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资并购的中国企业还能正常经营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2 16:13:57 405 人看过

外资并购的中国企业还能正常经营的。并购活动是在一定的财产权利制度和企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在并购过程中,某一或某一部分权利主体通过出让所拥有的对企业的控制权而获得相应的受益,另一个部分权利主体则通过付出一定代价而获取这部分控制权。企业并购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权利主体不断变换的过程。

一、企业并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了解目标公司价值和情况

企业要合理确定目标公司的价值,降低估价风险。信息不对称是产生目标公司价值评估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企业应在并购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详尽的审查与评价。

企业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策划,对目标公司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目标公司的未来收益能力做出合理的预期。要小心被并购方财务报表上的漏洞,多留意表外内容,是否存在未决诉讼、大宗担保等预计负债,主要设施、关键设备是否被抵押等,以防资产不实风险。

2.看准时机,速战速决

企业一旦确定了并购目标,就要看准时机,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运筹帷幄。不宜时间过长,耗时费力,虚增并购成本,更有甚者,给目标公司钻了空隙,功亏一篑。所以要果断出击,速战速决。

3.统一发展战略方向,妥善安置员工

企业要防范营运风险和员工的安置风险,要从生产、技术、资源、市场等方面彻底融合,进行总体布局。另外,文化理念要统一,双方在并购前的发展目标、岗位要求、管理方法都不一样,并购后要统一到一个方向上来。最后,要妥善安置员工,对被并购企业的员工一视同仁,给予相同的福利待遇和政治待遇,会激发被并购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并购后的效益就可以得到保障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3: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外资并购相关文章
  • 上海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申请和审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便于中外投资者在上海市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中外投资者应根据上海市吸收外资和引进技术的方向和规划,选定投资项目。第三条在上海市申请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除国家规定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外,均由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对外经贸委)审批。第二章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第一节编报项目建议书第四条中方或外方投资者可以通过市对外经贸委批准的对外咨询、代理机构介绍或直接选择合资者,在了解各合资者的业务范围和资信状况后,确定合作意向。第五条中外投资者确定合作意向后,应对合资经营项目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由中方投资者编写项目建议书,报送主管局或区、县人民政府签署意见后,转报市对外经贸委审核。市对外经贸委应在接到项目建议书之日起三
    2023-06-06
    147人看过
  •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主要法律风险
    随着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出现很多外国投资者以并购中国企业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以达到在中国经营目的,通常外资并购中国境内一般企业,并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主要法律风险有:1、资产并购方式。即按双方议定的价格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此种操作方式的法律风险在于如该企业存在在先债务的债权人,该债权人有权主张此种并购行为无效,可能使收购方蒙受不必要的损失。2、股权并购方式。即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达到并购目的。此种操作方式的主要风险在于可能存在高估目标公司价值的,收购方获利空间变相缩小。3、承债并购方式。如采用承担其债务的方式收购,即在该企业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以承担该企业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此种操作方式的法律风险在于可能存在未知的债务,从而使收购方的并购行为不能或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一般企业并购的程序通常由:一、发出并购意向书;二、核查资料;三、谈判;四、并购双方形成决议,同意并购;五、签订
    2023-06-09
    436人看过
  •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有何途径的咨询
    法律咨询: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有何途径的咨询律师回答:(一)直接并购是指外国企业、经济组织、或者个人直接对中国境内企业进行并购。可以先在海外成立一个投资的壳公司,然后,通过该公司在境内进行投资。这种方式一般要受出资者本国法律和东道国法律的双重制约。(二)间接并购1、通过在中国境内举办投资性公司,对国内企业进行并购外商通过成立独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的投资性公司,来并购国内企业。由于这种公司与其投资的公司之间形成伞状状态,所以该种公司被形象称为伞型公司。根据1989年的资料,在国内已经注册的伞型公司有9家,例如:厦门经济特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厦门)、国联实业有限公司(北京)、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深圳)等。2、通过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再投资,实现对国内企业的并购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的股份有限
    2023-06-05
    111人看过
  • 并购的国外企业是否属于外资?
    一、并购的国外企业是否属于外资?属于,但是并购是控股的目的,并不是说公司就是属于外企。外资收购国内企业即指一外国企业(不具备中国法人资格)通过一定的渠造,用现款、股票或债券购买中国国内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权,或整个资产进而达到对国内企业有控股权的目的。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流程是寻找并购标的,确立并购意向,并购双方谈判及确定并购意向;聘请顾问,制定并购计划,境内企业聘请顾问对境外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双方签订协议,并购双方谈判确定外资并购合同协议文;上报商务部,境内公司报商务部审批。1、寻找并购标的,确立并购意向,并购双方谈判及确定并购意向;聘请顾问,制定并购计划,2、境内企业聘请顾问对境外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双方签订协议,并购双方谈判确定外资并购合同协议文;3、上报商务部,境内公司报商务部审批。4、商务部审核、批准商务部30日内审核,符合者办法有加注“外国投资者以股权并购境内公司,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6
    2023-01-26
    157人看过
  • 阻碍企业正常经营罪
    刑事责任能力
    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指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生产经营活动,是指全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国有的、集体的、个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在实施破坏生产经营行为时具有泄私愤、报复他人的目的,且积极追求这种结果发生。一、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是什么?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四个构成要件有:1、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3、客体是生产经营的正常活动;4、客观上表现为以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二、破坏生产经营罪由什么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由下列要件构成:即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生产经营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具有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
    2023-03-12
    387人看过
  • 海外并购:中国企业的机遇还是陷阱?
    美国道衡财务咨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全球金融危机使一些公司的市值大幅缩水,并出现资金严重短缺。此时,海外并购对中国企业来说究竟是抄底的机遇,还是甜蜜的陷阱?带着这一问题,《第一财经日报》本周三专访了美国道衡财务咨询(DffPhelps)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WilliamSynder。《第一财经日报》:美国目前存在哪些适合中国企业的并购机会?Synder:我认为在欧美,尤其是美国,目前有着一系列并购机会,行业涉及制造、科技和消费品等。这其中有不少经营模式好的公司,如果没有信贷危机令其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来支持日常资金周转,这些公司现在应该是盈利的。这些在困境中的公司是中国企业很好的并购对象。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来取得先进的技术、在美国本土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对于有意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公司而言,都将是有益的策略性资产。在金融资产方面,目前价格在低位的可转换企业债券存在吸引力。如果这些公司能够通过
    2023-06-05
    373人看过
  • 国外资本企业的经营范围
    1、进口并在国内销售(不含零售)跨国公司及其控股的关联公司的产品;2、承接境内外企业的服务外包业务;3、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财务公司,向投资性公司及其所投资企业提供相关财务服务;4、委托境内其他企业生产/加工其产品或其母公司产品并在国内外销售;5、经商务部批准,从事境外工程承包业务和境外投资,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并提供相关服务;6、根据有关规定,从事物流配送服务;7、进口为所投资企业、跨国公司的产品提供维修服务所需的原辅材料及零、配件;8、经批准的其他业务。外资企业的优势从外商投资的角度看,建立外资企业的优势有:1、独立操控,容易管理,操作上、管理上、在未来的发展上都具有更高效率。2、享受三减两免优惠政策。3、有能力正式开展业务,而无须像办事处一样有诸多限制。4、向用户开人民币发票,并以人民币作为收入。5、用人民币利润转化成美元向境外母公司汇付。6、直接在中国雇佣员工。7、保护
