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所得税扣除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13 10:30:21 293 人看过

个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也发生了变化,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了5000元,还可以享受专享附加扣除以及社保扣除。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如下:

1、工资范围在5000元以下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工资范围在5001元-8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1元-17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1元-30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1元-40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1元-60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1元-85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超过85000元,没有上限,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3: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工资相关文章
  • 理性看待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
    正文】四、从实证分析角度思考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确定从人权保障角度思考费用扣除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论参照;而要确定具体的标准,还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数据计算来最终确定。下面通过几个数据来源来对扣除标准作一实证分析。2005年有研究人员对北京、上海、天津、沈阳、西安、武汉和成都等7个城市居民的平均基本生活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统计数据表明,将包括食品、衣着、医疗、文化、交通、居住、日用杂品等7类18项的日常消费支出相加,得到月人均开支377.20元。这意味着,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日常消费是1131.60元。如果加上5项被调查对象选中的耐用消费品的人均月消费金额,即把购买商品的金额按使用年限平摊到每人每月。按这个标准计算,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的基本生活消费是1484.94元。如果家中子女正在上学,那么这个家庭的支出中还要加上子女教育费用月均224.24元;这里没有区分大、
    2023-06-07
    455人看过
  • 5000以上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
    个人所得税额:以每月收入额减除免税的应个人负担的“五险一金”等项目,再减去允许扣除费用5000元(外籍人员按4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工资纳税金额=(工资所得-五险一金-专项扣除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最新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的详细规定是什么1、在子女教育方面,纳税人子女从年满3岁开始一直到整个全日制学历教育阶段的支出,按照每孩每月1000元标准扣除。2、在继续教育方面,纳税人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按每月400元的标准扣除,接受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在取得证书的当年按3600元的标准扣除。3、在大病医疗方面,纳税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医保目录范围内自付的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在每年8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4、在住房贷款利息方面,纳税人或其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按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5、在住房租金方面,按所在城市不同,分别按每月
    2023-07-24
    235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是多少,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包括哪些
    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有综合所得、经营所得以及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三种。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重大疾病医疗专项附加、住房贷款以及赡养老人专项附。一、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是多少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有三类。第一类综合所得,依据税率表分为7档,为3%到45%的超额累进税率,即依据税率表扣除超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的3%到45%。第二类经营所得,依据税率表分为5档,为5%到35%的超额累进税率,即依据税率表扣除超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的5%到35%第三类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为20%的比例税率,即无论其通过这些途径的所得额为多少,均扣除所得额的20%作为个人所得税。二、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包括哪些根据我国税法相关规定,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包括: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以及公益捐赠。其中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
    2022-07-08
    175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标准扣除有几档,个人所得税有哪些
    个人所得税标准扣除有七档,分别是百分之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三十五以及百分之四十五。个人所得税有个人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和个人的工资所得等。一、个人所得税标准扣除有几档个人所得税标准扣除有7档。7档税率划分的标准是以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所在区间的不同,适用的税率分为7档:3%,10%,20%,25%,30%,35%和45%。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二、个人
    2022-06-12
    132人看过
  • 怎样避免扣除个人所得税工资?
    首先个人所得税通常是按照发放日来计算的,不论你是几月份的工资,需要统一在发放日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基数。也就是说如果在本月发放了本月的5000及上月未发放的工资5000则需要按照10000来确定本月的应纳税所得额。当你发放日工资在五千及下是不需要扣除个人所得税的。没交社保单位能扣工资个人所得税吗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暂行规定》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
    2023-07-06
    169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扣除是扣工资吗
    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不是扣工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遵循公平合理、利于民生、简便易行的原则。根据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相关规定执行。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累计子女教育扣除标准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前款所称学前教育包括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
    2023-08-12
    239人看过
  • 2023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附个税税率表)
    一、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1、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2、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来扣税的,值得注意的是起征点为5000元/月,是指扣除五险一金后,如果扣除五险一金后的部分不高于5000元的,是不用纳税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包含:1、子女教育。2、继续教育。3、大病医疗。4、住房贷款利息。5、住房租金。6、赡养老人这六种。以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为例,具体详情如下:每月1500元,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100元,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100万的城市;每月800元,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
    2023-05-30
    497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为五千元吗?
