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上关于彩礼的性质、应否返还有数种观点,但一般对彩礼有规定的国家在学理上或立法上均认为此为附解除条件的赠与,这一理论既符合公平原则,也不与婚姻的伦理观念相违背。依此观点,彩礼赠与行为一经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而生效,彩礼的所有权随交付而转移到女方手中,当婚姻不成立时,赠与合同解除,受赠人即丧失继续占有彩礼的合法理由,如果受赠人拒不返还而继续占有财物的,则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依据不当得利返还对方。由此可知彩礼钱是需要返还男方的。
2、在现实生活中,双方虽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却事实上同居的,若男方始乱终弃,要解除婚约,这时应权衡双方利益,本着保护妇女,保护弱者的原则,在彩礼返还数额上,可酌情减少。在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双方已同居多年的,男方要解除同居关系,以未办理结婚手续为由,要求返还彩礼,此时若女方已将所收彩礼用于同居后共同生活的,也可减少返还数目或不予返还。
一、彩礼钱不返还范围:
1、共同花费。一方收到彩礼后,往往会拿出部分用于共同花销,如为办婚礼宴请宾客,送礼以及平时的吃喝玩乐等,在计算返还数额时都应当从中剔除。
2、属于赠与性质的财物。在恋爱中,男女双方为表情意,通常会赠与对方定情物、信物等,可以说,这些是一方自愿赌与另一方的,与有无结婚目的无关,对于该类财物,赠与方不得要求返还。
3、男女双方没有登记结婚证但是一起同居并且生育了子女的,双方因为生儿育女而使彼此关系更加亲密,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家。这种情况离婚会带给女方很大的伤害,所以这种情况的彩礼钱也不予以退还。如果男女双方没有登记结婚证,但彩礼钱用于两人共同生活开支的,这种情况彩礼钱也不予以退还。
彩礼钱可以说在我国是一个中间问题,如何婚姻缔结成功就不存在彩礼的问题了,但是婚姻缔结失败则可能成为两家严重的问题。在我国,婚约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婚约产生的财产关系则属于民事法律调整的范畴。婚约财产纠纷主要就是彩礼返还问题。
-
男方要求退婚退还彩礼需不需要全退?
164人看过
-
彩礼是否需要退还?男方表示不需要
441人看过
-
男方不同意结婚彩礼需不需要退
364人看过
-
没有结婚生了孩子男方给了彩礼钱需要退还吗
314人看过
-
结婚后彩礼钱要归男方吗,彩礼钱应该还给男方吗
312人看过
-
订婚彩礼退还:男方退婚是否需要?
343人看过
彩礼如何认定: (一)如果彩礼是赠送给女方父母的,那么无论是婚前赠送还是婚后赠送,既不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也不属于夫妻双方的财产,而是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因此,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与夫妻双方均无涉,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 (二)若在结婚登记前... 更多>
-
-
但是彩礼钱给过了,现在不想跟他在一起了,男方家里说要退彩礼钱,需不需要退彩礼钱给他?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0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具体您的情况,可电话具体沟通。
-
男方给彩礼12万女方需要是否退还西藏在线咨询 2023-01-14《民法典》规定男方给彩礼12万原则上是不需要返还的。法定的可以返还彩礼的情况有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以及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后两种情况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
男方要退婚彩礼钱,男方退还彩礼,女方要退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2“彩礼”并非规范的法律用语,因此,被诉到法院的彩礼纠纷,都被划入到“婚约财产纠纷”中。彩礼纠纷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否应该退还或者返还上。按照长期来形成的习惯,彩礼一旦送出,双方不得反悔。如果女方反悔,彩礼必须无条件退还;如果男方反悔,则女方可予以拒绝。 从表面上看,彩礼是男方赠送给女方的。所谓赠送是自愿的,所以在法律上是不能要求返还。但彩礼与一般的赠予行为不同,它实际上是以双方结婚作为附加条
-
定亲,男方退女方,女方需要把彩礼退还给男方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8彩礼的范围及返还建立婚约,男方给付女方的财物一般有聘金、见面礼、折娘衣、酒水钱和金器,《意见》对于司法实践出现的各种财物给付形式那此属彩礼没有界定,根据附条件赠与说的法律特征,判断依据为给付此项财物时当事人主观心理状态,是为了培养、增进感情的给付还是以结婚为条件的给付。实际生活中当事人给付财物时不会明说更没有书面合同表达心理状态,是默示意思表示,判断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当事人的经济状况、给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