    2023-07-08
    261人看过
  •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基本动机是什么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主要有以下动机:(1)开拓市场动机。中国众多的人口、广博的地域所形成的潜力无限的市场,对国外投资商无疑有巨大诱惑力。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政治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增大了对我国公司并购的吸引力。因此,除了投机目的外,几乎每一个通过收购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都具有强烈的开拓和占领中国市场的动机。(2)竞争动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同一行业彼此间相互竞争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那些进入较早的公司在竞争中取得了先发优势,一些进入较晚的公司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于是部分后进入者便采取收购现有中国企业的方式,以缩小与先进入者间的差距。(3)资源外取动机。改革开放20多年来,许多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形成了许多较外国公司而言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一些外资收购中国企业,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这些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4)业务整合动机。外资收购中国企业进行业务整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
    2023-06-09
    475人看过
  • 跨国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重点
    据新华社电中国企业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战略步伐,而亚洲则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市场。记者昨日从商务部获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66%、对外承包工程的42%和对外劳务合作的54%都集中在亚洲。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前11个月,对北美、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的直接投资增幅在80%以上,对非洲和美洲的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业务增幅在60%以上。跨国并购则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今年前11个月,境外并购类投资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4%,主要集中在电讯、汽车、资源开发等领域。境外加工贸易类投资占总额的42%,主要集中在轻工、机械、建材、电子、纺织服装等行业;其他类投资占4%。据商务部介绍,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走出去格局正逐渐形成。除中央和地方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外,民营企业正逐步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而信息和通讯业、采矿业和制造业成为今年对外
    2023-06-09
    389人看过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设立的基本程序?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设立的基本程序?(一)项目建议书的申报审批。(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申报审批。(三)合同、章程的申报审批及申领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二、如何来定义企业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在商品经济范畴内,作为组织单元的多种模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有机构成的经济实体,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以实现投资人、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长壮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各种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存在三类基本组织形式: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组织形式。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
    2023-06-06
    78人看过
  • 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将被彻查韩国企业首当其冲
    国际在线12月30日报道12月20日,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日前联合印发《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如果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中方将跨国追究并诉讼,坚决维护中方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四部门将加强工作协调配合,做好跨国追究与诉讼相关工作,为中方相关利益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司法救济与协助,追究逃逸者的法律责任,最大限度地挽回当事人的经济损失。消息传出后,韩国方面极为关注,因为韩资企业是近年来非正常撤离中国的主体之一。烟台的韩国世刚纤维有限公司数十名韩籍管理人员一夜之间逃离中国好赚就赚、不好赚就溜外资非正常撤离,在我国已不是个别现象。今年上半年,韩国进出口银行发表的《青岛地区投资企业的非法撤离现状》报告指出,仅去年一年,非法撤离中国的韩资企业就多达87家,占撤离企业总数的42.2%。而根据山东省外经贸厅今年初提供的数据,仅山东青岛一地,2003年至2007年,非正常
    2023-06-10
    213人看过
  • 外资并购我国小家电企业
    7月11日,飞利浦电子公司对外确认,收购奔腾电器(上海)有限公司案有望于今年第四季完成。该消息正式公布前3天,苏泊尔控股股东法国SEB(赛博电器)对外宣称,已收到中国商务部批复,原则同意苏泊尔集团及创始人苏增福向其转让大约20%的股权。紧随飞利浦并购步伐的,还有国内企业爱仕达。7月12日爱仕达发布公告称,同意由全资子公司浙江爱仕达生活电器有限公司以2288万元的价格收购东莞步步高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小家电业务相关资产,寻求从炊具向小家电领域的跨界扩张。此前,SEB曾想收购爱仕达控股权而不得,转向收购苏泊尔。外嫁的背后飞利浦收购奔腾电器传言已久。双方年初就开始接触,今年5月份,奔腾电器一名中高层透露,飞利浦财务审计人员已进驻奔腾。奔腾集团董事长刘建国也在内部会议上透露了信息。收购细节尚未披露。之前《第一财经日报》获得的信息是,交易涉及奔腾电器团队、销售渠道及品牌,但不含土地及厂房。飞利浦将为此付
    2023-06-06
    438人看过
  • 国有企业改革与外资并购
    (1)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产权明晰、权责明晰、政企分开、政企分开、政企分开、政企分开、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制度,科学管理作为国企改革的方向党的十五大肯定了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提出了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进退留转,有所为,无所作为”;党的十六大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多种有效的公有制形式,大力推进企业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除少数企业必须为国有独资外,要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重点企业由国家控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开放和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十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利用外资。除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或企业外,取消
    2023-05-07
    417人看过
  • 并购境内企业的外国企业多长时间还清投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外商投资企业并购境内企业,一般应当自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向转让股权的股东或者出售资产的境内企业支付全部对价《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规定》第十六条外国投资者与境内企业合并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应当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三个月内,向转让股权的股东或出售资产的境内企业支付全部对价。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经审批机关批准,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六个月内支付全部对价的60%以上,一年内支付全部对价,所得按照外国投资者认购境内公司增资时实际缴纳的出资比例分配,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境内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东在申请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时,应当缴纳不少于新增注册资本的20%,剩余部分出资的时间应当符合《公司法》、《外商投资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加注册资本发行新股时,外国投资者进行资产并购的,
    2023-05-07
    419人看过
换一批
#兼并收购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就是指投资者采用各种有效方式,直接或间接兼并、合并或收购在我国境内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 外资并购的作用如下: 1、外资并购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及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2、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3、提高了... 更多>

