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怎么处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8 08:53:05 484 人看过

一、对于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怎么处罚

应受但是免除。犯罪中止的情况下,行为人不仅主观上早已存在犯罪意念,而且客观上也实施了一定的犯罪行为,是应当受处罚的。只是对于犯罪中止出于宽大处理的立场和原则,同时也是为了鼓励犯罪人及时终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才给予免于处罚的。

我国刑法之所以对中止犯采取这种立场,完全是出于实现刑事政策公平正义价值的考虑—既对中止犯网开一面,鼓励其及时悬崖勒马,在犯罪结果出现前放弃继续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又对那些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犯罪人保留适当处罚余地,从而避免放纵犯罪的不公正现象发生。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形态的例外

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都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并且也不是所有的直接故意犯罪中都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还有,完全的犯罪中止形态在以下两类犯罪中不能出现:

(一)举动犯,即该类犯罪一经着手实行即告完成,达成犯罪既遂,

(二)突发性的直接故意犯罪中由于行为人临时产生犯罪意图,没有经历一个预备过程,使得通常可能出现在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形态在这类犯罪中不会存在。当然此时在行为人着手之后的犯罪实行以及实行后阶段都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9日 09: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故意犯罪相关文章
  • 犯罪中止造成损害的鉴定途径?
    犯罪中止造成损害的认定:犯罪中止造成了实际损害,应当理解为造成了一定的法益侵害结果,但没有造成行为人原本希望或者放任的犯罪结果。对于犯罪中止造成损害的,应该减轻处罚,但是不能免除处罚。一、犯罪中止会被无罪释放吗?犯罪中止不一定会被无罪释放,应当依据具体情形而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此,对于没有造成损害的情形而言,有可能会无罪释放。二、强制猥亵罪是否存在犯罪中止?强制猥亵罪存在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行为人构成强制猥亵罪中止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三、犯罪中止会判刑吗?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
    2023-06-24
    252人看过
  • 犯罪中止没有造成危害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犯罪中止是要求犯罪行为人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否则的话即构成了犯罪的既遂,但并不是必须完全地没有造成损害。《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危险犯能否构成犯罪中止?危险犯不能构成犯罪中止。危险犯是以对法益发生侵害的危险作为处罚根据的犯罪,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足以造成一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时,就是危险犯的既遂。危险犯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行为虽未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但使法益面临威胁,足以使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权益陷入危险。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抽象危险犯和具体危险犯是对称的,危险犯时不能构成犯罪中止的,只要法益发生侵害的危险,就构成危险
    2023-07-31
    118人看过
  • 对于怎么惩罚犯罪中止
    处罚犯罪中止如下: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既遂结果出现前,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着手阶段,部分实害犯还可以发生在犯罪既遂结果实现前。对于犯罪中止应该如何处罚《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中止犯,只要其犯罪行为没有实际造成损害结果,则定其罪而免其刑。如果其犯罪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的,则应当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3-08-13
    496人看过
  • 如何认定犯罪中止所造成的损害
    犯罪中止造成的损害的认定,具体如下: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是犯罪中止;2、对中止犯,无损害的,免除处罚;3、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4、犯罪中止但实际造成损害的,应当理解为造成一定法益侵害的结果,但不造成行为人原本希望或者放任的犯罪结果,比如强奸犯以暴力实施猥亵后自动中止强奸的,其以往的行为侵犯了女性的性自主权,造成损害,以强奸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减轻处罚,但不能免除处罚。打架只是造成轻伤的损害赔偿打架轻伤赔偿标准具体如下:1、轻伤属于自诉案件,如果你想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2、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轻伤)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3、针对你的损失你可以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请求。4、具体项目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营养费,如果可以评残的话,可以要求赔偿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具体赔偿
    2023-07-02
    484人看过
