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事业单位债权债务清理需要哪些程序
事业单位终止的,要成立清算组,由清算组负责处理债权和债务,清偿完债务后,不得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剩余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条【法人解散后的清算】法人解散的,除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义务人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法人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主管机关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第八十七条【非营利法人的定义及类型】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第九十五条【非营利法人终止时剩余财产的处置】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终止时,不得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剩余财产。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权力机构的决议用于公益目的;
无法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的,由主管机关主持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法人,并向社会公告。
二、事业单位的特征
1、提供公共服务:
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
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2、属于非公共权力机构:
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多是政府职能所派生出来的具体事务,但它却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同类事业单位之间也不能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它对于行政区划内的其他部门或个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向社会提供诸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服务,专业性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3、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
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基本的社会职能。
4、经费来源的国产化:
我国的事业单位基本上由国家财政统一拨给各项事业经费,这是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有一个基本特征。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但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的经费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两类。
5、事业单位范围的广泛性:
事业单位的范围涉及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部位和领域。
其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规模具有宏大性。
-
清理债权债务单位要注意哪些环节
56人看过
-
民法典清理的债权债务要解除吗
489人看过
-
清理债权债务单位是什么意思,清理债权债务应注意哪些问题?
381人看过
-
清理债权债务单位怎么写
79人看过
-
事业单位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问题
191人看过
-
清偿破产企业的债务需要哪些程序
108人看过
债权债务清理是指通过对债权和债务进行整理和核对,以了解各方的权益和责任,并确保其得到合法权益的保护。 债权债务清理意义是盘整存量资产,激活僵化财源;回收货币资金为主、物资抵顶为辅;诉讼保全,依法清欠,确保债权安全;综合清欠。将债权清理与优惠... 更多>
-
清理债权债务单位要注意哪些环节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03清理债权债务单位要注意: 1、途径。选择正确途径是企业债权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 2、时效。时效是决定企业债权是否受法律保护的关键。 3、管辖。对于当事人而言,确定管辖是展开维权行动的第一步。
-
债权债务重组需要哪些程序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28不与他人产生任何法律关系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外部重组,使企业或企业之间通过资产的买卖(收购、兼并)、互换等形式,剥离不良资产、配置优良资产,使现有资产的效益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种形式的资产重组,企业买进或卖出部分资产、或者企业丧失独立主体资格,其实只是资产的所有权在不同的法律主体之间发生转移,因此,此种形式的资产转移的法律实质就是资产买卖。
-
民法典上应该怎样清理债权债务?山东在线咨询 2023-07-221、采用采购、加工、销售分立经营的模式,各自成立法人单位对外承担责任,让企业债务停留在采购环节,并且设立多个采购法人单位,避免短时间内债主蜂拥而止。 2、利用市场优势地位,迫使供应商压低身价进行合作,对结算以及资金占用作出不利于供应商的合同约定,从而合法的拖延付款时间。
-
民法典规定清理企业债权债务明细表附件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15序号款项类别及明细单位款项内容经办人员负责人员 1、预收账款 2、应收账款 3、预付账款 4、应付账款 5、其他应收款 6、其他应付款 7、已完工未结算 8、已结算未完工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财务制表人
-
什么是清理债权债务的单位?湖北在线咨询 2023-09-30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其他主体产生债权、债务等问题,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因此债之关系本质上即为一司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和债务都不能单独存在,否则即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