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与债权的区分原则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4 11:32:11 221 人看过

(一)物权与债权反映不同的财产关系,体现不同的经济利益物权反映静态的财产支配关系,其体现的经济利益,债权反映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

(二)物权与债权的主体、客体不同

(三)物权与债权的效力不同

(四)物权与债权在有无期限性上存在区别

(五)物权、债权的变动不同物权的变动采法定主义和公示主义,债权的变动则否。

一、物权的特征有哪些

物权是指直接支配物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

与债权以及其他权利相比较,可以看出物权概念包含的三重含义。

第一,物权是对物权,它表示的是人对物的支配关系,本质是人对物的支配权。这一概念与债权所表示的人对人的请求关系有明显的区别。从法学技术上看,物权的内容是一个具体的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思对一个具体物的支配关系,并不涉及其他人的意思;而债权表示的是一个具体的主体请求另一个具体主体为或者不为某种行为所形成的法律关系。

第二,物权的实现仅仅依据权利人自己的意思,不必依靠他人的意思。债权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他人的意思,必须得到他人的协助。法律上所谓权利实现,即权利人取得权利所指向的利益,获得权利的使用价值或者价值。比如所有权人使用其物或者变卖其物。物权的实现与债权或者其他权利的实现有着根本不同的法律条件。物权关系中没有相对人,物权的实现当然无从依靠相对人的意思。如所有权人需要利用其物时,只需要自己作出决定即可。债权关系中必须有一个特别的相对人,债权实现必须借助于这个特别的相对人的意思。如在买卖合同关系中,买受人要取得标的物,就必须借助于出卖人交付标的物的行为。由此,物权获得了绝对权、对世权的特征。绝对权表明权利人可以独断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利;对世权表明权利人可以排除他人的意思。

第三,物权的本质是排他权。物权的实现不但不依靠他人的意思,而且必须排斥他人的意思,才能实现权利人的全部利益。比如,一个企业在客观上会同时成为数个债权人的债务人,如为租赁厂房设备而向银行贷款,为购买原材料向原材料的厂家欠贷等。此时,各个债权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谁也不享有优先接受清偿的权利,但是,如果某债权人要求该企业为其债权设定抵押权,则该债权人即享有排除他人而优先获得清偿的权利。抵押权人之所以能够优先清偿,就是因为抵押权人享有排除他人的抵押权,这样抵押权人在实现权利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排除他人的意思,从而使得自己的权利得到了实现,这就是物权排他性的表现。

