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公积金归于夫妻共同财产。住房公积金作为储蓄,属于职工工资收入的一部分,是国家以住房公积金的形式增加职工的住房工资,属于职工个人所有。因此,婚后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属夫妻共同财产。由于公积金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可以在离婚案件中分割。
住房公积金归谁所有
住房公积金按缴存渠道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单位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是单位从职工工资里代扣代缴的,实质上是职工工资的一部分,当然归职工个人所有。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际上是单位以住房公积金的形式给职工增加的一部分住房工资,也应当归职工个人所有。因此,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
但是,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并不意味着职工可以随意支配和使用住房公积金,因为住房公积金是职工按规定存储起来的专项用于住房消费支出的个人住房储金,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积累性,即住房公积金虽然是职工工资的组成部分,但不以现金形式发放,并且必须存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受委托银行开设的专户内,实行专户管理。二是专用性,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款专用,存储期间只能按规定用于购、建、大修自住住房,或交纳房租,职工只有在离退休、死亡、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或户口迁出原居住城市时,才可提取本人账户内的住房公积金。因此,尽管职工对住房公积金享有所有权,但是并不能随意使用,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和符合特定用途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和支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夫妻买车:车辆归属权的法律规定
236人看过
-
法律指引夫妻共同财产如何约定归属
465人看过
-
法律中规定公积金预约违约金吗
212人看过
-
法律如何规定夫妻财产纠纷归属问题
330人看过
-
夫妻如何约定财产归属问题
112人看过
-
法律规定夫妻死亡财产归谁?
356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夫妻能够约定财产的归属吗,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3-12-08夫妻可以约定财产的归属。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
新婚燕尔夫妻约定房产归属澳门在线咨询 2021-01-29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中国的传统习俗是有了儿子就得为他置办结婚所需的一切。江苏省常熟市的吴炜路也不例外。随着儿子吴康明(wukangming)大学毕业后留在苏州工作,吴炜路就一直关注着当地的房产。 2002年,吴炜路选定了位于苏州市元宝路1318号翰墨苑小区的一套商品房。当年7月30日,吴炜路以儿子吴康明(wukangming)的名义与苏州市好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约
-
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公积金还能分割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11夫妻双方决定离婚的,住房公积金也得分割。但当事人约定不分割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投资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住房公积金等,为夫妻的共同财产,离婚时由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
夫妻财产的归属规定在法律上是怎样规定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19夫妻财产归属之法律适用是《民法典》。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
夫妻之间财产归属的约定应当如何约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14夫妻可以对财产的归属进行约定吗如何约定法律允许夫妻通过协议的方式,将某项财产确定归一方所有或双方分别所有。约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以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自己的意愿的情况下无效; (3)约定的内容不超出夫妻双主所享有的财产权利的范围; (4)约定最好以书面形式作出,口头形式必须经双方认可,或者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