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时,需要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因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格自由权等人格权利益遭受不法侵害而导致其遭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精神反常折磨或生理、心理上的损害而依法要求侵害人赔偿的精神抚慰费用。
当然可以。在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时,我们需要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因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格自由权等人格权利益遭受不法侵害而导致其遭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精神反常折磨或生理、心理上的损害(消极感受)而依法要求侵害人赔偿的精神抚慰费用。
精 神 抚 慰 金 的 确 定 原 则
精神抚慰金是一种因人身损害而产生的精神损失赔偿方式,主要用于弥补受害人在精神上受到的痛苦和损失。确定精神抚慰金的数额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受害人的精神痛苦程度是确定精神抚慰金数额的主要依据。受害人在遭受人身损害后,可能会遭受到一定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和折磨。根据受害人痛苦的程度,可以确定精神抚慰金的数额。
2. 受害人的实际损失是确定精神抚慰金数额的另一个重要依据。受害人的精神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用、护理费用、误工费用等。根据受害人实际损失的程度,可以确定精神抚慰金的数额。
3. 受害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程度也是确定精神抚慰金数额的一个重要因素。受害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程度越高,精神抚慰金的数额也就越高。
4. 社会影响程度也是确定精神抚慰金数额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受害人的精神损失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程度越高,精神抚慰金的数额也就越高。
综上所述,确定精神抚慰金的数额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受害人的精神痛苦程度、实际损失、日常生活受到影响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程度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精神抚慰金的数额,因此,在确定精神抚慰金数额时,需要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并制定合理的标准。
在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受害人的精神痛苦程度、实际损失、日常生活受到影响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程度等多个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标准,充分弥补受害人在精神上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
精神慰抚金是否按责任比例赔付
406人看过
-
侵权责任上承担精神抚慰金吗
362人看过
-
交通事故死亡精神抚慰金按划分责任赔偿吗
216人看过
-
精神损害抚慰金如何计算,该抚慰金如何确定?
206人看过
-
国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否需要按责任比例赔偿
417人看过
-
如何计算人身侵权精神抚慰金
213人看过
财产损失是指能够以货币单位计量的财产价值上的减少,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 更多>
-
精神抚慰金是按责任还是按部分还是约定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3精神抚慰金可以请求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优先赔偿,如果超过限额范围是按责任分担。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
付精神抚慰金承担什么责任?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7可以的。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一方,如果因事故致残的,可以向对方主张精神抚慰金。在计算具体的精神抚慰金赔偿时,首先可以要求精神抚慰金在对方保险公司的交强险赔偿限额内进行赔偿,超过部分再和对方按事故责任比例分担。
-
请问精神抚慰金的责任分担怎么判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30是的。同时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的确定要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因受害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格自由权等人格权利益遭受不法侵害而导致其遭受肉体; 和精神上的痛苦、精神反常折磨或生理、心理上的损害(消极感受)而依法要求侵害人赔偿的精神抚慰费用。
-
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残疾赔偿金是算的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31死亡赔偿金或残疾赔偿金是一种财产性质的收入损失赔偿,而非精神损害性质的赔偿,故认为死亡赔偿金或残疾赔偿金等同于精神损害抚慰金,从而将其作为精神损害赔偿之替代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
民法将精神抚慰金区分责任是否予以支持西藏在线咨询 2023-05-09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的确定是要区分责任的。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