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纠纷:新闻背景与法律问题"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10 04:30:08 337 人看过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实施新闻报道,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肖像权的行为,不需要经过肖像权人的同意。虽然这些行为是为了新闻报道的目的而进行的,但是它们是在肖像权人的权利范围内进行的,因此不需要得到他们的特别许可。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实施新闻报道,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肖像权的行为,不需要经过肖像权人的同意。虽然这些行为是为了新闻报道的目的而进行的,但是它们是在肖像权人的权利范围内进行的,因此不需要得到他们的特别许可。

制 作 、 使 用 、 公 开 他 人 肖 像 权 是 否 侵 权 ?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三条和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如果未经本人同意,则构成侵权。

具体来说,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权的行为包括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公开肖像,以及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公开肖像。此外,即使经过本人同意公开肖像,但如果公开的肖像可能引起不适或者损害其名誉,则同样构成侵权。

因此,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权的行为需要谨慎对待,以免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同时,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还可能构成其他侵权行为,例如侵犯名誉权等。

结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权人的肖像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肖像权的行为,但需谨慎对待,以免侵犯他人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公开他人肖像,还可能构成其他侵权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

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

(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

(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四)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五)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肖像权人合法权益,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其他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6: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肖像权相关文章
  • 新闻报道中的肖像权问题:个人隐私如何保护?
    新闻背景出现自己不会侵犯自己的肖像权。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新闻报道可以侵犯肖像权吗我国《民法典》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他人肖像作为插图配发,不属于侵犯肖像权问题,因为我国的新闻报道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通常惯例,我们的新闻报道在如下情况下可以不经本人同意而使用肖像:(一)在公开场合下拍摄和使用公务人员和知名人士的肖像;(二)在公开场合下拍摄和使用参加集会、游行、庆典或其他社会公共活动的普通公民的肖像;(三)为了行使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而拍摄和使用他人的肖像
    2023-07-06
    70人看过
  • 法律问题侵犯肖像权怎么办
    根据法律规定肖像权被侵该采取以下办法:被侵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民法典规定,他人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自然人享有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侵犯肖像权上哪报警侵害肖像权一般属于民事纠纷,应当去法院起诉。我国的侵害肖像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责任方式。如肖像权受到侵害,公民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置之不理,公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强制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
    2023-08-11
    337人看过
  • 肖像权伦理问题
    侵犯了别人的肖像权时构成严重影响的,应当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为非财产性责任方式,赔偿损失为财产责任方式。其中以营利为目的的侵权侵权人就必须承担赔偿责任,以非盈利为目的的,情节轻微,不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不判定物质方面的赔偿。侵犯肖像权的方式肖像,是指以公民个人形象通过造型艺术或者其它形式在客观上再现,它反映肖像人的真实形象和特征,与人的人格不可分离,是人格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一般说来,未经本人同意、占有、再现、创制或不当利用他人的肖像,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侵害肖像权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不当利用他人肖像。不当利用他人肖像又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营利型非法使用。即未经本人同意而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的肖像。这种利用一般是对肖像经济价值的利用,常常表现为在商业活动中使用他人的肖像。例如,某化妆品公司未经本人同意,在其商业广告上使用了某女性的肖像以说明其化妆品能使皮肤白嫩的功能,就
    2023-07-17
    94人看过
  • 肖像权与名誉权维权主体问题
    肖像权是自然人具有的,其个人肖像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被他人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商业使用的权利。名誉权是对个人名誉享有不受他人侵犯(诽谤、侮辱等)的权利,名誉权的主体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也就是说,名誉权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任何民事主体都享有名誉权;而肖像是自然人所具有的客观外在形象,是自然人的人格标志。因此,只有自然人才具有肖像权。一、名誉权与肖像权的区别主要有1、主体不同。名誉权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任何民事主体都享有名誉权;而肖像是自然人所具有的客观外在形象,是自然人的人格标志。因此,只有自然人才具有肖像权。2、客体不同。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是一种名誉利益,是无形的,无具体物质载体;而肖像权的客体是肖像,是肖像权人的人格利益,是有形的,有具体物质载体。3、内容不同。肖像可以使用,肖像使用权是肖像权的重要内容,肖像权人可以自己或授权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并获得一定的经济
    2023-03-31
    380人看过
  • 新闻侵权的相关法律问题
    新闻侵权是指行为人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或情况虽然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从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依法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和事实。主要表现为侵犯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著作权。名誉是指公民在道德、声誉、信誉、形象、性格等方面的社会评价。新闻指责公民有不道德或违法行为,以虚假或攻击性的内容损害公民的名誉,构成侵犯公民的名誉权。未经本人同意,新闻对个人私生活的报道构成了对隐私权的侵犯。未经稿件作者同意,新闻单位擅自删除文字内容,造成错误,或者改变表达方式出版,也是侵权行为。同时,报刊私自将稿件移交给其他报刊,未经作者同意,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新闻报道的侵权行为主要包括新闻报道不真实、新闻报道不当、新闻报道、其他媒体报道核实转载等。非新闻单位设立的网站转载新闻单位作品的相关规定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转载的作品是原报
    2023-07-16
    269人看过
  • 浅析探望权纠纷背后的法律问题
