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个人行为就处五万元以上的罚金,如果是有单位的,那么就以不低于十五万元的罚金。
《关于依法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的意见》中规定:
(一)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1、个人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三套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二万元以上的;
2、单位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十套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五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曾因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的。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数量、数额达到前款规定的数量、数额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经鉴定为专用间谍器材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二)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构成虚假广告罪、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除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外,利用“伪基站”设备实施诈骗等其他犯罪行为,同时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明知他人实施非法生产、销售“伪基站”设备,或者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干扰公用电信网络信号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设备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四)对于非法使用“伪基站”设备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情节较轻,尚不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一、预防伪基站的措施
1、留意手机信号突然消失
专家及业内人士提醒广大手机用户,手机信号突然消失之际,或许就是伪基站群发短信入侵之时,用户对此时而至的短信要留神,切莫中了诈骗短信的圈套。
2、安装拦截软件
手机安全专家指出,由于技术的进步,诈骗短信往往会伪造银行、航空公司、运营商等官方号码发送“温馨提醒”、“安全提示”,让人防不胜防。手机用户加强安全警惕的同时,还需要利用手机安全软件,通过技术手段识别伪基站发来的诈骗短信。
-
制造伪基站构成什么犯罪,如何处罚
129人看过
-
法律规定使用伪基站如何处罚
472人看过
-
伪基站犯罪破案中涉及什么罪名
478人看过
-
买卖伪基站会受到什么处罚?
216人看过
-
涉及伪基站的犯罪会怎么样
83人看过
-
平顶山伪基站新华公安局如何处罚?
298人看过
-
伪基站处罚标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2利用“伪基站”设备实施违法犯罪严重危害国家通讯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根据《治安处罚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故意干扰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的,或者对正常运行的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经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后,拒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伪基站犯罪的量刑标准宁夏在线咨询 2023-03-24不法分子通过利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实施诈骗的行为,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同时构成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的,应以诈骗罪与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数罪并罚。 “伪基站”犯罪特征及定罪量刑: 1、擅自设置、使用“伪基站”的,侵犯了国家对无线电的管理秩序 根据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置、使用无线电(台)和研制、生产、进口无线电发射设备以及使用辐射无线电的费无
-
泰国警方破获未成年人卖淫案,罪犯会有哪些惩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30刑法规定介绍卖淫就是犯罪,明知是未成年人而介绍卖淫的具有从重处罚情节。 《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条第一款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什么是伪基站以及伪造、变造、传播电信信息罪,法院会如何进行处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6“伪基站”即假基站,设备一般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通过短信群发器、短信发信机等相关设备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刑法》第二百八十八条[扰乱无线电通信管理秩序罪]第二百八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或者擅自占用频率,经责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干扰无线电通讯正常进行,造
-
伪基站取保候审怎样处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31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