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定罪标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22 16:51:21 374 人看过

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定罪标准:在行为人虽然中止了故意杀人的行为之后,没有完全阻断或者阻止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威胁;而导致他人死亡,行为人有过失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并且有产生他人死亡的事实;并且这个事实要跟这个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产生必定的因果关系。

过失致人死亡罪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哪里?

1、认识因素方面。前者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轻视能够避免而予以放任,无认识上的过失;后者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且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有认识上的错误。

2、意志因素方面。前者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后者则持有意放任、无意防止的态度。

3、行为因素方面。前者确有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想防止而未能防止;后者则无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能够防止而不防止。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6日 23: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中止标准是什么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犯罪中止的认定(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第一,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第二,中止行为既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也可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第三,中止行为以不发生犯罪结果为成立条件,但这种结果,是行为人主
    2023-03-23
    498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间接故意杀人罪主要区别有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因素方面。前者有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只因轻视能够避免而予以放任,无认识上的过失;后者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的结果且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有认识上的错误。2.意志因素方面。前者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反对态度;后者则持有意放任、无意防止的态度。3.行为因素方面。前者确有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想防止而未能防止;后者则无避免死亡结果发生的客观依据,能够防止而不防止。
    2023-06-11
    240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了。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
    2023-06-11
    438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同“误杀”的故意杀人行为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求的是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存有过失心理态度。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将行为人在故意杀人中因打击错误误杀其“针对对象”(即行为人追求的杀害对象)以外之人的行为认定为过失的致人死亡罪。一、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并未发生错误,主观与客观是一致的;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和主观上认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术、经验利及些外部条件,实施行为时,他人死亡的结果可以避免,即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了错误认识,在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其主观与客观是不一致的。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
    2023-03-28
    367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故意杀人是行为人想让被害人死亡的心态,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是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有排斥的心态。一、逃逸死亡要怎么认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1、行为人肇事后急于逃避责任而逃逸,其既未查看被害人情况,也未作任何处置即逃离,行为人应当承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责任。2、行为人发现被害人受伤较为严重,为了逃避责任,故意将被害人放置在光线昏暗或者隐蔽地点,之后由于其他车辆发生交通肇事等造成被害人死亡,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3、行为人将被害人移到路边比较安全的地方,希望其他人看到并给予救助,但被害人其后因其他车辆交通肇事等原因造成事故并死亡,行为人应否承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责任,要看被害人伤情严重程度。
    2023-03-19
    381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和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主客观要件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比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了。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和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二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另外,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和间接故意
    2023-06-11
    25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怎么定罪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11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终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此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涉嫌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
    • 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如何定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4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终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此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涉嫌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
    • 故意杀人中止后有过失致人死亡怎么定罪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14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终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此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涉嫌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
    • 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罪怎么构成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5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终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此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涉嫌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
    • 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具体怎么处罚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4-30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终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此故意杀人中止后过失致人死亡,涉嫌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