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限诉讼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15 17:00:51 194 人看过

一、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限诉讼是什么

盗窃罪和抢夺罪的界限关键在于行为是否是具有秘密性质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是盗窃,而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则属于抢夺。两个罪名的量刑标准如下:

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比如甲秘密进入乙的家中窃取财物,属于盗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抢夺罪与盗窃罪的转化

首先,在司法实践中有两个问题要给予重视:

(一)犯罪嫌疑人取走财物的行为究竟是公然夺取还是秘密窃取有时也并不是容易判断的。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犯罪嫌疑人主观上对自己取得财物的行为方式的认识来判断,如果行为人自认为自己夺取财物是在财物管理人,控制人明知的状态下进行的,即使事实上财物管理人,控制人并不知道犯罪嫌疑人的取财行为,仍构成抢夺罪。

(二)盗窃罪与抢夺罪之间存在转化的可能。

盗窃罪的秘密窃取行为必须能贯穿整个窃取财物的全过程,如果行为人先是秘密窃取,但是在还没有既遂之前,即控制财物之前,已经被受害人发觉,犯罪嫌疑人进而将窃取行为转化为公然抢夺的行为,则应认定为抢夺罪。

其次,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以及《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八万元以上、二十万元至四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

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所谓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为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经手者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财物取走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对主体的修改是对本罪修改的重要内容。依原刑法,已满l4岁不满16岁的少年犯惯窃罪、重大盗窃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法取消了此规定。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2: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盗窃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盗窃既遂与未遂区别是什么
    一、盗窃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必要时,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把偷窃自己家电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加以区别。《解释》规定,对此类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在处理时也应同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根据《解释》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l、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2、全部退赃、退赔的;3、主动投案的;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二、盗窃既遂与未遂区别是什么关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理论上有接触说、转移说、隐匿说、失控说、控制说、失控加控制说。我们主张失控加控制说,即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
    2023-02-18
    463人看过
  • 抢夺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有哪些,如何区分抢夺罪与盗窃罪
    一、抢夺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有哪些1、抢夺罪与盗窃罪的主要区别是,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不同。盗窃罪的客观方面是,有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即犯罪嫌疑人用自以为不会被财物控制人发觉的手段窃走财物;而抢夺罪的客观方面则是,有公然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2、抢夺罪与盗窃罪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就是两罪的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都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并且都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两罪所侵害的客体都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抢夺罪的客观方面是采取公然夺取的方式。所谓公然夺取是指犯罪嫌疑人当着财物管理人的面,公开夺走其财物,并且这种公然夺取没有采用暴力或暴威胁,否则将构成抢劫罪。二、抢夺罪与抢劫罪有什么区别?抢夺罪和抢劫罪都是行为人公然实施多去财物的行为,主观上都是处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为直接故意,主体都是一般主体。但是,两罪的基本构成条件不同,社会危害程度和法定刑也有别。因此有必要对两者加以区分。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
    2023-04-13
    282人看过
  • 盗掘古墓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1、侵犯的客体不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和国家的财产所有权;而盗窃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前者侵犯的对象是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是不可再生物,一般是不能以金额计算的,一旦遭到破坏,损失无法挽回;后者侵犯的对象是一般的公私财物。2、客观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未经国家文化主管部门批准,私自挖掘古遗址、古墓葬的行为,其行为方式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的,而且不论是否窃得文物,只要实施了盗掘行为,就构成本罪。后者则表现为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构成犯罪必须以盗窃数额较大为前提,如果未窃取到财物,就是盗窃未遂。我国法律中规定了盗掘古墓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表现为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所谓盗掘,既不同于单纯的盗窃行为,具体如上。一、怎么样构成盗掘古墓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
    2023-03-27
    318人看过
  •  抢夺罪与盗窃罪的法律定义