二、物权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2: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债权人相关文章
  • 怎么区别债权与物权
    区分债权和物权的具体方式:1、物权和债权反映不同的财产关系,体现不同的经济利益;2、物权反映静态的财产支配关系,债权反映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3、物权的变动采法定主义和公示主义,债权的变动则不一样。债权与物权的区别是什么?1、和物权不同的是,债权是一种典型的相对权,只在债权人和债务人间发生效力,原则上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之关系不能对抗第三人。2、债发生的原因在民法债编中主要可分为契约、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契约。或称合同,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关于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合同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最主要、最普通的根据。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可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在一般侵权行为中,当事人一方只有因自己的过错而给他人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失时,才负赔偿的责任,如果没有过错,就不需负赔偿责任。而在特殊侵权行为中,只要造成了他人的损失,就算自己不存在过错,仍要负赔偿责任。不当得利。不
    2023-07-28
    399人看过
  • 按债权人参与分配原则清偿的条件
    (一)不同种类债权的清偿顺序:1、所有权和担保物权;2、请求交付标的物(指特定特)债权;3、一般金钱债权。所有权和担保物权同时出现时:一般情况下担保物权优先于所有权。有多个担保物权的:按照各担保成立的先后顺序清偿。(二)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多份生效法律文书的债权人尽管债权种类相同,但只能按法院采取执行措施的先后顺序受偿,或者申请被执行人破产,按破产程序受偿。不能申请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三)被执行人为未经清理或清算而撤销、注销或歇业的企业法人:债权人除了可以按债权种类的清偿顺序受偿外,还可以申请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但不能申请被执行人破产。(四)被执行人为公民或其他组织:其全部或主要财产已被一个法院查封,扣押或冻结,无其他财产或其他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在被执行人的财产被执行完毕前,对该被执行人已经取得金钱债权执行依据的其他债权人可以申请对该被执行人的财产参与分配。一、公司债
    2023-03-22
    72人看过
  • 债权与无权如何区分的
    物权在本质上是一种支配权。所谓支配权就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的权利,与其对应的是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罗马法学家很早就开始从对人权和对物权的区分中来观察这两种权利。而**克吞学派利用支配权和请求权来概括这两种权利,按照萨*尼的看法,物权之所以区别于债权在于其以物为客体,在于其“以占有或者对物的事实支配为其材料”。**萨伊德也认为,对物权应该是物上的权利(einRechtanderSache),并且应该以物为客体。物权作为支配权,是与作为请求权的债权相区别的,支配权与请求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民事权利,它们在权利的内容、取得方法、行使方式以及救济途径等方面存在重大的区,应当在法律上对二者进行区分。具体而言:第一,二者在物的关系的直接性程度上有所不同。作为支配权的物权,权利人可以通过对物的直接支配来实现其利益,而请求权只能借助他人的意志建立与物之间的联系,因而
    2023-04-29
    139人看过
  • 物权的绝对原则
    一、物权的绝对原则1、物权效力对世性与排他性:(1)物权属于对世权;(2)一物一权原则;(3)物权效力优先原则。2、物权保护绝对性:(1)非经物权人同意,在物权人就某一标的物支配范围领域内,任何人都不得侵害物权标的物、干预物权人行使其物权;(2)物权人对他人不法妨碍、干预物权的行为,享有绝对排除权。二、物权绝对原则如何构成1、物权客体特定(确定)原则:指物权客体的物必须是特定物(即明确/具体/既存/独立有体物)。2、一物一权原则:(1)一物(客观一物/观念一物)之上,只有一权(仅一个所有权(包括他物权))。(2)一物之上不得并存两个以上所有权、内容相抵触的他物权。3、物权效力排他性原则:指物权效力具有排除他人干涉的效力。4、物权效力优先原则:指物权相互之间的优先效力/物权优先于债权的效力,法律另有规定除外。三、物权绝对原则的特征是什么1、物权客体特定性原则:例外情况"权利"可以成为物权客体
    2023-04-27
    165人看过
  •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行使的原则是什么?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行使原则是“房地一致”原则。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复数的所有权人专有建筑物专有部分、共享建筑物共有部分的所有权形式,还表现在复数的所有权人共享一个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场合下,建设用地使用权被业主共同享有。法律允许建筑物被分割成区分所有的专用部分和共有部分,然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客体宗地不得分割,区分建筑物所有权人只能共有整个宗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换言之,在一幢区分所有建筑物中,存在数物数(所有)权,而在其宗地之上,仅有一物一(建设用地使用)权。如果一个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欲出让房屋,则根据房地一致原则,该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所共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也应一并转让给受让人。一、没交物业费被物业起诉怎么办不交物业费被起诉的,法院会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如果业主确实未交物业费的,判决业主缴纳,拒绝履行的,物业公司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业主不得无故拖欠物业费。理由
    2023-06-21
    326人看过
  • 债权合同与物权合同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物权合同是指当事人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物权种类和范围内,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债权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二、根本法律原则不同。物权和债权的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物权是绝对权,债权是相对权,物权设定奉行法定主义,物权的种类和物权的效力以及物权变动的要件都由法律规定,不能随意创设新的物权类型,而债权的设定则奉行意思自治,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思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就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一、未过户房产买卖合同是否有效未过户房产买卖合同有效。法律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的效力。根据该规定,依法登记权属证书只是物权变动的权利要件,而不是买卖生效要件,在尚未
    2023-03-06
    227人看过
  •  股权分配原则与案例分析
    股权分配的方法包括按份平均分配、完全控制和差异化分配。按份平均分配是所有股东意见不统一时产生的决策,虽然效率低但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利益。绝对控制则决策高效但风险比其他更高。差异化分配股权则是结合前两种产生的,虽然当前普及率较高,但仍存在一定风险。股权分配的方法包括按份平均分配、完全控制、差异化的股权分配。股权平均分配是所有股东意见不统一时产生的决策。虽然效率低但其优点是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利益;绝对控制在于决策高效但风险比其他更高;差异化分配股权是结合前两种产生的,差异化分配股权在当前的市场中普及率算是最高的一种。 股 权 分 配 方 法 : 按 份 平 均 、 完 全 控 制 和 差 异 化股权分配方法是公司治理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按份平均是指公司股东按照其出资额的比例享有公司利润和决策权;完全控制是指公司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随意干涉公司事务;差异化则是指公司股东根据自己
    2023-09-07
    474人看过
  • 破产债权的清偿顺序与原则
