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在订立房产遗嘱时必须有2名见证人在场见证。新增:兄弟姐妹子女的代位继承。当发生继承房产纠纷时,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分割,没有订立遗嘱的按照法定程序继承。
由于子女们经常为了争夺父母的房产而要求父母按照个人意见订立遗嘱,但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导致老人的内心想法与遗嘱内容不一致,甚至引发子女之间对于房产的争夺,给家庭关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民法典新规规定,在订立房产遗嘱时必须有2名见证人在场见证。民法典还明确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新增:兄弟姐妹子女的代位继承。当发生继承房产纠纷时,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分割,没有订立遗嘱的按照法定程序继承。
民法典新增:兄弟姐妹子女的代位继承
民法典新增的代位继承规定引起广泛关注。根据该法规定,兄弟姐妹子女在父母双亡后可以代替父母进行继承。这一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确保家庭关系的稳定,避免因家庭纠纷而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一规定也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例如,如果兄弟姐妹之间存在利益关系,那么代位继承可能会被滥用,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因此,在适用代位继承时,需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其合法性和公正性。
民法典的新规旨在防止子女为争夺房产而订立遗嘱,以免引发家庭矛盾。同时,规定了遗产继承的顺序和代位继承的规定。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一规定也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因此,在适用代位继承时,需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其合法性和公正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房产继承的纠纷如何解决,如何处理遗嘱继承纠纷?
438人看过
-
房屋继承析产纠纷怎么处理:房产继承析产纠纷如何解决
267人看过
-
遗产继承如何办理,遗产继承产生纠纷如何解决
395人看过
-
如何解决北京继承财产纠纷?
194人看过
-
父母农村房屋如何继承 房屋继承纠纷如何解决
447人看过
-
不动产继承如何解决法律纠纷?
327人看过
代位继承是指在法定继承中,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时,本应由继承人继承的遗产,由已死亡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的法律制度,又称间接继承。其中,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称为被代位继承人,代替被代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人被称为代位... 更多>
-
财产纠纷房屋继承如何解决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23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没有的按法定继承。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房产继承的纠纷如何解决,如何处理遗嘱继承纠纷?浙江在线咨询 2021-04-281、自行协商 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以继承法为依据,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调解纠纷,促使当事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谅解,互相让步,达成
-
纠纷能否,遗产继承纠纷如何解决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6一、遗产继承纠纷能否仲裁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官方身份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仲裁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一样,关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两类纠纷不能仲裁: 1、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 2、行政争议不能裁决。二、遗产继承纠纷如何解决1、自行协商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
-
父母农村房屋如何继承 房屋继承纠纷如何解决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18父母农村房屋的继承是:其房产归其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所有。当继承发生纠纷时,如果有多个继承人,则应按遗嘱及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折产,持原产权证、遗嘱等资料到主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农村财产继承纠纷,应该遵循的原则协商为主和相关人员照顾,应该继承的财产继承纠纷解决手续后的纠纷。
-
房改房产权继承纠纷需要如何解决的呢?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31《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第十七条规定,“房改房政策售房单位应根据购房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前的工龄给予工龄折扣。每年工龄折扣的数额,按低交价除以65(男职工35年,女职工30年)计算。”该规定以计算工龄折扣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房改房的销售对象具有确定的指向性,即房改房政策售房单位的职工,而排斥非本单位职工购买单位房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