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没有造成损害是指没有造成任何危害结果:造成损害是指造成了一定危害结果,但没有造成行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
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争议
关于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在国外刑法理论上存在激烈争论。刑事政策说认为,对中止犯减免刑罚,是为了给走上犯罪道路的人架设一道返回的金桥。违法性减少说认为由于中止行为使得其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减小。故应减免刑罚。但这三种观点却不可能完整地说明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刑事政策说只是针对知道有中止犯减免刑罚规定的人才起作用,使事实上对不知道该规定也应减免刑罚。违法性减少说不利于解决共同犯罪中的中止问题。根据责任说,只要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防止结果发生的,即使发生了犯罪结果,也应认定为中止犯,但法律规定并非如此。因此,国外刑法理论一般将上述观点结合起来说明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
专家认为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来自三个方面:(1)从客观方面说,行为人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使得犯罪结果没有发生;(2)从主观方面说,行为人自动否定,放弃了原来的犯罪意图,这是没有发生犯罪结果的主观原因,表明行为人的非难可能性大小为减少;(3)对中止犯减免刑罚有利于鼓励犯罪人中止犯罪,避免给法益造成实际损害。因此,难以从一个方面说明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认为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是行为已缺乏或不具备犯罪构成某些方面的要件已消除或减轻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观点,存在疑问。因为一方面,犯罪中止仍然完全符合犯罪构成,中止行为前的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仍然存在,而不可能消除;另一方面,在不具备犯罪构成某些方面要件的情况下,以及在消除社会危害性的情况下,不可能成立犯罪,也就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知识延伸:犯罪既遂的犯罪中止特点
(1)是以导致结果发生的发最行为已经实行终了。
(2)法定的危害结果尚未发生。如果已发生了法定的危害结果,就是既遂,不可能再成立犯罪中止。
(3)危害结果不发生与犯罪主体采取的防治结果发生的行为或措施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如果缺乏因果关系,就不能成立犯罪中止。但是防止结果发生的行为并不限于行为人自己实施的行为。例如,请医生抢救,或请他人代为送医院急救,都应认为是犯罪主体采取了积极的行为防止结果的发生。
当然不管是哪一种中止,都必须没有发生行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行为人虽然自己放弃犯罪或者自动采取措施防止结果发生,但如果发生了行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就不成立犯罪中止。例如,某乙托某甲购买胃药,某甲却将毒药交给某乙。但某甲后悔,于第二天到某乙家欲取回该药,而某乙谎称药已被服用。某甲见某乙没有什么异状,就回家了,没有将真相告知乙。几天以后,某乙服用某甲提供的毒药而死亡。某甲虽然为防止结果发生采取了措施,但由于犯罪结果仍然发生,故不成立犯罪中止,而犯罪既遂。
-
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有哪些分歧
212人看过
-
犯罪中止处罚是根据什么来规定的?
463人看过
-
2024根据相关规定什么是中止犯
364人看过
-
罚金减免的依据是什么?
342人看过
-
从共犯处罚的根据看共同犯罪中止的条件
396人看过
-
根据规定中止犯罪怎么处理?
462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法律规定犯罪中止的根据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041、首先要求行为人的主观是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2、其次,要求行为人在客观上确实是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然后,对犯罪中止要求是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若是在犯罪过程之外实施的话则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4、最后,犯罪中止一定是有效的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的避免了损害结果的发生。
-
犯罪中止应当减免的情形是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9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
A类报表中的减免所得税额是根据什么算的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301、A类报表中的减免所得税额是根据企业税收优惠明细表来算的;2、减免所得税额包括免税收入、免税所得、减免所得、减免税额(包括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企业政策优惠等)3、“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按照第4行利润总额(或实际利润额)*25%填报,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的税额填在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按第4行利润总额(或实际利润)*5%填报。
-
什么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能否减轻刑责?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12《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