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诉普通程序时间多久?
起诉程序需要3个月或者6个月时间。具体要看适用的是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七十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二、起诉需要哪些材料
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三、审查起诉的程序
审查起诉包括程序性审查和实体性审查。主要审查程序包括;
1.由案件承办人负责审查案件的管辖、审查随案移送的文书和证据材料,并作出适当处理。
2.审查案件的事实和证据以及法律的使用。应当认真审阅案件材料,包括诉讼文书和各种证据材料,仔细审查案件中的疑点和难点,得出正确的结论。
3.复核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和证据。审查起诉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听取被害人和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必要时,应当直接讯问证人、或者重新进行鉴定、堪验和检查。
4.审查过程中,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须的证据材料,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5.承办人审查后,应提出起诉或不起诉意见,报刑事检察部门负责审核,刑检部门负责人提出审核意见后,应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
四、起诉费用应该哪方出
1、案件受理费。含第一审案件受理费、第二审案件受理费、部分再审案件受理费。需要交纳案件受理费的再审案件包括,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法院申请再审,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当事人对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申请再审,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2、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的,法院根据其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三章 简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
民事纠纷普通程序多少时间结案?民事纠纷诉讼的普通程序
345人看过
-
正常程序起诉需要多久时间
207人看过
-
民间借贷普通程序多久下判决
428人看过
-
二审普通程序期限多长时间2024
54人看过
-
刑事普通程序开庭时间
459人看过
-
普通程序算公告时间吗
212人看过
-
二次起诉离婚程序知多少,普通程序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01二次起诉离婚的一般程序:1。原告向住所地基层法院起诉,在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2、立案时提交相关材料;3、法院将案件安排开庭,并将投诉副本、证据等材料送达被告。送达被告后,会通知开庭时间;4、调解;5、法院做出判决。
-
开庭普通程序多少时间结案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8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普通离婚简易程序中公证的时间是多久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10三个月。人民法院适用简易流程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民法院适用普通流程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起诉时间交通事故诉讼程序澳门在线咨询 2021-10-21交通事故诉讼程序:1、起诉.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法庭提交诉状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天内支付诉讼费用,支付费用后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裁定,拒绝起诉,10天内向上级人民法院上诉受理后,法院5天内将起诉书的复印件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天内答辩通知当事人交换证据,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财产保全裁定,立即开始开庭,3天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场所、承包人公开审理的事件3天前进行公告
-
民事诉讼从普通程序转简易程序需要多久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11一、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的期限自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计算。 二、一审普通程序审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可以由院长批准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审理期限,从法院决定立案第二天起算,而且审理期限不包括: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双方当事人和解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