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爆炸罪的法律确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1 09:32:44 437 人看过

(一)爆炸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划分两者界限应以是否符合法定构成要件为标准。根据本条的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就具备爆炸罪全部构成要件,即为既遂。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按《刑法》第115条作为爆炸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罚。至于爆炸罪的未遂,从立法精神看,该罪是举动犯,不存在实行终了的未遂。因为爆炸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在一定条件下就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无论是否引起严重后果,都是既遂。爆炸罪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阶段,比如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夺下炸药,使爆炸未能得逞。这种情况属于未实行终了的爆炸未遂。

(二)爆炸罪与以爆炸方法实施的区分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分这两类犯罪,其使用的手段和危害后果都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区别主要是:

(1)侵犯的客体不同。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是特定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不同。爆炸犯罪行为人引发爆炸物或以其他方法制造爆炸,造成或足以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伤亡或重大公私财产的毁损,其危害结果是难以预料和难以控制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犯罪行为人虽也使用爆炸的方法,但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其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是特定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伤亡,而且一般只造成人身伤亡,不造成财产毁损。因此,行为人针对特定的对象实施爆炸行为,选择的作案环境和条件只能杀伤特定的某个人或某几个人,而不危及公共安全的,分别按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论处。如果爆炸行为虽然指向特定的对象,但行为人预见其爆炸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而仍实施爆炸行为,危害公共安全,应以爆炸罪论处。

(三)爆炸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界限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种犯罪只能由过失构成,而爆炸罪,在客观方面不仅限于上述情况,在主观方面一一般由故意构成。

(四)爆炸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使用爆炸手段破坏公私财产的,往往也会同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如果使用爆炸手段故意毁损某项特定的公私财物,其结果也没有同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其他大量公私财产的,依照本法第275条的规定,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