    #外资并购
    相关咨询
    • 中资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方式?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流程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13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很多本土企业也越来越国际化,只有走向世界才能不被淘汰,所以也延伸出了很多中外合资的企业。那么中资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方式有哪些?公司并购法律风险有哪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流程是怎样的?北京市子悦律师事务所冉彬律师解析。 一、中资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方式 1、国内并购贷款并购贷款是国际并购中常用的融资手段。所谓的并购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向并购方企业或并购方控股子公司发放的,用于支付并购股权
    • 如何区分外资并购中的中外资经营
      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14
      对投资者国籍的判断将直接决定其投资是否受到外资准入政策的限制。在收购行为中,外商可能会通过转向投资和间接收购来规避国家对外资准入的限制。在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设立地标准和资本来源地标准相互作用,在理论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难以应用,甚至相关部门颁布的规章制度发生了冲突。
    • 并购后的中小企业会被外资公司收购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1-05
      外资企业可以被并购。所谓并购,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形成企业,通常由一家主导公司吸收一家或多家公司。并购内涵广泛,一般指并购。
    • 外资企业能被并购,怎么规定的
      河南在线咨询 2023-12-04
      外资企业能够并购也能够被并购。企业需要通知公告债权人,并在报纸上进行公告。外资企业的债权债务由并购的公司承继。并购指的是兼并和收购。与公司合并有所不同。
    • 外国企业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3
      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根据专利法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