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①预防为主;
②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
③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
④保护当事人隐私;
⑤老幼病残孕特殊保护。如果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反家庭暴力法》第五条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一、家暴离婚婚内财产怎么分配的?
家暴离婚的无过错一方在财产分割时,只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就可以多分得财产。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家庭暴力离婚是可以得到赔偿的,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赔偿精神损失和赔偿其他损失。
1、赔偿精神损害。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因为一方存在家庭暴力行为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的一方(受害方)可以在离婚时要求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更进一步明确规定,家庭暴力的受害方有权要求的损害赔偿,不仅包括物质损害赔偿,还包括了精神损害赔偿。因此,在婚姻关系中,一方遭受另一方家庭暴力的,在离婚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具体数额则由受诉法院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过错方的侵害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2、赔偿其他损失。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在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案件中,无过错方(受害方)除了可以要求医疗费外,还可以要求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因伤致残的,还可以要求残疾赔偿金(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辅助器具费;有被扶养人的还需要支付被扶养人生活费,其中医疗费的计算应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
家庭暴力规定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什么原则,家庭暴力离婚需要什么证据
105人看过
-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遵循什么的原则
222人看过
-
反家庭暴力法所称家庭暴力都包括哪些行为
359人看过
-
2016年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家庭暴力概括
376人看过
-
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什
437人看过
-
反家庭暴力法将家庭暴力概括为哪三种类型
128人看过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
反家庭暴力原则有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3反家庭暴力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预防为主; (2)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 (3)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 (4)保护当事人隐私; (5)老幼病残孕特殊保护。
-
反家庭暴力工作的基本原则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4反家庭暴力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预防为主; 2、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 3、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 4、保护当事人隐私; 5、老幼病残孕特殊保护。 6、如果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
-
反家庭暴力不包括什么情况啊,求解1啊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4亮点二:扩大主体适用范围:同居暴力也算第三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解读:在附则中增加准用条款,扩大了家庭暴力法的主体适用范围,有着同居关系、抚养照料关系、家庭雇佣关系等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都可依照反家暴法规制。反家庭暴力法不是婚姻家庭法,是社会保护法,家庭成员以外有着共同生活关系的人之间的暴力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具有共性。
-
什么情况下会构成家庭暴力(包括家暴)?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2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2015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