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请求县级人民政府协调等方式解决。
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收土地方案的实施。
一、修公路占农村房子怎么赔偿
集体土地上宅基地房屋征收拆迁,按照相关规定来赔偿。有关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二、拆迁补偿款是债权债务吗
拆迁补偿款不是债权债务。房屋征收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补偿工作。因此拆迁补偿款不属于债权债务纠纷。
土地征收的流程如下:
1、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征地方案;
2、向上级人民政府申报批准;
3、批准后,公布方案;
4、进行征地补偿登记;
5、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6、实施方案。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
综上所述,拆迁补偿款不是债权债务,而是政府征收他人房屋后,必须给予的补偿。土地征收具有一定的流程,不按流程进行征收,属于违规操作,不能顺利完成征收工作。
-
征收国有土地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纠纷解决方式有哪些
245人看过
-
征地纠纷应当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
313人看过
-
劳动纠纷是否可以通过和解方式得以解决
471人看过
-
发生车辆买卖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365人看过
-
开封市征地补偿的纠纷有哪些解决方式?
70人看过
-
当事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合同纠纷
307人看过
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以补偿为条件,依法强制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家所有的城市用地的行为。 用地单位在征地时按照法律规定或协议给予被征地农民或集体组织的补偿费用。征用耕地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属物和青苗... 更多>
-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处理土地权属纠纷浙江在线咨询 2023-03-08发生土地权属纠纷可以选择。 1、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解决后,当事人双方应当签署协议。该协议由当事人自愿执行,没有法律的约束力。如果当事人一方后悔,拒绝执行,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进行调处。 第2、就是人民政府调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
-
村民土地纠纷解决方式(村民土地纠纷判决)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25(一)对于村民土地纠纷判决,一般土地纠纷案件必须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先由当地土地主管部门行政调处。当事人对行政调处不服时,才能按规定依照司法程序解决。未经行政调处的法院不予受理。 (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面都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土地上的附属物,不得影响生产和在有争议的土地上兴建建筑物和变更附着物。 (三)历史上已经达成有协议、协定,或已制定有乡规民约的,而这
-
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决纠纷?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3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哪些方式可以解决消费权益纠纷?河南在线咨询 2023-01-15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问题,例如:将自己购买的物品给经营者看,确保是假货,对方认同后,给予一定的补偿。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我们可拨打12315,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向其反应自己的问题,请其帮我们进行维权。 3、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申诉。当我们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不了问题,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申诉,向其反映自己购买的东西存在质量等问题,然后告知是哪个经营者卖的,
-
民事纠纷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吗, 解决夫妻债务纠纷的条件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6如果双方因为某些争议,无法协商解决的,可以采取诉讼的方式解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同时,当事人应该了解以下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零四条人民法院应当组织当事人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