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判决应当公开宣判,判缓刑不会提前通知被告人家属。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缓刑是到司法局通知吗
不一定会,被判缓刑,法庭判决后可以通知被告人所在单位。对于被判刑的,在判决生效后,判决书是否应该送达被告人所在单位,在法律上没有硬性规定,可以送达,但也有可能不送达所在单位,而向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送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对于缓刑可以不通知单位吗,是可以的,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告单位的注册登记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
-
死缓期间的服刑问题
75人看过
-
缓刑期间罚款问题
279人看过
-
缓刑期间社区矫正的问题
437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缓刑期间寻衅滋事处理问题的通知
195人看过
-
续展问题的通知
134人看过
-
缓刑的罚金问题
299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撤销缓刑的执行通知书问题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02一、撤销缓刑之程序 缓刑的执行,以接受社区矫正为主。对屡次违反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经司法所多次批评教育仍不悔改的。应由司法局对其违法和违反监管规定的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并由司法局审核后进行初步认定,如认为,缓刑犯的行为已违反“两院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所列情形之规定的,不宜继续实行社区矫正,应依法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建议。法院应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当庭审理查明,缓刑犯
-
判缓刑后法院会通知哪些问题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0被判缓刑,法庭判决后可以通知被告人所在单位。对于被判刑的,在判决生效后,判决书是否应该送达被告人所在单位,在法律上没有硬性规定,可以送达,但也有可能不送达所在单位,而向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送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
-
缓刑期间的报到问题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27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法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
缓刑后多长时间下来通知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20刑法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判了缓刑要进行社区矫正,法院会将判决结果通告当地司法局社区矫正部门,同时告知你你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当地司法局社区矫正部门报到,报道后该怎么办,他们会告诉你。 社区矫正管理办法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
-
刑事拘留通知书的问题,重庆在线咨询 2023-03-24关于刑事拘留通知书什么时候通知家属,是刑事案件吧,给家属送刑事拘留通知书,被刑事拘留15天(最长37天)就会转为逮捕或其他强制措施,一般情况刑事拘留就是按刑事追究程序的起点,用句老百姓的话就可能要蹲监坐牢了,刑事程序一般从立案到法院一审审理一般至少得四到五个月,家属要紧跟各办案机关的程序,以免因跟不住,导致家属对案件进展一无所知,案件审理完了,也不清楚,同时家属也要认识到刑事案件拖的时间比较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