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凡是拥有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人,须领取由土地部门统一印发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申报登记表》,以户为单元,每宗宅基地填写一份。
宅基地纠纷确权可以通过什么方式
1、由宅基地的使用权人,也就是现在在使用宅基地的人,领取由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印发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申报登记表》,这个是一家的一个宅基地只能填写一份,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两个以上宅基地的农民只能确权一处宅基地。
2、村民使用的宅基地还要镇政府出具土地来源的证明,比如宅基地的审批手续,房屋的规划许可证等手续。
3、当地的国土部门根据农民的申请,对农民自有的宅基地范围、界线、权属性质、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并经相邻各方认定,填写宅基地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为地籍测量作准备。村里最近常见的测量队,他们主要负责对农民的宅基地界定位置。
4、测量过程中,还要组织这块地的相邻地块的农民一起去现场指认各自界限,并且在双方都认可的界限、界址点共同签名盖章。
5、测量完毕,经土地主管部门审核,认为界限清楚没有争议的进行公告。并写明如谁对这块宅基地有异议的要在多久提出。
6、经过公告,而且没有人提出异议的宅基地,在公告期满后,由当地县政府签发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至此,农民才算是拿到了宅基地使用权证,这块宅基地才能算是农民所有的。
农村宅基地建房谁出资,谁所有的说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宅基地发生纠纷时,宅基地使用权人应该到当地土地管理部门,领取农村宅基地使用申请登记表,然后到镇上开具土地来源证明,之后国土部门会根据村民的申请对宅基地进行实际调查,然后发布公告,公告期满后没有异议的,会签发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
宅基地使用权补偿家庭内部如何分配
314人看过
-
家庭纠纷引发宅基地权益争议
235人看过
-
家庭内部宅基地的处置问题
153人看过
-
女性宅基地家庭内部处分权难兼顾
267人看过
-
宅基地拆迁赔偿如何认定家庭人口
158人看过
-
宅基地及地上房屋权属纠纷
110人看过
宅基地权属是指宅基地的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 在权属方面,宅基地的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是分离的,房屋所有权属于个人,可以依法转让和继承,而宅基地的使用权则需要在符合... 更多>
-
拆迁宅基地如何办理权属纠纷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24可以选择协商或者是调解处理,也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是起诉处理。如果被继承人在去世的时候有遗留下遗嘱的,一般是按照遗嘱来执行,没有留下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来执行。在继承遗产的时候发生纠纷可以选择起诉处理。
-
宅基地家庭成员认定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26宅基地使用证的户主为本村的实际户口在册之主,家庭成员是共同居住使用的组成部分,所有权归属与户主所有。一般是家庭的年长的男性为户主。 具体是不是家庭成员共有的问题,如果家庭成员和户主分家等问题,只能给其他家庭成员另分宅基地,而户主则不会有,这说明我国是宅基地使用证的权利为户主所有。
-
宅基地宅基地相邻权纠纷如何请律师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4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宅基地的长期使用权,但是公民在行使该权利时,不得妨碍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无论是侵害通道使用权,还是侵害了宅基地使用权,如果对他方造成实际损失,受害方就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如果受损害的一放趁机扩大损害造成新的损失,自己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总之,处理相邻关系纠纷,应当互谅互让,尽量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通过当地调解组织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
宅基地侵权纠纷属于物权纠纷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15宅基地侵权纠纷属于物权纠纷。 物权是指合法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宅基地使用权是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属于用益物权。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宅基地使用权的定义】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
宅基地宅基地权属纠纷起诉状怎么写?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9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