    所谓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义务协助非抚养一方行使探望的权利。实际上,探望权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探望权的行使,可以促进非抚养一方能更好地与子女沟通和交流,减轻子女的家庭破碎感,促进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以前,离婚纠纷案件注重婚姻关系、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权债务等方面的处理,而对子女探望权问题却很少涉及,以致出现了当前探望行为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上升的现象,甚至因探望子女引发一些人身、财产损害的后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司法实践中,探望权却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法律对什么是探视行为、如何探视没有明确规定,故在实践中出现随意探视,不分时间、地点、方式的情况大量存在,造成探望权纠纷隐患;二、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出于种种原因,人为设置探视障碍,造成矛盾激化;三、与父母亲属共处或探视人复杂时,容易导致离婚中积累的矛盾
    2023-06-13
    253人看过
  •  侵犯肖像权报道时事新闻是否合法
    发布他人的照片在时事新闻中符合新闻报道的需要且不造成伤害或不当影响时,不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根据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才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违法行为。因此,发布他人的照片为报道时事新闻不具有营利性,不构成侵犯肖像权。尽管时事新闻发布他人的照片可能会引起侵犯他人肖像权的问题,但只要这些照片的发布符合新闻报道的需要,且不会对个人或团体造成伤害或不当影响,那么就不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根据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的,才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违法行为,为报道时事新闻发布他人的照片,不具有营利性,因此,不构成侵犯肖像权。 未 经 同 意 使 用 他 人 肖 像 是 否 违 法 ?未经同意使用他人肖像是否违法?这是一个涉及隐私权、肖像权以及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的问题。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2023-09-05
    65人看过
  • 姚明肖像权问题简析
    球星姚明肖像权侵权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其法律关系进行简单的梳理很有必要。侵权行为人侵犯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只可能有两种目的:获得一定利益或者侮辱、毁谤他人人格。前者实际上是侵犯的由姓名权和肖像权衍生出的财产性权利,在民法领域可以界定为姓名、肖像无形资产(财产)权,以与姓名权、肖像权之人格权本身相区别;后者实际上就是指名誉权侵权。但二者都同时产生对姓名、肖像所有权人的精神损害的后果,姓名、肖像所有权人在两种情况下都有权获得精神损失赔偿的救济。名誉权是指人的社会评价有不受贬损的权利,任何人或组织不能通过侵犯其他人姓名、肖像等具体人格权项的方式,侮辱、毁谤其他人名誉而侵犯其他人的人格尊严。实际上,侮辱和毁谤只是针对名誉侵权的行为状态和侵权后果而言,并不能作为侵权的具体方式或手段,侵犯他人姓名权、肖像权才可以构成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方式或手段。名誉权是一个泛称的人格权概念,它包括了姓名权、肖像权这些名
    2023-06-08
    363人看过
  • 非赛人士肖像权问题
    人物照片参赛不一定就是侵犯肖像权,如果作品是抓拍的特写人物必须经过本人同意。如果拍摄的事很多人群就不需要了新闻或是公益的应该没问题,商业的就可能涉及到了拍名人,公众人物和普通人不同,有新闻意义。而报社杂志和其他出版物还有不同。侵犯肖像权的照片有无著作权侵犯肖像权的照片一般是不存在著作权的。我国著作权所保护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例如,文字作品、口述作品、摄影作品等。且该作品的内容以及创作程序不得违反我国法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民法典》于2021年1月1号生效)
    2023-08-12
    94人看过
  • 什么是肖像权纠纷?
    一、肖像权纠纷的概念及特征肖像权纠纷,是指因未经权利人许可而使用或者不正确使用他人肖像,侵害他人肖像权所引发的争议。肖像权就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采用摄影术或者造型艺术手段反映自然人包括五官在内的形象的作品。肖像权为人格权之一种,是自然人对于肖像的制作权和标表使用权。法律上的肖像为自然人人格的组成部分,肖像所体现的精神特征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转化或派生出公民的物质利益。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是基于肖像上多方面体现了公民的精神利益、人格利益。肖像权的主要特征是:1、肖像权是人格权,肖像权所体现的基本利益是精神利益。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最主要的是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保护肖像权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利益。2、肖像权具有明显的物质利益,与其他人格权不同,肖像权是具有一定财产利益的人格权,公民的肖像具有美学价值,具有美学价值的肖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财产利益,
    2023-06-08
    370人看过
  • 拆迁纠纷背后有重大法律问题
    专家反思中国土地使用权保护制度拆迁纠纷频频发生,拆迁户官司屡打难赢,已经暴发的恶性事件更加提醒人们关注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受到的侵害。那么,这一存在于社会发展和公民基本权利之间的矛盾究竟是不可避免,还是因为有关现行制度存在着使之不能有效解决的缺陷?它的存在对国家有着怎样恶性的深层影响?日前由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评网联合举办的保卫土地使用权研讨会上,与会者全面探讨了拆迁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城市规划法应公开规范农村现行土地制度需改革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王卫国说,宪法保障公民的私人合法财产,除了房屋所有权,也包括土地使用权。国家在进行土地征用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一块利益。他指出一个变化,就是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可以认为所有建设项目都基于公众目的,取之于公,用之于公,所有的利益都属于国家。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拆迁的项目、理由,不是用于公共建设,大量项目开发商属于商事主体,只
    2023-06-08
    361人看过
  •  明星肖像权法律问题探讨:狗仔是否侵权?
    该段内容讲述了肖像权的标准,包括肖像制作权、肖像使用权、肖像所有权和肖像维护权。狗仔队拍摄明星照片不构成对明星肖像权的侵犯,但肖像权人有权制止别人擅自制作自己的肖像,并按照约定的用途向别人支付或免费转让肖像。同时,公民可以有自己的肖像,可以保存和收集自己的肖像,当其余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者损坏、玷污、丑化其肖像时,公民有权要求行为人停止侵权,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尽管狗仔队拍摄了一些明星照片,但由于明星是公众人物,因此不构成对明星肖像权的侵犯。肖像权的标准:1、肖像制作权。是否将形象转化为肖像,取决于肖像权人经同意或默认,其余人不得制作肖像权人。同时,肖像权人有权制止别人擅自制作自己的肖像;2、肖像使用权。也就是说,肖像权人有权按照约定的用途向别人支付或免费转让肖像;3、肖像所有权。公民可以有自己的肖像,可以保存和收集自己的肖像;4、肖像维护权。当其余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或者损坏、玷污、
    2023-09-06
    478人看过
  • 新闻曝光他人的肖像属于侵权吗
    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他人肖像作为插图配发,不属于侵犯肖像权问题,因为我国的新闻报道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肖像权消极权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由此可见,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肖像权的合理使用】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
    2023-04-13
    381人看过
  • 新闻背景:科技规划名词解释
    科技部13日发布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为便于理解,《规划》附录了相关名词解释。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研发活动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是指全社会用于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力投入是指在报告年度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研发活动的人力资本的强度。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是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学术论文在发表后的一段时间内被引用的次数之和
    2023-06-05
    145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肖像权
    词条