    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二、破产企业所欠税款;三、破产债权。破产债权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清偿要求的,按比例分配。这里所指的破产财产作为清偿总额的,是在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剩余的所有破产财产总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还指出,清算期间的职工生活费、医疗费可以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法律之所以作出这种清偿顺序的规定,是因为:一、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职工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付出了与其应得报酬相等的劳动,这应得报酬,即是职工的工资,他是职工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职工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企业破产后,拖欠的职工工资实际上是破产企业的债务,是债权之首。劳动保险费,是指破产企业依法应当支付的用于职工养老、就医、伤残、失业等费用,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时间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确保职工生、老、病、残等的生活和医疗
    2023-06-09
    471人看过
  • 债权转股权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原则
    债权转股权的合理性是:1.缓解了企业的债务危机,增加了企业自有资本,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2.可能避免银行的部分贷款风险,减少国有金融资产的流失。局限性是:1.如果银行经营失败,银行的贷款风险并没有避免;2.有可能使企业形成赖帐心理;3.我国商业银行规定银行不许进行股权投资。一、负债比率的效果影响是什么分析角度不同,对资产负债率的高低看法也不相同。债权人认为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该比率越低,债权人越有保障,贷款风险越小;从股东的角度看,如果能够保证全部资本利润率大于借债利率,则希望该指标越大越好,否则反之;从经营者角度看,负债过高,企业难以继续筹资,负债过低,说明企业经营缺乏活力;因此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企业要在盈利与风险之间作出权衡,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指标的分析(一)比率升高或较高时(1)优点:1、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增多,企业资金来源增大;2、企业自有资金利用外部资金水平提高,自有资金潜力得
    2023-03-14
    474人看过
  •  债务纠纷解决:权益保全与分配原则
    在债务纠纷中,并非先进行保全的法院就能拥有优先权。若同一被告人涉及多笔债务,那么最先查封的法院将优先执行。申请了财产保全肯定有利于自己日后拿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财产。法律规定,对已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其他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轮候查封、扣押、冻结。查封、扣押、冻结解除的,登记在先的轮候查封、扣押、冻结即自动生效。在债务纠纷中,并非先进行保全的法院就能拥有优先权。若同一被告人涉及多笔债务,那么最先查封的法院将优先执行。申请了财产保全肯定有利于自己日后拿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财产。法律规定,对已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其他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轮候查封、扣押、冻结。查封、扣押、冻结解除的,登记在先的轮候查封、扣押、冻结即自动生效。 财 产 保 全 哪 个 法 院 更 有 利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程序中,为保证当事人实体权利的实现,法院对当事人财产采取的一种强制性保护措施。对于财产保全,不同
    2023-09-05
    148人看过
  • 简述宪法的分权与制衡原则
    宪法的分权与制衡原则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机构、职能、人员的分立。分权思想溯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制衡思想源于分权学说。公安局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侦查权,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宪法的修改原则是怎样的修改宪法原则的法律规定: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二、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三、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的规律,确保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宪法》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一百四十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2023-08-10
    420人看过
  •  区分股权与债权:股东与债务人的差异
    本文介绍了股权和债权之间的区别。股权代表所有权,而债权人则拥有债权。股权一般无法被股东退股,但债券则可以被债权人转让。持有公司股份的股东可以参与公司的决策,而拥有债权与决策权无关。此外,股权没有期限,而债权一般只有两年的诉讼时效,过期就丧失胜诉权。区别在于:首先,股权代表的是所有权,而债权人则拥有的是债权;其次,股权一般无法被股东退股,但债券则可以被债权人转让;最后,持有公司股份的股东可以参与公司的决策。拥有债权与决策权无关;四、股权没有期限,债权一般只有两年的诉讼时效,过期就丧失胜诉权。 股 权 和 债 权 在 企 业 中 的 作 用 有 哪 些 不 同 ?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是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债权融资是指债务人向债权人借款,并在约定期限内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和本金。股权融资则是指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股东通过购买股票来获得公司的所有权和利益。在债权融资中,债权人只享有固定的
    2023-10-09
    335人看过
  • 债权与物权包括哪些区别
    债权和物权的区别:1、物权与债权反映不同的财产关系,体现不同的经济利益;2、物权反映静态的财产支配关系,其体现的经济利益,债权反映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3、物权、债权的变动不同物权的变动采法定主义和公示主义,债权的变动则否。债权与物权的包含什么物权包括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指的都是物权的所有人对物所享有的权力。物权包括:(1)自物权与他物权(2)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3)主物权与从物权(4)所有权与限制物权(5)有限物权与无期限物权(6)民法上的物权(普通物权)与特别法上的物权(7)本权与占有(8)意定物权和法定物权债权指的是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请求返还借款的权利。债权包括:1、以债的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单一之债和多数人之债。债的当事人双方各为一人的,为单一之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或以上的,为多数人之债。多数人之债又可根据主体间的关系,分为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或根据债权、债务能否在主体间分割,分为可
    2023-07-31
    329人看过
  • 债权与物权存在什么区别
    一、债权与物权存在什么区别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的民法上权利,和物权相比具有以下区别:1、行使权利的条件不同。债权为请求权,债权人只有通过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才能实现自己的特定利益。而物权为支配权,物权人无须借助于他人的意思和行为,即可行使权利,并实现自己的利益。2、设定的方式不同。除了法定之债外,合同之债的设定采任意主义。当事人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即可依自己的自由意思,任意设定债权。而物权的设定采法定主义,除法律有规定者外,不许当事人自行创设,也不许变更物权的内容。3、权利的性质不同。债权为相对权,物权为绝对权。4、权利的客体不同。债权的客体为给付,即债务人的特定行为;而物权的客体只能是物。5、权利的效力不同。物权具有排他性,债权则具有相容性;物权与债权同时存在于同一物之上时,物权具有优先效力;物权具有追及性,而债权则无。6、时效性不同。债权具有时限性,物权则无。7、
    2023-06-11
    345人看过
换一批
#债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债权人
    词条

