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伴随并购事件此起彼伏,股市频现明争暗斗。监管制度缺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缺位,成为上市公司控制权之争背后的隐忧。
XX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深圳市AA有限公司受让的2600多万股权已完成过户手续。至此,延续数月的XX药业控制权争夺战,以AA医药及其一致行动人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而告一段落。
然而,更多的争夺依然在继续。本月7日新ZZ发布的公告显示,在两次提请召开股东大会均被否决后,持有其逾14%股份的上海市中科创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委托海通证券再次发出书面函件,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在此之前,新ZZ控制权争夺双方交替增持公司股份,已使公司第一大股东地位数度易主。
在2014年的A股市场上,类似事件频繁上演。以沪市为例,除新ZZ外,上海BB、CC药业、DD集团、东方EE、XX药业等均发生了控制权争夺事件。
进入10月后,FF股份、黄山GG、东方EE、HH烟花、LL品、JJ电子、KK等多家上市公司因股东持股超过5%而遭举牌。
在现实利益驱动下,一旦发生控制权之争,进入方志在必夺,而原股东方及董事会也会竭力抵抗。各方股东坚决而强硬的态度,以及针锋相对的举措,往往使得对控制权的争夺过程充满火药味。
此外,与过去几个月A股持续反弹相伴而至的大规模减持,令一些公司控制股东缺失,也为其他股东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提供了现实可能。而部分公司股权结构相对分散,股东持股比例较为接近,在董事会中的席位势均力敌,更加剧了上市公司控制争夺的激烈程度。
在A股波动率居高不下的环境下,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对二级市场的影响逐渐放大。XX药业上月初复牌后,就曾出现连续四个交易日涨停的状况。
更有甚者,个别机构和市场投机者利用中小投资者热衷追逐短期热点、盲从资金动向的弱点,通过举牌行为故意制造上市公司控制之争的假象,吸引追捧资金。
从理论上来说,上市公司控制权之争中,股东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修改公司章程、增选董事、增持股份等控制与反控制措施,本质上属于公司自治范畴,应由公司股东、董事会依法自行判断处置、在法律和制度框架下协商解决。
但在现实中,公司控制权之争具有高度外部性,双方争执不下,易使公司治理陷入僵局甚至困境,而经营混乱将最终影响公司和股东利益。
-
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和权益保护
416人看过
-
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缺位及思考
343人看过
-
股东诉权解析: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
369人看过
-
股权保护:小股东权益的立法保障
155人看过
-
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小股东如何保护自身利益?
402人看过
-
股东权益保护受到侵害
356人看过
股东权益是,股东因其股东地位所享有的权利。具体有分红权、公司经营决策等事项的知情权、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以及自身权利受到损害的诉权。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 更多>
-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益是否受到公司法的保护?隐名股东的股东权益如何宁夏在线咨询 2022-01-11隐名股东的股东权益很难获得法律的认可。与其写这样一份协议不如依法办理相关登记备案手续。因为我国公司设立采取登记制,登记的目的在于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只要被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公司的股东,才受法律保护。因此应由“显名股东”享有公司股东的权利、承担相应义务。 至于实际出资人与“显名股东”的私下协议,可视为债权,若双方约定股东权利、投资风险均由“隐名股东”承受,可以按约定,但不得对抗公司。若双方对股权归
-
隐名股东股东权益保障怎么操作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011、隐名股东,即隐藏名字的股东,他即使出了资也很低调,不愿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公司任何一个地方,而是另找一个人对外代替他行使股东的权利义务,这个人叫显名股东。 2、隐名股东的最大风险就在于他太低调了,低调到不仅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存在,连工商登记上都找不到他。大家都只知道显名股东。 3、这显名股东生活无忧倒还好说,可要是个缺钱买房结婚的主儿,保不齐还真干出点捅隐名股东刀子的事儿。比如背着隐名股东悄悄的把股
-
法律保护隐名股东的权益吗,有哪些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10-02我国法律制度也保护隐名股东的权益,但是对隐名股东权利的保护力度是有限的,因为隐名股东并没有在行政主管部门登记过,所以,隐名股东享有的这些权利只在公司内部对股东具有约束力,对于民事活动当中的第三方并不具有对抗力。
-
我们该如何有效保护隐名股东的权益呢?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29保护隐名股东的权利方法: 1.采用书面协议明确显明股东和隐名投资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2.争取与其他股东以及公司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对股权代持的知悉和同意。 3.积极参与公司管理,充分行使股东权利。 4.关注显名股东持股情况,及时办理股权变更登记。
-
哪些情况下隐名股东的权益受法律保护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291、在对待境外隐名投资人的处理时,只要境外投资人能证明自己是实际投资人(如投资协议或会议纪要、投资凭证等),从诚实信用和鼓励保护外商投资的角度出发,我国司法实践中仍尽可能保护实际出资人的合法权益,通过确认其在公司享有的股权的方式,维护实际出资人的合法权益。 2、对境内隐名投资人的处理。公司法虽然没有规定,但各地司法实践中,也都趋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