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尔滨市住房部门获悉,2015年哈市将继续加大保障房供给力度,为1.4万户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全力开展物业管理年活动,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实施老旧住宅维修改造,年内维修老旧住宅700万平方米。哈市将在不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的同时着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据了解,2014年哈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2.4万套、竣工2.2万套,超额完成国家和省年度计划指标;全年发放廉租补贴资金4100万元,为1.6万户困难群众提供廉租保障。同时,全市物业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全年新增物业管理面积840万平方米,物业投诉办结率达92%,创建市级以上物业管理示范小区150个,实施物业服务考评监管小区120个。扶持骨干物业企业50家,清除不合格物业企业12家,指导组建业主委员会309个,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此外,哈市实施的老旧住宅维修改造工程效果明显,12万户居民受益;全年新增集中供热能力1500万平方米,城市供热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居民对供热的投诉率下降18.8%。
2015年,哈市还将持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大新增财力投入,年内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3万套、竣工1.6万套;继续以开展物业管理年活动为契机,着力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坚决取缔不合格物业企业,新增物业管理面积600万平方米,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物业小区100个,完善现代物业服务体系,推进物业规范化管理,实施考评监管物业项目200个以上;进一步规范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行为,提高物业服务收费透明度,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此外,今年哈市还将启动以屋面防水、墙体保温、供排水管线维修更换为重点的老旧住宅维修改造工程,全年计划维修老旧住宅700万平方米;逐步提高城市供热保障能力,加快哈热六期等热源项目建设,新增集中供热能力600万平方米,强化供热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建设,完善监控、调度和预警等功能,实现监管面积1.3亿平方米。
-
苏州加大人才住房保障力度
220人看过
-
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叫好
221人看过
-
住建部将出台“城镇住房保障条例”
321人看过
-
加强房屋租赁管理,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403人看过
-
加大城乡医保整合力度
499人看过
-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
449人看过
保障房是指政府为解决低收入家庭、弱势群体等住房困难问题而提供的住房,包括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 保障房的申请和管理需要符合相关政策和规定,并需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家庭收入证明、住房情况证明等。 保障房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住房权益,缓解... 更多>
-
买改善型住房时会考虑改善型住房质量吗改善型住房是否需要居住质量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7不同于刚性需求,改善型需求更注重居住质量。很多的改善型购房者都对于目前的居住条件感到不满意,因此选择购买新的房产来满足居住需求。选择改善型住宅更多取决于个人的生活需求与财务状况。对于购房者来说,改善型需求的住房不仅仅是指“大户型”,既然要改善居住,应该更关注于房源自身的品质、生活配套、交通的便利性,甚至邻里间的关系,因此价格不应成为改善型购房者惟一的考虑因素。那么怎么认识改善型住房呢?改善型住房根
-
东莞市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保障住房的资格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8东莞的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有两种,一种是廉租住房保障一种是经济适用房。 东莞市政府正式下发了《东莞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东莞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试行)》,明确提出了东莞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和经济适用房的条件和程序等。据两《办法》,东莞市廉租住房保障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要方式,同时实行实物配租、租金核减和房屋修葺等方式。两《办法》将于2008年8月1日起试行,有效期至2011年7月31日。
-
加快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应当加快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1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项基本生活保障需求。住房问题既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又是关系经济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稳定和谐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加快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是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第一,加快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
-
-
加快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是什么?什么是住房保障制度?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1第一,加快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是:加快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导合理消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向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迈进。第二,加强保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