    债权人是债的主体之一,债的主体包括双方当事人,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债权人是指有权请求对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人。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必须是特定的。债权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更多>

    #债权人
    相关咨询
    • 债权让与的成立原则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10
      债权让与的构成要件是: 1、债权在合同中明确有效; 二、债权让与不改变原合同的内容; 3、债权转让人与债权受让人达成协议; 四、债权应具有可让性; 5、债权让与通知到达债务人。
    • 2022年怎么区分物权与债权效力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5-08
      一般情况下物权效力优先于债权。 1.债权以某特定物为给付标的物,而该标的物上又有物权存在时,无论物权成立之先后,均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 这种情形常发生于一物数卖。例如,甲与乙订立买卖契约,将某项动产出卖于乙,在未交付标的物前,又将该物出卖于丙,并已实际交付标的物,则丙虽为后买人,但因标的物已交付而享有所有权,其所有权即当然优先于先买者乙享有的债权。在不动产交易中,如果后买者已办毕所有权登记,基于不
    • 物权变动的原则原因与模式分别是什么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10
      一、物权变动的原则 (一)公示原则:要求物权的产生、变更、消灭,必须以一定的可以从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公信原则:物权的变动以登记或者交付为公示方法,当事人如果信赖这种公示而为一定的行为(如买卖、赠与),即使登记或者交付所表现的物权状态与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相符合,也不能影响物权变动的效力。 公信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人推定为该不动产的权利人,动产的占有人推定为该动
    •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原则是什么?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10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原则是房地一致,在一个小区中,业主对整块建设用地共享物权,整个小区的建筑物分为若干部分,业主独占一块,持有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商品房产权和建设用地所有权要保持一致,不能割裂。
    • 债权人的代位权制度与债权平等保护原则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10
      代位权的传统理论中强调“入库规则”,指依传统的债权人代位权法理,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应先归入债务人的一般责任财产,然后再由债权人依据债的清偿规则从债务人那里接受清偿。是债权平等保护原则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