  • 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理由应当要免除刑法吗?
    一、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理由应当要免除刑法吗?应当要免除的;犯罪中止的情况下,行为人不仅主观上早已存在犯罪意念,而且客观上也实施了一定的犯罪行为,是应当受处罚的。只是对于犯罪中止出于宽大处理的立场和原则,同时也是为了鼓励犯罪人及时终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才给予免于处罚的。我国刑法之所以对中止犯采取这种立场,完全是出于实现刑事政策公平正义价值的考虑—既对中止犯网开一面,鼓励其及时悬崖勒马,在犯罪结果出现前放弃继续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又对那些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犯罪人保留适当处罚余地,从而避免放纵犯罪的不公正现象发生。二、犯罪中止的犯罪放弃自动,即自己主动,放弃,即抛弃、丢掉的意思。所谓“自动放弃”,是指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犯罪活动。它表现为行为人认为自己有可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自行停止犯罪的进行(即“能达目的而不欲”)。如果行为人在自己认为不能将犯罪进行到底的情况下而放
    2023-04-28
    443人看过
  • 刑事犯罪中止没造成伤害算犯罪吗
    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也算犯罪,但应当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实施了刑事犯罪中止犯一定要负刑事责任吗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犯罪中止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3-08-02
    329人看过
  • 终止犯罪处罚的损害的标准
    中止犯罪的处罚的损害标准为:犯罪活动中造成被害人可以测量的、物质性的、达到严重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危害结果或者损害后果,但是行为人中止犯罪的,应当在基础刑上减轻处罚。对于有无实际损害及损害的大小如何界定,目前尚未有比较统一的学理解释或司法解释。一、非法经营罪可以犯罪中止吗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
    2023-06-20
    264人看过
  • 犯罪中止过程造成损害的会减轻刑法吗
    是会减轻的;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犯罪中止的特征(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
    2023-02-14
    474人看过
  • 自动放弃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如何处理?
    自动放弃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处理方式是免除刑事责任承担。犯罪中止的情况下,行为人不仅主观上早已存在犯罪意念,而且客观上也实施了一定的犯罪行为,是应当受处罚的。只是对于犯罪中止出于宽大处理的立场和原则,同时也是为了鼓励犯罪人及时终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才给予免于处罚的。我国《刑法》之所以对中止犯采取这种立场,完全是出于实现刑事政策公平价值的考虑—既对中止犯网开一面,鼓励其及时悬崖勒马,在犯罪结果出现前放弃继续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又对那些造成一定损害后果的犯罪人保留适当处罚余地,从而避免放纵犯罪的不公正现象发生。《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有什么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
    2023-03-12
    278人看过
  • 犯罪中止必须未造成危害吗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区别是什么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3、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
    2023-08-11
    141人看过
  • 犯罪中止中的损害如何确定,犯罪中止的特征有哪些
    一、犯罪中止中的损害如何确定1、中止犯造成的损害是为刑法所评价的达到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后果,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损害。在一般情况下,任何犯罪行为一经实施,或多或少都会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造成损害,根本不存在没有造成损害的情形。如果将犯罪中止中的损害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损害,犯罪中止制度将名存实亡。既然有无造成损害具有决定是否对犯罪人发动刑罚的功能,那么,根据刑罚的谦抑性要求,只有当损害达到严重社会危害性时,才能将之纳入处罚范围。2、将中止犯造成的损害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损害,与刑法设立中止免除处罚的目的相悖。之所以规定对犯罪中止的处罚远轻于对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的处罚,就在于鼓励行为人悬崖勒马,放弃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或积极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为其架设起一架后退的金桥,促使其迷途知返,从而大大降低犯罪既遂的可能性,大幅度减轻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如果将中止犯造成的损害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损害,不论犯罪
    2023-03-16
    274人看过
  • 对于没有造成伤害的打人行为应该如何处罚?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相关规定,殴打他人但没有造成他人受伤的,属于情节较轻的行为,公安机关可以对双方进行调解。公安机关对双方调解后,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的,可以不处罚。经过公安机关调解,双方没有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进行处罚。比如甲殴打乙,但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对双方调解后,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的,可以不处罚。打人没伤了怎么处罚打人没有伤,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一般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