(五)爆炸罪与使用爆炸方法破坏的区分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等犯罪的区分从行为方式、侵犯客体、危害后果来看,使用爆炸方法破坏全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等犯罪与爆炸罪在犯罪构成要件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由于本法对此类行为有专门规定,因此,如果行为人使用爆炸方法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的,应按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分别以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9: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瓦斯爆炸怎样进行现场救护
    瓦斯,又名沼气,化学名称叫甲烷。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果空气中瓦斯的浓度在5.5%上16%时,有明火的情况下就能发生爆炸。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急救措施:当听到或看到瓦斯爆炸时,应面背爆炸地点迅速卧倒,如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鼻口。距离爆炸中心较近的作业人员,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离现场,防止二次爆炸的发生。瓦斯爆炸后,应立即切断通往事故地点的一切电源,马上恢复通风,设法扑灭各种明火和残留火,以防再次引起爆炸。所有生存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统一、镇定地撤离危险区。遇有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及时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区。如有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在安全处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不要延误抢救时机。怎样预防井下瓦斯爆炸?要加强井下通风,采用各种通风措施,保证井下瓦斯不超过规定含量,严格检查制度,低瓦斯井下每班至少检查2次,高瓦
    2023-06-06
    76人看过
  • 从几个方面正确确认爆炸犯罪
    (一)爆炸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划分两者界限应以是否符合法定构成要件为标准。根据本条的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就具备爆炸罪全部构成要件,即为既遂。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按《刑法》第115条作为爆炸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罚。至于爆炸罪的未遂,从立法精神看,该罪是举动犯,不存在实行终了的未遂。因为爆炸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在一定条件下就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无论是否引起严重后果,都是既遂。爆炸罪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阶段,比如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夺下炸药,使爆炸未能得逞。这种情况属于未实行终了的爆炸未遂。(二)爆炸罪与以爆炸方法实施的区分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分这两类犯罪,其使用的手段和危害后果都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区别主要是:(1)侵犯的客体不同。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
    2023-02-26
    475人看过
  • 爆炸罪公共安全怎样认定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在客观方面的本质特点在于爆炸行为危害或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所谓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爆炸行为,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如行为人自动中止爆炸犯罪,炸药的破坏性没有行为人主观想象的那么大,炸药受潮失效,没有将爆炸物投掷到所要求的位置,爆炸物被他人发现而被拆除等,实际上并未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但如果排除这些原因,是可能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的。无论哪种原因存在,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爆炸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爆炸罪。爆炸罪的成立并不要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实际后果。(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爆炸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四)主观方面本罪在主
    2023-02-24
    339人看过
  • 到底怎么对爆炸犯罪进行司法界定
    (一)爆炸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划分两者界限应以是否符合法定构成要件为标准。根据本条的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就具备爆炸罪全部构成要件,即为既遂。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按《刑法》第115条作为爆炸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罚。至于爆炸罪的未遂,从立法精神看,该罪是举动犯,不存在实行终了的未遂。因为爆炸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在一定条件下就足以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无论是否引起严重后果,都是既遂。爆炸罪未遂只能发生在爆炸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阶段,比如刚着手引爆或者在引爆过程中,被人发现夺下炸药,使爆炸未能得逞。这种情况属于未实行终了的爆炸未遂。(二)爆炸罪与以爆炸方法实施的区分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分这两类犯罪,其使用的手段和危害后果都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区别主要是:(1)侵犯的客体不同。爆炸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
    2023-02-21
    447人看过
  • 刑法过失爆炸罪的犯罪确认有什么标准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现实生活中,过失爆炸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共同特点都是由于行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安全引起的。如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中乱扔烟头,引起爆炸等。从行为方式看,过失爆炸行为,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以不作为方式完成的,过失爆炸罪,行为人必须负有特定的义务。要构成过失爆炸罪,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2)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3)必须造
    2023-03-16
    471人看过
  • 在学校制造爆炸怎么量刑,应该如何正确认定爆炸罪
    一、在学校制造爆炸怎么量刑在学校制造爆炸怎样量刑,要依据制造爆炸造成的危害而定,如果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应该如何正确认定爆炸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在客观方面的本质特点在于爆炸行为危害或足以危害
    2024-01-31
    180人看过
  • 爆炸罪量刑最新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1、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只要构成爆炸罪,最低就应要判处三年以上。实践中可能出现爆炸未遂、自首、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等可以减轻处罚的情节,会出现实际判刑少于三年的情况。2、十年以上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判处这个刑期要求造成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3、死刑或无期徒刑,这里说的是后果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才这么判。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非法制造爆炸物罪构成要件是什么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枪支、弹药、爆炸物的管理制度;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
    2023-02-17
    221人看过
  • 盗窃爆炸物罪刑事责任怎样追究,法律上怎样认定
    一、盗窃爆炸物罪刑事责任怎样追究,法律上怎样认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构成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处罚为:1、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2、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犯本罪而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多次盗窃行为怎样认定,盗窃罪怎样
    2024-01-27
    496人看过
  •  爆炸罪既遂的法律规定
    该段内容介绍了《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关于爆炸罪既遂标准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如果行为人实施爆炸行为并导致他人受伤或财产损失,则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如果行为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爆炸罪的既遂标准如下:1.如果行为人犯有爆炸罪,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则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行为人的爆炸行为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则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爆炸罪致死情节如何认定爆炸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若在爆炸过程中导致他人死亡,则犯罪行为更为严重。对于爆炸罪致死情节的认定,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行为人故意程度:首先,要明确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仍然实施爆炸行为,则可认定其具有故意。2. 爆炸装置的性能:其次,需要考虑爆炸装置的性
    2023-08-29
    316人看过
  • 过失爆炸犯罪的基本确认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现实生活中,过失爆炸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共同特点都是由于行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安全引起的。如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中乱扔烟头,引起爆炸等。从行为方式看,过失爆炸行为,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以不作为方式完成的,过失爆炸罪,行为人必须负有特定的义务。要构成过失爆炸罪,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2)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3)必须造
    2023-03-01
    441人看过
  • 非法携带枪械,爆炸物参加游行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一)、适用本罪时应注意区分本罪与私藏枪支、弹药罪的界限。1、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包括枪支、弹药等武器以及管制刀具、爆炸物,而私藏枪支、弹药罪仅包括枪支、弹药。2、客观要件不完全相同。本罪是特指在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中有佩带、夹带或持有武器、管制刀具或爆炸物的行为。而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私自藏匿枪支、弹药,拒不交出的行为。(二)、在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时,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携带上述危险物品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原则上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应从一重罪论处,认定为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三)、携带枪支、弹药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的,如果所携带的是自己事先非法持有、私藏的枪支、弹药,则成立数罪,实行并罚。不从事特定职业的人都不能合法携带这些武器,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罪名中不被允许携带的武器并不包括枪支弹药,因为携带枪支弹药属于另一种罪民客体的范畴。非法
    2023-08-15
    279人看过
  •  认定爆炸罪的方法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构成爆炸罪的相关要件。爆炸罪是指故意实施爆炸行为,侵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构成爆炸罪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客观方面必须是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并且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以下内容可以认定为构成爆炸罪:1.主体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不论其年龄、性别、种族、职业、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2.所侵害的客体必须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安全、公共设施、公共秩序等。3.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后果发生。4.客观方面必须是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并且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如 何 判 断 一 个 人 是 否 构 成 爆 炸 罪 ?爆炸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它指的是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设施中,非法使用爆炸性物质,并因此造成严重后果
    2023-09-09
    418人看过
  • 如何进行过失爆炸犯罪的判定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现实生活中,过失爆炸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共同特点都是由于行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安全引起的。如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中乱扔烟头,引起爆炸等。从行为方式看,过失爆炸行为,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以不作为方式完成的,过失爆炸罪,行为人必须负有特定的义务。要构成过失爆炸罪,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2)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3)必须造
    2023-02-21
    57人看过
  •  爆炸罪行的法律定性及刑罚规定
    爆炸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它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构成威胁。在客观方面,爆炸罪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明知其行为会引起爆炸,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根据法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爆炸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判断爆炸罪的关键在于它对法益的侵犯、社会危害性、构成犯罪的行为人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想法等因素。1、侵犯的法益:本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社会危害性: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本罪的行为人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由于爆炸罪严重危害公共安全
    2023-08-31
    363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怎样正确判定爆炸罪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08
      符合下列构成要件认定构成爆炸罪: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刑法》第115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爆炸罪中的爆炸物的认定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4-11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手榴弹1枚以上的;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装置的;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炸药、发射药、黑火药1000克以上或者烟火药3000克以上、雷管30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30米以上的;具有生产爆炸物品资格的单位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或者具有销售、使用爆炸物品资格的单位超过限额买卖炸药、发射药、黑火药10千克以上或者烟火药30千克以上、雷管300枚以上
    • 怎样认定过失性的爆炸罪,过失性的爆炸罪如何认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4
      一、怎么认定过失爆炸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要构成过失爆炸罪,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
    • 怎么认定爆炸罪认定爆炸罪的标准是什么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2-06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 如何认定爆炸罪,本罪与以爆炸方法实施怎样区分?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0
      一、如何认定爆炸罪认定爆炸罪主要看本罪侵犯的法益、社会危害性、构成犯罪的行为人、行为人的主观思想等。 1、侵犯的法益:本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社会危害性: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本罪的行为人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由于爆炸罪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