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作为也好,直接不作为也好,都属于懒政,没有本质区别。人们希望看到的是政府工作走在舆论前面,要引领舆情而不是被舆情牵引,要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应对。
河南鄢陵县的农民工遭遇了讨薪怪事。同一处施工项目有两支被欠薪队伍,因为有了媒体报道和领导重视,其中一起顺利解决,未被关注的另外一起,数百民工至今仍在为讨薪四处奔波。
在这起事件中,报道似乎成了不同结局的分界点。职能部门能重视舆情快速反应,当然值得肯定,但局限于跟着媒体报道亦步亦趋,所谓的快速反应就变了味。从一种讨薪,两种命运的结局,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帮农民工讨薪的法定责任,被应对舆情的救火工作取代了。
与此类似,在生活中,大到伤亡惨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小到马路上丢失的一块井盖子,先有媒体冲锋在前后有相关部门跟进处理的情况,原本就屡见不鲜。在这里,行政部门出现一种戳一戳才动一动的状态,这跟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行政方式,其实是同样的道理。看似依法履职,实则危机公关,所谓的处理解决,不过是为了换取一篇正面的跟进报道。
于是,行政部门的履职行为,就有了一种功利化的救火倾向。当然,能重视舆情并快速反应,还算是比较好的态度,更有甚者给媒体施加压力,想方设法把盖子捂住,或是干脆对报道熟视无睹,意图靠时间淡化影响。
选择性作为也好,直接不作为也好,都属于懒政,没有本质区别。即便表面上对媒体报道高度重视,最终帮群众解决了问题,行动的出发点也不是维护群众权益,而是顾及本部门的利益,要让领导面子上好看。政府工作依赖媒体点名,效果上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面对有关农民工讨薪的报道,相关部门哪次不是快速反应,但同样的问题还是循环往复地重演着。更何况,媒体报道的覆盖范围有限,报道所引发的舆论影响,也会随着时间不断淡化。
所以说,人们希望看到的是政府工作走在舆论前面,要引领舆情而不是被舆情牵引,要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应对。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增强行政主动性,大致有两个改进的方向。一是调整考核机制,增加群众评议的比重,倒逼职能部门像迎接上级检查一样帮群众解决问题;二是加大问责力度,对选择性作为或是不作为的部门和人员严厉追责。以鄢陵县的讨薪怪事为例,扑灭媒体报道这把火不等于事件终结,还得弄清楚是谁点了这把火因何而起,只有让相关部门感受到不作为将承受的压力和后果,才能真正急农民工之所急,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
-
农民工讨薪可以报警求助吗
259人看过
-
只能靠舆论帮农民工“开胸验肺”吗?
187人看过
-
暑假工讨薪能报警吗
471人看过
-
农民工讨薪的方法农民工如何讨薪
268人看过
-
推行工资保证金立法帮农民工讨薪
308人看过
-
农民工讨薪,我们不能置之不理
353人看过
报警指因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损失而通过电话、网络、信件等方式向警方报告危急情况或发出危急信号。一般情况下,你所报警的内容只要是法定范围内的应当受理的警情,报警都会产生作用,所以你必须清楚你所报的事件是否属... 更多>
-
农民工讨薪怎么办农民工讨薪的方法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09农民工可以采取下列方式进行讨薪: 1、农民工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2、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监察大队进行投诉; 3、或者是收集相关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农民工欠薪怎样报警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04拖欠农民工工资属于民事纠纷,一般不能报警。农民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举报,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
-
农民工讨薪受损农民工讨薪遇到怎么维权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261、首先拨打120 2 0、120 2 0、12020当农民工兄弟不知所措时,不要怕!这时候,你可以拨打这3个电话,咨询并获得维权帮助:12020: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热线12020:司法部门的热线12020:工会组织的热线2、申请调解如果所在单位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可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 3、找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是工会职责所在。如果遭遇拖欠工资
-
农民工讨薪要举报发包方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1-08-16可以直接起诉,如果发包人违反规定发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农民工应当同时起诉业主、总承包方和承包组织或个人要求支付工资。
-
要如何讨薪?农民工要如何讨薪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04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可以打12020电话投诉,该电话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电话。也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 1、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