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借贷合同属于无效的合同: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转贷而订立的合同;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而订立的合同;以及借贷合同违背公序良俗的等。
一、合同无效的概念是什么
合同无效是指不符合法律要求的合同。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合同无效,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法律明确规定了以下四种具体情况:
1、取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润转贷给借款人,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向其他企业借款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贷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仍在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贷款;
4、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当然,民间借贷合同违反其他法律的,行政法规的有效性强制性规定也将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二、借贷合同的概念以及合法性判断
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
关于合法性的判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认定不合法,合同无效: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三、借钱赌博法院会支持偿还吗
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赌博仍然出借,那么借钱赌博法院不会支持偿还。因为人民法院在这种情形下会认定该借款合同为无效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
(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贷款的;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
高利贷属于无效合同吗,合同无效的情景有哪些
86人看过
-
借名贷款银行知情属于无效合同吗
222人看过
-
有哪些情况属于商业借款担保合同无效
384人看过
-
哪些“忠诚协议”属于无效合同?
305人看过
-
合同有哪些情形,哪些情形属于无效合同
263人看过
-
无效合同有什么类型?哪些情形属于无效合同?
488人看过
借贷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借贷合同的特征: 1、属于要物合同(实践合同)。除当事人协议外,在出借人把货币或实物交付借用人时,合同才能成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才能发生。 2、属于单务合同,借贷合... 更多>
-
哪些合同是属于无效合同,哪些属于无效合同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091、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合同; 2、违背诚实信用、显失公平的合同;3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愿、在遭受胁迫情况下所签订的合同; 4、未经授权,以他人名义签订的合同; 5、签定后又协商终止的合同; 6、被法院裁定为无效的合同; 7、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 8、与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 9、恶意串通,损害、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10、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所签订的合同。 1 1、损害公共利益
-
哪些劳动合同属于合同无效,哪些劳动合同属于合同有效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11以下劳动合同无效:使用者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欺诈、威胁手段或乘坐人的危险,使对方在违反真正意义的情况下制定或变更劳动合同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规定的情况下。
-
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有哪些不属于无效合同?云南在线咨询 2021-04-06我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银行借款合同存在哪些情形属于无效台湾在线咨询 2023-07-24贷款人与实际使用人不一致的,不会导致借款合同的无效,除非贷款合同存在对使用用途有约定,但在实际当中未按照约定使用的情形方可导致合同无效。下列情形下银行借款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些银行借款合同都是无效的。这些都会导致银行借
-
无效合同属于哪些法律责任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03无效合同的法律责任有: 1、当事人应退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物; 2、过错方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