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和化解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发生的人事争议,促进人事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组部、人事部、总政治部《人事争议处理规定》(国人部发〔2007〕109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青岛市市直机关、市直事业单位、有关社团组织和驻青机关、事业单位及军队聘用单位。
列入本条第一款范围之内的机关、组织和单位成立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负责调处本系统、本单位发生的人事争议。
第三条调解委员会业务工作接受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导。
第四条人事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根据本办法规定向本系统、本单位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人事争议处理规定》向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第五条调解委员会调解人事争议,应当依法、公正、及时。调解过程中,应当遵循自愿、合理原则。
第六条人事争议调解的方案和结果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第七条经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须经当事人申请并经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审查,经审查符合仲裁受案范围等条件的,可以仲裁调解书的形式予以确认。
第二章组织规则
第八条调解委员会在本系统、本单位领导下工作。其日常工作机构设在本系统、本单位组织人事(政工)部门。
第九条调解委员会成员由本系统、本单位的领导、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组织人事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工会组织有关人员、经单位职代会推举的职工代表等组成。
第十条调解委员会组成人数为单数,组成人员身份为兼职。
调解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至二名,委员若干名。
第十一条调解委员会召开会议时,应当由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参加,议决事项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第十二条日常工作机构在调解委员会指导下,具体负责人事争议的预防、处理和有关的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调解委员会调解人事争议实行“一案一组”制。每一人事争议案件的调解,由调解委员会指定具有调解员或人事仲裁员资格的人员共三人组成调解组,其中一人担任首席调解员,主持调解工作,并从调解委员会日常工作机构中指定一人担任记录员。
第十四条调解员须经市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培训。经培训认定具有人事调解员资格的,方可具体承办案件。
-
青岛市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书
94人看过
-
青岛市劳务市场管理试行办法
357人看过
-
青岛市统筹退休费试行办法
318人看过
-
青岛消费争议调解仲裁中心成立
400人看过
-
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事争议调解的区别
136人看过
-
青岛市四方区完善行政复议调解机制
201人看过
人事争议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因录用聘用、聘用或聘任合同、职务任免、福利待遇、工资调整、奖励处分、辞职辞退等人事管理事项所引发,人事管理行为侵害相对人(工作人员)权益所引起的争议和纠纷。... 更多>
-
-
秦皇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律师费用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23(一)不涉及财产关系的:2000元-30000元/件。 上下浮动幅度:20% 但收费额不足2000元的按2000元收取。 (二)涉及财产关系的,按争议标的额的以下费率实行分段累计收费: 标的额费率 10万元以下的部分(含10万元)6% 10-50万元的部分(含50万元)5% 50-100万元的部分(含100万元)4% 100-500万元的部分(含500万元)3% 500-1000万元的部分(含10
-
合同争议行政调解办法是否有效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15申请调解合同争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 (二)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具体的调解请求和事实根据; (三)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受案范围。 下列调解申请不予受理: (一)已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二)已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 (三)一方要求调解,另一方不愿意调解的。
-
当事人可以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时,依据劳动争议调解法律受理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08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相关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
-
行政调解如何解决争议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2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