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公积金还房贷提取流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10 22:13:59
371 人看过
申请条件:
职工按揭付款购买具有所有权的自住住房,在还贷期间每年(自然年)可以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用于偿还贷款本息。
可提取人:
购房人、共有权人、共同还款人及其配偶。
提取额度:
不超过当年(自然年)正常偿还年度贷款本息的金额,且累计提取金额不得超过房价总额。
提取次数:
在还贷期间每年(自然年)可以提取一次住房公积金。
所需资料:
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2、单位提取证明;
3、公积金缴存银行的储蓄卡;
4、经过产权部门登记备案的购房合同或房屋买卖合同(协议)及其公证书;
5、借款合同及其公证书;
6、银行还贷系统中打印并加盖公章的当年还款计划表。(住房公积金贷款无需提供当年还款计划表)
受理渠道:
分中心、管理部提取业务柜台。
注意事项:
已签订委托扣划还贷协议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不能到柜面办理提取,只能由系统按月委托扣划还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昆明已提前还贷提取公积金办理流程
70人看过
-
昆明市电子结算提取公积金流程
148人看过
-
昆明租住公租房、廉租房公积金提取办理流程
375人看过
-
昆明提取公积金付一手房首付办理流程
127人看过
-
昆明商业住房贷款转公积金贷款流程
312人看过
-
昆明丧失劳动能力提取公积金办理流程
21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购房指南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房贷
词条
房贷是指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以购房为目的的借款合同,通常包括贷款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条款。 购房者通过与银行签订房贷合同,获得一定期限的贷款额度,用于支付购房款。在贷款期限内,购房者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同时可能... 更多>
#房贷
最新文章
#房贷
相关咨询
-
公积金提取还贷程序天津在线咨询 2022-09-071、去银行先办理银行贷款结清证明,要带上人的原件,借款合同,银行存折(里面打入准备一次性还清的钱),任意一期的银行对账单,如果办理过公积金冲房贷的业务,还要提供提取公积金归还住房贷款的(一式两份)。带上这5件材料后,银行会立刻出具贷款结清证明。2、带好银行出具的贷款结清证明,还有担保借款合同,担保费发票,借款人身份证原件到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办理抵押证和退保手续。去之前得提前7天预约,不预约,当天是办
-
公积金提取流程是怎样的,办理住房公积金提取住房公积金需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26住房公积金提取程序为: (1)职工住房公积金提取,首先向单位提出申请,经单位审核属实后,填写《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一式二联)和《住房公积金提取明细表》(一式二联),加盖公章及财务印鉴;(2)缴存单位经办人员或职工个人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书》、《住房公积金提取明细表》及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到公积金中心办理提取; (3)经办人员或职工个人将转账支票交回单位财务部门
-
住房公积金能够提取吗,公积金提取流程是怎样的,其提取流程是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2-02-06符合条件可以进行提取。可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的情况: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有住房的;2、离休、退休的;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4、到国外、港、澳、台地区定居的;5、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的;6、被纳入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支付房租的;7、职工在职期间被判处刑罚、职工住房公积金转入集中封存户两年后仍未重新就业、职工户口迁出本市、非本市户口职工离开本市并与所在单位终止劳
-
广州无房产证明提取公积金贷款吗公积金贷款的流程是怎样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7自2017年5月27日起,在广州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以租房自住条件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的职工,无需再提交个人及家庭名下无自有产权住房的证明,手续进一步简化。 通告称,若职工未能提供租房合同及发票,申请提取为600元/人/月用于支付自住住房房租的,还可申请办理定期自动转账(每半年转账一次)。 受理网点包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广州银行、农业银行、农商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
-
买房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公积金提取流程是怎样的, 公积金怎么提取呢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08可以提取,然后再买房。可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的情况: 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有住房的; 2、离休、退休的; 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4、到国外、港、澳、台地区定居的; 5、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的; 6、被纳入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支付房租的; 7、职工在职期间被判处刑罚、职工住房公积金转入集中封存户两年后仍未重新就业、职工户口迁出本市、非本市户口职工离开本市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