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最短审限为6个月,最多可延长6个月。二审民事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限一般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可延长,由院长批准。再审案件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一审再审程序适用一审普通程序,二审再审程序适用二审程序。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一审民事案件时,审限为6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本院院长可以批准,最多延长6个月。如果还需要延长审限,就需要报请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二审审限一般3个月,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
抚养权变更审理期限是多久?
抚养权变更是指在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发生变更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的规定,抚养权变更的审理期限为三十日。
然而,如果当事人无法达成协议,则可以自发出变更抚养权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作出裁决。
抚养权变更的审理期限虽然较短,但是也体现了法律对家庭和谐的关注。在处理抚养权变更案件时,人民法院应当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依法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有一定的审限规定,其中一审民事案件审限为6个月,二审民事案件审限一般为3个月,再审案件审限则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此外,对于抚养权变更案件,其审理期限为三十日。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人民法院应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依法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
结案需要多长时间的抚养权变更案件
142人看过
-
双方都同意变更抚养权需要多长时间
212人看过
-
变更抚养权需要多长时间法院才能判决好?
447人看过
-
协商好变更抚养权需要多久,起诉变更抚养权程序
211人看过
-
抚养权变更需要多长时间能被告到法院起诉
166人看过
-
抚养权变更案件的最短结案时间
489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变更抚养权有多难,时间是多长时间,需要什么条件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0我国法律规定,民事判决从当事人收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五天生效。 因此,如果法院判决之后,对方没有提起上诉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判决书的十五天之后,也就是判决生效后拿着判决书让对方交出孩子的抚养权,如果对方不履行判决结果,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离婚后多长时间能变更抚养权?需要多少时间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18夫妻离婚时即使孩子被判给一方抚养,后期另一方依然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变更孩子的抚养权。我国法律规定,民事判决从当事人收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五天生效。如果法院判决后,对方没有上诉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判决书的十五天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
XX法人变更多长时间?需要什么程序呢?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9下面为大家解答银行法人变更多长时间这个问题,1、银行预留印鉴应该及时进行变更,否则很容易产生款项纠纷。 2、企业没有通知银行法人变更,不会知道企业信息的变更,在第二年年检时会知道。 3、原预留印鉴还是有效的,但企业没有及时变更企业信息(包括预留印鉴),产生的纠纷由企业承担。
-
请问,抚养权变更多长时间能结案?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判决上诉案件,应当自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我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裁定上诉案件,应当自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
变更抚养权案件立案程序怎么写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07通常来说起诉状内容应包含有,原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民族、身份证号码、住址、以及电话号码。 有明确的诉讼请求。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