    一、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为五千元吗?个人所得税要缴纳的标准是五千元;应纳度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问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答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版。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二、个人所得税所适用税率是怎么样的?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实行七级累进税率,并按每月应纳税所得额纳税。税率按个人月收入和工资的应纳税所得额分为七级,最高为45%,最低为3%。2、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实行五级累进税率。适用于将个体工商户的年度生产、经营应纳税所得额和企事业单位的年度承包、承租业务应纳税所得额划分为5个档次,
    2023-04-18
    275人看过
  • 企业所得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标准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如不超过年利润总额12%的,可以进行税前扣除。一、捐赠需要什么发票吗捐赠是否需要发票入账,需要根据捐款的性质来决定。捐款分两种,一种是国家指定的捐款内容的不纳税,还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另一种则是国家不指定的就需要缴纳税金,需要缴纳税金的情况如下:1、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2、个人通过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按照现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准予在所得税税前扣除;3、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具体范围包括:1、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3、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4
    2023-06-23
    272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解析:广州版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广州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如下:1、所得税的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2、工资以及薪金部分,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标准,最高一级征税45%,最低一级征税3%;3、对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标准,最低一级征税5%,最高一级征税35%。除此之外,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适用比例税率进行扣税。个人所得税怎么扣除比例在计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除了5000起征点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允许额外扣除的项目,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等六项费用。在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中,可以选择扣除比例,例如,里面的夫妻平均扣除就是指受教育子女的父母分别按照扣除标准的50%扣除,平均分配子女教育所需的
    2023-06-30
    64人看过
  • 拖欠工资5万元,如何扣除所得税?
    月薪15000扣除个人所得税算法如下:应扣个人所得税税额是790元。1.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2.应纳税所得额=15000-0-5000=10000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4.应纳税额=10000x10%-210=790辞职有拖欠工资的吗若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若是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经该部门责令期限支付,仍不支付的,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2023-07-17
    467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工资扣除方式
    工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应缴纳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费用减除额。应纳税额=应纳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一、个人和公司开发票需要缴个人所得税吗需要。1.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3500元)。2.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方法,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的规定,同时将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二、13万扣多少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5000元的起征点,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
    2023-06-19
    359人看过
  •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和标准是什么?
    1、工资、薪金支出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按标准扣除,未超过标准的按实际数扣除,超过标准的只能按标准扣除。(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根据《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在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3、社会保险费(1)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2)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准予扣除。(3)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4、利息费用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利息费
    2023-08-18
    335人看过
  • 所得税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的标准
    (1)加速折旧费的收集企业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符合税法规定,选择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在享受研发费的税前扣除时,已经进行会计处理计算的折旧,扣除费用的一部分,但不得超过按税法规定计算的金额。(二)多用途对象费用的收集企业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和研究开发活动的仪器、设备、无形资产,同时从事或非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活动和仪器设备,必须记录无形资产的使用状况,将其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按实际时间的比例等合理方法分配给研究开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之间,未分配的不得加扣除。(3)其他相关费用的收集和限额计算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进行多项研究开发活动时,应按不同研究开发项目分别收集可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各项其他相关费用的限额时,应按以下公式计算:其他相关费用的限额=《通知》第一条第一项允许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中的第一项至第五项的费用之和10%/(1-10%)。其他相关费用的实际发生数小于限额时,按实际发
    2023-08-05
    490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资
    词条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工资
    相关咨询
    • 工资档次扣除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标准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7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3张)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1] (注:个人税率表和企业税率表的2018年8月调整版本还未更新)
    • 要扣除个人所得税,职工年休假工资怎样扣个人所得税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8
      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3、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
    • 扣个人所得税标准是应发工资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10
      若个人所得税一千元,收入是11520。根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工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
    • 发工资被扣除了个人所得税,雇佣费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1
      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28号公告第四条规定:雇主为雇员负担的个人所得税款,应属于个人工资薪金的一部分,按照工资薪金支出的扣除标准进行税务处理。凡单独作为企业管理费列支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税前扣除。
    • 港澳台个人所得税标准扣除额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16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实际收入-扣除标准-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1600元/月,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