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敲诈勒索罪共犯的认定标准是哪些?
共同敲诈勒索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敲诈勒索犯罪行为。它有以下特点:
一是敲诈勒索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人(含二人)以上;
二是行为人共同实施了非法占有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行为;
三是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敲诈勒索的故意;
四是各共同敲诈勒索犯罪人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彼此联系,互为条件;
五是共同敲诈勒索行为造成了总和犯罪结果。即敲诈勒索总额是每个共犯共同故意造成的统一结果。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对被害人实施暴力相威胁或者其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加实施犯罪。二是共同犯罪人对犯罪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或者放任的故意态度。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彼此联系,相互默契,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敲诈勒索罪的特点是哪些?
(一)行为人以将要实施的积极的侵害行为,对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进行恐吓。
(二)行为人扬言将要危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也可以是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
(三)发出威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四)威胁要实施的侵害行为有多种,有的可以是当场实现的,有的是当场不可能实现,必须日后才能实现的。
两人以上存在共同敲诈勒索的行为构成共犯,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嫌疑人要实施积极的侵害行为,强制索要他人的财物,要有明确的侵害对象,既可以是财务的所有人,也可以是与财务有关的利害关系人,实施侵害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威胁、要挟等。
-
对于【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数额认定标准的解读
224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的认定,敲诈勒索罪的定义是什么?
201人看过
-
怎样认定敲诈勒索数额敲诈勒索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172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哪些,如何认定敲诈勒索罪未遂?
420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的定义是什么?怎么认定敲诈勒索罪?
402人看过
-
敲诈勒索罪4万未遂如何处罚,敲诈勒索罪的认定标准
398人看过
-
绑架勒索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有哪些,敲诈勒索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6绑架勒索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一、侵犯的主要客体不同,绑架勒索罪与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均为复杂客体,但绑架勒索罪一方面由于行为人对人质进行绑架、剥夺或者限制其人身自由,构成对被绑架者人身权利的侵犯,另一方面,由于绑架勒索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因而又同时构成了对财产权利的侵犯。在绑架人质过程中,常伴有暴力、胁迫、麻醉等手段的实施,往往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不仅给亲属
-
敲诈勒索如何认定共犯安徽在线咨询 2023-01-05认定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敲诈勒索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人(含二人)以上; 客观方面:行为人共同实施了非法占有公共(国有)财物或非国有单位财物的行为; 主观方面:行为人之间具有共同敲诈勒索的故意; 意思联络:各共同敲诈勒索犯罪人在共同故意支配下,彼此联系,互为条件; 犯罪后果:共同敲诈勒索行为造成了总和犯罪结果。即敲诈勒索总额是每个共犯共同故意造成的统一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
共同敲诈勒索犯罪中,个人敲诈勒索数额该怎样认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3-06-29在共同敲诈勒索中,个人敲诈勒索数额,不是泛指整个共同犯罪的数额,也不是指分赃数额,而是指个人应当承担责任的数额。对此,应根据刑法总则关于各共犯人承担责任的原则确定。由于首要分子对整个犯罪集团的罪行承担责任,故首要分子的个人敲诈勒索数额是150万元。由于集团犯罪中的主犯按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责任,故主犯的个人敲诈勒索数额按其实际参与的全部数额计算。如果主犯实际参与敲诈勒索70万,则其个人敲诈勒索数
-
勒索敲诈定罪标准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26勒索敲诈行为,强行索取数额较大财物的,构成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对被害人实施暴力相威胁或者其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的定罪标准是: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目的,或者索
-
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条件有哪些,敲诈勒索罪如何认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03-08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条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强索他人财物的目的。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