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人是指父母,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负担能力的兄、姐。根据相关规定,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被抚养人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1、被扶养人须是侵权行为的非直接受害人
构成被扶养人的侵权行为,必须造成受害人生命权或劳动能力丧失的后果。在侵权行为的法律关系中,被扶养人是其中的一个主体,但必须不是直接受害人,而是直接受害人以外的第三人,该第三人既可能是单数,也可能是复数,均须为加害人与直接受害人以外,但又存在法定联系的人。
2、被扶养人须是直接受害人生前或致残前扶养的人
被扶养人与直接受害人之间,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前,有法定的联系。这种法定联系,就是直接受害人在生前是被扶养人的法定扶养人,也就是在直接受害人与被扶养人之间,具有法定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双方是该法律关系的主体,这种法律关系,就是亲权或亲属权,以及其派生的扶养请求权。
3、被扶养人须是因侵权行为而致其法定扶养权利丧失的人
行为人在实施侵害行为之前,实际上是被扶养人身份权的义务主体,尽管其所实施的行为没有直接作用于被扶养人身上,但是,当其实施的行为剥夺了直接受害人的生命或使直接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以后,却使被扶养人所享有的对直接受害人的法定扶养权利遭受损害,丧失了这一法定扶养权利。这一损害事实尽管不是加害人的行为直接造成的,但间接地侵害了被扶养人的这一法定扶养权利,却是客观的事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养老保险的定义与解释
87人看过
-
解释一下赡养人口数的意义?
171人看过
-
共同抚养权的解释
240人看过
-
非人为损坏的定义及解释
357人看过
-
解释合同的含义和定义
434人看过
-
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解释和定义
165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谁的名义起诉抚养费的呢,如何解释的呢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7想知道谁的名义起诉抚养费的,以孩子名义起诉要求抚养费的,具状人应当是孩子现在的直接抚养人(父亲或者母亲)。因为孩子没有诉讼行为能力,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起诉。
-
赡养义务法律解释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九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二条赡养人对
-
1、哥哥是"三无老人",弟弟有没有法定抚养责任?2、义务在法定上是怎么解释的解释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2-09-05有遗嘱依遗嘱,没有依顺序继承,继承顺序包括第一顺序、第二顺序。第一顺序包括被继承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第二继承顺序包括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死亡后,第二顺序继承人才能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
-
人事行政复议的定义与解释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18行政复议是指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认为该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从而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在收到申请后,将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这种方式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了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途径。
-
赡养人尽了赡养义务怎么解释呢?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06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的表现包括赡养人履行经济支持、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老年人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医疗费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承担照顾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