    盗窃罪、抢劫罪和抢夺罪都是犯罪行为,但它们之间存在区别。盗窃罪和抢夺罪都出于非法占有目的,但盗窃罪不要求使用暴力,而抢夺罪则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且不一定使用暴力。抢劫罪不仅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表现为压制反抗、强行取财。此外,抢劫罪的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的自然人,而盗窃罪和抢夺罪的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盗窃罪、抢劫罪和抢夺罪都是出于非法占有目的而实施的犯罪行为。2、盗窃罪抢夺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财产权利,不要求使用暴力。抢劫罪不止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表现为压制反抗、强行取财。3、抢夺罪盗窃罪有数额要求,抢劫罪没有数额限制。4、抢劫罪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盗窃罪和抢夺罪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抢夺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及认定抢夺罪与盗窃罪的区别及认定在法律上是一种重要的区分。抢夺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而盗窃罪则是指以非
    2023-10-25
    158人看过
  • 什么是盗窃,抢夺枪支罪
    刑事责任能力
    (一)盗窃、抢夺枪支罪的概念盗窃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是以对特定的占有物为目标,采取秘密获取的方式,将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资据为已有的行为。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也是以对特定的占有物为目标、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行为。(二)盗窃、抢夺枪支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2、犯罪客观方面客观表现为其有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行为,行为人只要具备盗窃或者抢夺的行为之一,就构成本罪。3、犯罪主体构成本罪的行为人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而为之,如果行为人盗窃、抢夺的不是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则不构成本罪。处罚依照本条之规定,犯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危险物质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
    2023-06-03
    231人看过
  • 盗窃毒品罪与盗窃罪:界限何在?
    明知是毒品盗窃再持有的,不再定非法持有毒品罪,以盗窃罪论处,此时持有毒品是盗窃的当然结果,存在吸收关系。关于盗窃、抢劫毒品犯罪的定性问题,盗窃、抢劫毒品的,应当分别以盗窃罪或者抢劫罪定罪。认定盗窃犯罪数额,可以参考当地毒品非法交易的价格。认定抢劫罪的数额,即是抢劫毒品的实际数量。盗窃、抢劫毒品后又实施其他毒品犯罪的,则以盗窃罪、抢劫罪与实施的具体毒品犯罪,依法实行数罪并罚。前者构成盗窃罪,后者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因为这还是有期待可能性的,能期待窃贼要么毁掉毒品,要么是上交警方,并不具有非常高的并发性,而且这也侵犯了新的法益。并非是事后不可罚。盗窃罪的认定(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必要时,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把偷窃自己家属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加以区别。《
    2023-07-18
    400人看过
  • 什么是盗窃、抢夺抢夺武器装备罪
    一、什么是盗窃、抢夺抢夺武器装备罪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事物资罪(刑法第438条),是指采取盗窃或者抢夺的方法,非法占有武器装备或者军事物资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所有权。部队的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是战斗力的主要物质基础,保证其不受非法侵占,是巩固部队战斗力的客观需要。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事物资的行为,直接造成部队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损失,将给部队建设带来严重危害。(二)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窍、抢夺武器装备、军事物资的行为。盗窃,是指采取秘密窃取的方法非法占有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行为。抢夺,是指采取乘人不备、公然夺取的方法非法占有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的行为。盗窃、抢夺的对象是部队在编的、正在使用的和储存备用的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不包括已确定退役报废的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因为退役报废的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已不能直接形成部队的战斗力。武器装备,是指直
    2023-04-28
    161人看过
  • 侵占罪是什么意思,与盗窃罪的界限是什么
    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数额较大公私财物或多次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侵占罪与盗窃罪主要有以下区别:1.犯罪主体不同。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侵占罪的主体则是特殊主体,要求行为人具有特定的身份,或为代为保管人,或为遗忘物拾得人、埋藏物发现人。2.行为人实际支配行为对象的时刻不同。盗窃罪行为人犯意产生之时并未实际支配行为对象,只是非法占有之意产生之后,基此犯意实施秘密盗取行为才获得行为对象的支配;侵占罪行为人则在犯意产生之前就有行为的实际支配。3.危害行为不同。盗窃罪的危害行为是秘密盗取,即采取自认为他人不知的方式非法获取他人财物,存在非为自己控制转为自己控制的取得过程;侵占罪的危害行为则是复行为,含非法占为己有及
    2024-04-24
    462人看过
  • 盗窃罪与抢夺罪要怎么区分
    抢夺罪与盗窃罪的主要区别是,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不同。盗窃罪的客观方面是,有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即犯罪嫌疑人用自以为不会被财物控制人发觉的手段窃走财物;而抢夺罪的客观方面则是,有公然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盗窃罪与抢夺罪都属于法定的自然犯,抢夺罪与盗窃罪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就是两罪的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都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并且都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两罪所侵害的客体都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抢夺罪的客观方面是采取公然夺取的方式。所谓公然夺取是指犯罪嫌疑人当着财物管理人的面,公开夺走其财物,并且这种公然夺取没有采用暴力或暴威胁,否则将构成抢劫罪。
    2023-06-03
    173人看过
  • 抢劫与盗窃之间的界限
    抢劫与盗窃之间的界限:盗窃罪在司法实践中依然采用我国刑法理论通说,即盗窃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而且只要行为人自认为犯罪行为没有被发现就是秘密窃取。一、偷暖气热力公司怎么处罚偷暖气热力公司的处罚需根据涉案的情节和盗取的暖气价值决定:1、情节严重,盗取的暖气价值过高,可能会构成盗窃罪,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偷接热力管道偷热力,如果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不够刑事处罚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盗窃罪构成要件有:1、盗窃罪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一般为动产,但不动产的可动