    2023-07-01
    372人看过
  • 对于刑事犯罪中止的累犯如何判罚
    犯罪中止的累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般情况下,累犯因其再犯可能性大所以应该比照既遂犯重处罚,但是考虑到有中止情节,故对于犯罪中止的累犯的判罚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刑事犯罪中止怎么处罚犯罪中止的处罚是: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一、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1、中止的时间性,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2、中止的自动性,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二、犯罪中止的常见情形:1、基于惊愕、恐惧而放弃犯行。2、因为嫌弃、厌恶而放弃犯行。3、担心被发觉而放弃犯行。4、被第三者发现而放弃犯行。5、基于目的物的障碍而放弃犯行。6、基于被害人不符合行为计划而放弃犯行。7、发现存在手段障碍而放弃犯行。
    2023-08-12
    444人看过
  • 犯罪中止中的损害如何确定
    1、中止犯造成的损害是为刑法所评价的达到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后果,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损害。在一般情况下,任何犯罪行为一经实施,或多或少都会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造成损害,根本不存在没有造成损害的情形。如果将犯罪中止中的损害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损害,犯罪中止制度将名存实亡。既然有无造成损害具有决定是否对犯罪人发动刑罚的功能,那么,根据刑罚的谦抑性要求,只有当损害达到严重社会危害性时,才能将之纳入处罚范围。2、将中止犯造成的损害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损害,与刑法设立中止免除处罚的目的相悖。之所以规定对犯罪中止的处罚远轻于对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的处罚,就在于鼓励行为人悬崖勒马,放弃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或积极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为其架设起一架后退的金桥,促使其迷途知返,从而大大降低犯罪既遂的可能性,大幅度减轻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如果将中止犯造成的损害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损害,不论犯罪中止造成损害的程度如何,都不
    2023-03-01
    20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对于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也可享受有期有有效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01
      从中国刑法的规定来看,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显然,中国刑法也同许多国家的刑法一样,对中止犯,是“应当”从宽,并且,从宽的内容也差异极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减轻的待遇。各国对犯罪中止的处罚均远轻于对犯罪未遂的处罚。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东西方文明的激烈冲突,各国法文化传统以及刑法价值观的巨大的差异,在这一点上都烟消云散。各国立法者庄
    • 犯罪中止没有造成损害的的情形如何来进行处罚呢?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3
      刑法意义上的“损害”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危害后果,其必须达到刑法评价的严重程度。是建立在犯罪成立评价前提下的,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损伤。 作为刑法规定的中止犯中的“损害”概念,从质的方面来说,损害是指犯罪行为对犯罪对象造成的破坏,根据犯罪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物质性损害和非物质性损害。 物质性损害,如人体机能损伤、物体毁损等,是由以物质为对象的犯罪行为造成的;非物质性损害,如名誉的毁损、人格的损害
    • 中止犯的造成损害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17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 未造成损害的犯罪构成犯罪中止范围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2-05
      如果没有造成任何损害,行为人应当免除处罚,不构成犯罪的《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本款规定,中止犯的处罚是:(一)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免除处罚;(二)对已经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特别提示中止犯罪与未遂犯罪的区别:中止犯罪是指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犯罪未遂是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 2022年犯罪中止造成损害的怎么认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2
      犯罪中止造成了实际损害,应当理解为造成了一定的法益侵害结果(构成一种轻罪的既遂犯),但没有造成行为人原本希望或者放任的犯罪结果。 比如:强奸犯以暴力实施猥亵行为后,自动中止强奸行为的,其先前行为已经侵害了妇女的性自主权(强制猥亵既遂),属于造成了损害,如以强奸罪追究刑事责任,则应当减轻处罚,但是不能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