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保险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8 08:25:19
185 人看过
一、中国对保险诈骗罪的量刑标准
1、犯保险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二、保险诈骗罪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
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对于诈骗罪中国如何量刑
304人看过
-
保险公司诈骗量刑标准(诈骗)
434人看过
-
量刑标准:诈骗罪刑罚的衡量基准
371人看过
-
量刑标准对于诈骗合同罪的量刑有何影响?
173人看过
-
集资诈骗罪量刑标准,集资诈骗罪的犯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320人看过
-
诈骗罪的刑罚是多少钱,诈骗罪量刑标准
423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济犯罪
词条
#经济犯罪
最新文章
#经济犯罪
相关咨询
-
保险诈骗罪最高判刑多少年, 对保险诈骗罪量刑标准, 诈骗罪如何处罚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6根据刑法规定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一百九十八条保险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
-
刑法中保险诈骗罪既遂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07刑法规定保险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保险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
-
保险诈骗罪既遂的定罪标准保险诈骗罪既遂的判刑标准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21最新的保险诈骗既遂处罚标准: 一、犯保险诈骗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年-10万元罚金; 2、犯罪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处5人-10年有期徒刑,并处2人-20万元罚金; 犯罪数额特别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罚款20万元或没收财产。
-
在诈骗犯罪中,法院对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具体标准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06现行法院对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诈骗罪处罚标准,我国对电信诈骗的量刑标准是什么样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2电信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诈骗数额及犯罪情节定罪量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