    2023-06-20
    122人看过
  • 抢夺罪与盗窃罪的既遂标准包括什么
    关于抢劫罪的认定标准,一般认为是以抢取他人财物数量达到一定程度视为犯罪既遂;在实施抢夺行为的过程中,此类犯罪往往采取未被察觉、突然袭击等手段,公然使用具有物理形态的力量来获取财物,使得受害者无法有效地进行抵抗。而对于盗窃罪而言,其犯罪既遂的标志则是行为人成功获得对被盗财物的实际控制权。具体来说,当盗窃行为已经导致被害人失去对财物的掌控,或者行为人已经完全掌握了所盗财物的所有权时,便可以视为犯罪既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抢劫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7-27
    275人看过
  • 如何划分抢夺罪与盗窃罪?
    抢夺罪和盗窃罪区分如下:1、盗窃罪抢劫罪和抢夺罪都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盗窃罪抢夺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财产权利,不要求使用暴力。抢劫罪不止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表现为压制反抗,强行取财;3、抢夺罪盗窃罪有数额要求,抢劫罪没有数额限制;4、抢劫罪主体是年满十四周岁,盗窃罪和抢夺罪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侵害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是有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主面是故意。区分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1、区分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应当贯彻犯罪构成要件说。区分犯罪既遂未遂的犯罪构成要件说,就是以抢夺罪犯罪的构成要件的齐备与否,作为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抢夺罪犯罪构成要件齐备的客观标志,就是公然夺取的犯罪行为造成了行为人非法占有所夺取的公私财物的犯罪结果。因此,非法占有财物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是抢夺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
    2023-07-18
    126人看过
  • 破坏交通设施罪与盗窃罪的界限是什么
    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与构成盗窃罪的区别为:1、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类的犯罪,而破坏交通设施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2、破坏交通设施罪表现为明知破坏交通设施会造成交通工具倾覆、毁坏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盗窃罪是明知是公私财物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窃取财物的行为。破坏交通设施罪与盗窃罪的界限是什么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2022-07-07
    421人看过
  •  抢劫与抢夺的界限划分:罪责认定
    本文介绍了抢劫罪和抢夺罪的区别。抢劫罪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导致被害人体表受到严重的攻击,使其失去反抗能力,从而任由其抢走公私财物或被迫交出公私财物,犯罪嫌疑人具备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而抢夺罪则没有这种故意,仅以夺取具公私财物为已而满足。因此,其行为的强力程度低于抢劫所使用的暴力。通常情况下,抢劫罪会使用暴力、胁迫手段,导致被害人体表受到严重的攻击,使其失去反抗能力,从而任由其抢走公私财物或被迫交出公私财物,犯罪嫌疑人具备危害被害人人身安全的故意。而抢夺罪的强力行为则没有这种故意,而仅以夺取具公私财物为已而满足。因而其行为的强力程度低于抢劫所使用的暴力。抢劫与抢夺的界限抢劫与抢夺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它们的区别在于犯罪目的、实施手段和法律规定等方面。抢劫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在抢劫过程中,犯罪分子通常会对受害者进行人身伤害,或者使用武器进行威胁,从而达
    2024-01-07
    438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非法持有毒品罪与盗窃、抢夺、抢劫罪的界限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28
      1、行为人在实施盗窃、抢夺、抢劫他人财物时附带获取毒品的,如果在来不及清理赃物或不知犯罪所得中有毒品的,应按盗窃罪或抢夺罪或抢劫罪定罪处罚; 2、如果明知获取的赃物中有毒品而非法持有的,应按盗窃罪或抢夺罪或抢劫罪和非法持有毒品罪实行数罪并罚。
    •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是什么,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及其罪与其量刑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28
      诈骗罪和盗窃罪同属侵财型犯罪,从犯罪构成理论分析,犯罪的主体均为一般主体,侵犯的客体同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主观方面都是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财物,以上三个要件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客观方面被告人究竟实施了何种犯罪行为: 1、诈骗罪的骗取财物是指被告人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信以为真,自愿将财物交与被告人占有、使用或保管。被告人从而达到对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 2、盗窃罪的秘密窃取则是乘
    • 抢夺罪是如何认定的?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8
      抢夺罪是如何认定的?本罪与抢劫罪的界限抢夺罪与抢劫罪都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月的,主体要件也基本相同,并且都带一个“抢”字。但两者也有较大的区别:1、客体要件不完全相同。抢夺罪为单一客体只侵犯公私财产。抢夺罪为复杂客体,侵犯的不仅是公私财产,而且是人身权利。2、客观要件表现不同,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取公私财物,并且法律上没有数额的限制;而抢夺罪则是乘人不备,公然从财物所有人手中抢走财
    • 寻衅滋事罪抢劫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陕西在线咨询 2023-10-03
      1、主观特征上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以满足耍威风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为动因,以破坏社会秩序为目的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犯罪动机多种多样。 2、客观上不同。寻衅滋事罪表现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抢劫罪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3、客体上不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 盗窃毒品构成盗窃罪吗 盗窃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2-14
      盗窃毒品的,应当以盗窃罪定罪。认定盗窃犯罪数额,可以参考当地毒品非法交易的价格。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偷窃自己家电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