    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公民的肖像。人像、纪实摄影作品如果是没有征得肖像权人同意而拍摄的,原则上不能发表、展览,即使是单纯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展览。... 更多>

    #肖像权
    相关咨询
    • 新闻背景出现我侵犯我的肖像权怎么办
      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03
      新闻背景出现自然人肖像不侵犯自然人的肖像权。 作为支配权,与其他人格权-样,自用权不是肖像权的重点,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肖像权人可以自由利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权的重点在于禁止权,即除非存在免责事由,任何人不得擅自实施受肖像权控制的行为,否剄,即成立侵害肖像权。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属于民法典规定的免责事由。
    • 新闻背景出现自然人肖像的构成对肖像权的侵犯吗,法律有哪些规定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09
      新闻背景出现自己肖像的,不构成侵犯肖像权。 法律规定,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所以未经过肖像权人同意在新闻背景里出现其肖像的,不构成侵犯肖像权。
    • 如何在新闻背景下证明我是否肖像权被侵犯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09
      新闻背景出现自然人肖像不侵犯自然人的肖像权。 作为支配权,与其他人格权-样,自用权不是肖像权的重点,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肖像权人可以自由利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权的重点在于禁止权,即除非存在免责事由,任何人不得擅自实施受肖像权控制的行为,否剄,即成立侵害肖像权。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属于民法典规定的免责事由。
    • 新闻标题有人侵犯我肖像权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1-27
      新闻背景出现自然人肖像不侵犯自然人的肖像权。 作为支配权,与其他人格权-样,自用权不是肖像权的重点,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肖像权人可以自由利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权的重点在于禁止权,即除非存在免责事由,任何人不得擅自实施受肖像权控制的行为,否剄,即成立侵害肖像权。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属于民法典规定的免责事由。
    • 非法使用肖像权问题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7
      侵犯肖像权不属于刑法调整范围,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造成的影响,只能要求民事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