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要求交劳动合同的依据是什么?
学校一般不会要求劳动合同,要求三方协议
1、学校毕业要劳动合同(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知名度)是不合法的,学生只要完成了相应的学业能力考核,就可以毕业,和是否实现就业无关;
2、如果学校以当事人没有劳动合同为由,不发给学生毕业证书,可以向上一级教育部门反映,也可以向当地媒体求助,还可以写市长信箱来解决问题。
二、实习协议应包含哪些内容?
(一)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协议双方的必要资料,如实习生姓名、证件号码、单位名称。为了避免争议发生时,无法联系到当事人。实习协议上最好还要有实习生的联系地址,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联系地址。同时,实习生要注意与自己签署实习协议的单位是否是合法设立的单位。
(二)工作内容
协议中约定工作内容是一个好的做法。实习生到雇佣单位,往往缺乏经验,难以做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雇佣单位难免将一些打杂的活交给实习生完成。有些实习生觉得单位给他们做的工作太基础,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做久了难免失去信心,这样对于单位或实习生来说都不是愉快的经历。如果事先约定清楚,让实习生心理有个准备。不想做就不参加实习,如果接受了就要把工作做好。
(三)报酬
在具体的权利义务条款中,实习要落实的要点之一是实习有没有报酬。有些实习是没有报酬的,单位完全是提供实习生一个解除社会的机会。如果提供报酬,实习协议上必须明确约定报酬的标准和支付方式。比如,报酬按天计算,来一天给100元,或者按月结算,每月报酬1000元。除此之外,报酬何时以何种方式支付也很重要。很多单位的报酬计算周期长,比如4月工作好,要到5月15日才给报酬。这样的情况,最好在协议中表述明确。常见的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银行转账支付等。
实习生在签署协议时对此有异议的,一定提出反对意见。据调查,为了实习转正,受访者表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不但‘零工资’还倒贴”。
(四)意外风险
实习协议中最最重要的,就是约定风险责任的承担。实习生在工作中间,如果损坏了一些贵重物品该如何处理,如果过错导致损失了重要的业务收入,该如何处理。虽然通常情况下,实习生参与不了重要工作,不会造成这样的损失。
但是一旦发生,有所约定有利于解决问题。此外,最大的一个风险是实习生的自身伤害。如果实习生在雇佣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特别是造成严重后果的伤害,其责任该由哪方来承担。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对于雇佣活动中的人身伤害有过规定,默认情况下,雇佣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而实习生没有社会保险,因此所带来的风险相当大。
实际上,学校要求交劳动合同的这种做法根本就是不合理的,而且学校一般要求学生提交的也应该是实习协议的,因为在校的学生根本就不具备资格去跟企业签订所谓的劳动合同。不过这种实习协议学生也并不是就必须要提交的,如果学校也没有劳动合同为由不给发毕业证的话,学生完全能够向教育部门反映,学校的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
学校要求我们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404人看过
-
学校适用什么劳动合同的
258人看过
-
学校的劳动合同是否已经提交?
211人看过
-
学校向学生索要劳动合同有什么用
367人看过
-
劳动合同学校档案规定是什么
240人看过
-
劳动合同是主要依据吗
61人看过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公司的董事长、企业的厂长、经理等)。法定代表人的地位是由法律赋予的,其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更多>
-
什么情况下要求学校交劳动合同?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25学校一般不会要求劳动合同,要求三方协议1、学校毕业要劳动合同(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知名度)是不合法的,学生只要完成了相应的学业能力考核,就可以毕业,和是否实现就业无关。2、如果学校以当事人没有劳动合同为由,不发给学生毕业证书,可以向上一级教育部门反映。
-
学校这样被开除学籍的合法依据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0从法律上来讲是缺乏法律依据的,也就是说开除学籍本身就是学校的越权行为,违背教育法。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均对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作了规定。从根据公民行使权利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的一般法理,受教育权作为基本人权,是不可以随意进行剥夺或者限制的,除非权利人继续享有该权利将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将损害他人合法权利而他人之合法
-
学校要求劳动合同主要内容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5风险是有的,因为你如果跟他签了劳动合同,那么就意味着你要为他上社保,要给他开工资,而且工资还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但这个风险基本取决于你那个朋友人怎么样。如果是学校要劳动合同,我分析肯定是为了就业率的考虑,你朋友人品好的话,基本不会出现上面的问题。至少学校不会去找你的麻烦。
-
-
在学校叫能劳动合同吗,求解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05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是一个涵义非常广泛的概念,凡是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公民都可称为劳动者.不同的学科对于劳动者这一概念具有不同的界定。社会学意义上的劳动者,是指在劳动生产领域或劳动服务领域从事劳动、获得一定职业角色的社会人。学校叫能劳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