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推迟审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09:15:35
195 人看过
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审理:
1当事人和其他必须到庭的诉讼参与人因正当理由未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必须到庭的诉讼参与人因突发疾病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的,审查证据、认定事实困难,影响人民法院的正确判决。因此,试验可以推迟。当事人临时申请回避。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回避决定前中止参加本案。如果申请撤回的人不参与本案,导致案件审理失败,审判可以延期
3。如果需要通知新证人出庭、获取新证据、重新鉴定身份、进行研讯或需要补充调查,审判可能会推迟。其他应当延期审理的情形。例如,一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因妨碍民事诉讼被拘留,人民法院决定延期审理后,如果可以立即确定下次审理的日期和地点,则不能如期举行审理或者继续
,应当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如果不能立即确定,可在确定后另行通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在审判期间可以推迟审理案件的情况
269人看过
-
为什么审判要推迟
252人看过
-
有什么情况会推迟退伍
489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建议推迟审判的情况
466人看过
-
检察官提议在刑事诉讼中推迟审判的情况
430人看过
-
行政诉讼审理推迟的情况
301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起诉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5根据法律规定,我国法院审理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为终审判决。二审判决经宣判或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法院生效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为了保证法院判决的公正、准确、合法,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即对法院的生效判决,如发现确有错误,可以通过进行再审予以纠正的程序。以民事诉讼案件为例,有以下情况,可以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l)由有审判监督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77
-
刑事二审判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择日宣判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9二审择日宣判并与判处什么刑罚没有直接关联,是否免除处罚或判处缓刑需根据具体案情确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
-
哪些情况下不推迟交房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08不构成延期交房的情况: 1、因为不可抗力原因导致未按时交付; 2、因重大规划、设计变更影响了按时交付的。如政府部门需要拓宽建设项目前的道路,要求道路两旁建筑物各自退后一定距离等等情况。
-
取保候审可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21一、适用条件 1、正面条件①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③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④需要逮捕但又证据不足的被拘留人;⑤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处理完毕,但又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⑥持有有效出境证件,不需要逮捕但又可能逃避侦查的。 2、不能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