    2023-03-20
    264人看过
  • 法院什么情况下驳回原告的起诉
    一、法院什么情况下驳回原告的起诉驳回起诉适用于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的4项起诉条件以及有相关规定的情况。具体有以下几种:1、原告自身缺乏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人民法院在立案审查时,应对原告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予以审查。实践当中经常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不具备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原告进入审理程序,如以已被工商管理机关注销的公司的名义起诉,以已死亡的公民的名义起诉等等。这类情况经审理发现,即予驳回起诉。2、原告不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人民法院在立案审查时,应保证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权利,所以对《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应作较为宽泛的理解。只要当事人提供的有关材料,表面上能反映出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人民法院即应受理,而不宜把立案的门槛定得过高,无形中剥夺当事人的诉权,所以立案时所掌握的“本案”的含义,应当明确为:诉称事实,而不是经诉讼程序所确认的案件事
    2023-04-27
    390人看过
  • 法律公序良俗什么意思
    一、法律公序良俗什么意思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中国现行法因受前苏联的影响,未使用公序良俗等字样,而以“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来表达出同样的精神。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一方面,限制私权,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法官可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进行裁决。因此,各国都将公序良俗等道德引入民法中,成为近现代民法的重要原则。二、公序良俗的相关法律是什么《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姓名权】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八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
    2023-04-24
    126人看过
  • 法院驳回起诉,证据退回原告吗
    法院驳回起诉,证据是否退回原告需要看证据的性质或者判决结果,如果是驳回诉讼请求的,相关证据原件是可以退回原告,或者是证明身份的如身份证等,给法院可以交给复印件。如债务等案件中的借条等,如判决一方给付后,证据原件是要附案卷的,当事人可以留复印件。法院驳回起诉的情形有哪些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依照法定程序裁定予以驳回。情形如下:1.主体不适格,既包括原告主体不适格,也包括被告主体不适格。2.被告不明确。3.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5.受案后发现属于刑事犯罪、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6.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未声明有仲裁协议,受理案件后,被告在答辩期内以双方当事人曾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应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为由提出管辖权异议,人民法院审查属实后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但
    2023-04-29
    206人看过
换一批
#同居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同居关系的定义在我国法律中并无明确规定。同居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同居双方为异性,即我们这里所说的同居关系只产生在男女之间; 第二,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这是同居关系与婚姻关系的本质区别,如果双方办理了合法的婚姻登记手续,那么双方便属... 更多>

    #同居关系
    相关咨询
    • 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
      西藏在线咨询 2021-09-05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这项原则还有一种含义,凡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民法典》第三十三条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
    • 公序良俗的原则是?
      山东在线咨询 2021-03-30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起源根据学者的研究,公序良俗原则起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法上,所谓公序,即国家的安全,市民的根本利益;良俗即市民的一般道德准则,二者含义广泛,且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非一成不变。违法公序
    • 公序良俗的原则和原则
      四川在线咨询 2021-08-17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这项原则还有一种含义,凡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新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有以上六个方便,其中绿色原则是一项新的法律原则,目的在于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会写相处。其他五项原则并没有太大的改动。值得注意的是,诚实信用原则是一项霸王条款,由于在法律不可能把民法所需要遵守的规
    • 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适用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28
      “公序良俗”包括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两个方面,《民法典》进一步确认和强化公序良俗。 1、将公序良俗作为认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必备条件之一; 2、“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可见,当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又缺乏相应的强制性法律规定时,法院可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认定该行为无效。 因此,随着《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公序良俗将不再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评判,而是判定民事行为效力的重
    • 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30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缩写,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主要是填补法律漏洞,克服法律局限性。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审判中适用,对民事主体滥用权利以及违反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利益的行为进行了必要的限制;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社会正义理念得到了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