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刑以后不羁押怎么处理
判刑以后不羁押,如果是因为判刑的刑期低于羁押的期限是经常出现的,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法院作出判决后,应该立即释放犯罪分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一条【管制刑期的计算和折抵】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第四十四条【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刑期的计算与折抵】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二、刑事拘留被延长期限是不是一定要判刑
一般地,被刑事拘留后最长期限为10天,如果拘留时间被延长,通常是案情重大复杂或是被拘留的人犯罪情节较重。所以,有些人便以为刑事拘留被延长期限,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被法院判刑。
首先,同时具备以下的条件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刑事拘留:
1、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
2、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具体如下: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并且,公安机关根据以上情况拘留犯罪嫌疑人后,如果案情重大复杂,可以延长1至4日。或者犯罪嫌疑人是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按规定可以延长到30日。
其次,法律明确规定,任何公民未经人民法院判决都不得认定为有罪,无罪的话即不承担刑事责任。
所以,即使按以上规定被延长刑事拘留期限,若是经法院审理不认定为有罪的,就不会被判刑。
-
醉驾判刑两个月哪些情况不收监
494人看过
-
驾驶证过期三个月也会被收紧罚款吗
174人看过
-
醉驾法院判一个月是当场收监吗
398人看过
-
醉驾二个月过了还没判
125人看过
-
醉驾判刑一个月什么时候收监
67人看过
-
醉驾一个月是怎样的收监
128人看过
醉驾是指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更多>
-
判刑两年半三年在看守所了五个月现在被收监了能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0【减刑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
-
请问醉驾判刑两个月多久收监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05通常情况下,醉酒驾驶会被判处2个月左右的拘役,当然实际也要让犯罪嫌疑人坐2个月左右的牢,不过只要在当地看守所服刑即可。如果在没有判刑前就已经被羁押的,自然在羁押一天的时间也就意味着会抵一天的拘役刑,相反如果羁押不够2个月时间的,还是要把剩余的天数坐够才能释放的。
-
醉驾判刑两个月什么情况不收监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2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构成犯罪就会撤销缓刑,无论什么情况。然后与新罪数罪并罚。但若数罪并罚仍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话,符合条件还可以判处缓刑。你朋友会被收监,但如果条件符合
-
判刑六个月,一年,又应醉驾被收监,收监后应服哪个刑期?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51、缓刑的时间从被收监执行之日起计算,也就是相当于从被收监之日其计算三年刑期,缓刑的期间是不算刑期的,比如说是缓刑的最后一天被发现收监,那么也是完全重新计算三年的刑期的。2、如果在被判缓刑之前曾经在看守所被羁押过,那么这段羁押时间可以折抵刑期,比如说以前在看守所关过半年,那么只礌乏辟何转蛊辨坍玻开要服刑两年半即可。3、在监狱只要认罪伏法,确有悔改表现,是可以获得减刑的。三年刑期,如果改造表现比较好
-
醉驾取保候审又被收监了是不是真的过了两个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1-111、这是好消息。 2、取保候审,一般不超过12个月。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期限】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