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被起诉商标侵权建议及时停止侵权。在中国商标局网站进行查询。如果自己实际销售额低于商标权人起诉的金额。那么,应当提供完备的销售单据,予以佐证销售量。大部分商标权人索赔并非第一目的,如果说在案件中能够签署商标代理权限等,对商标权人而言亦是可以接受的事项。面对诉讼,一方面调解金额。另一方面,可以谈拢代理权,可能侵权费用也可省略,双方实现共赢。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六十条
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如商标注册人本身从未使用过涉案商标,既然没有使用就没不存在损失,被诉企业可以免于赔偿,只要停止侵权即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未注销个体户地税的影响有哪些?
143人看过
-
专利侵权的影响有哪些?
264人看过
-
名誉权被侵犯的影响有哪些?
134人看过
-
办个体户对个人上班有影响吗
194人看过
-
注册资金大小对个体户有何影响和影响
205人看过
-
公司鼓励个人开设个体户,这对市场有哪些影响?
276人看过
代理权是能够据之进行代理并使行为的效力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权限。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滥用代理权主要包括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的情形。... 更多>
-
被投诉侵犯著作权有哪些具体的影响?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30侵犯著作权罪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个罪名一般是考虑犯罪情节,主要也就是看你的营业额。你因为是淘宝上卖书,所有的账目都是在网上有记录的,公安、检察院会以这个记录来统计营业数额。现在你要考虑的是里面是不是有为了冲销量的营业额,这个要分出来的,不然就是没做那么多业务反而按照那么多的处罚。还有其他的很多的方面需要注意,缓刑的话需要看具体情况来定。
-
侵权对公司的影响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12产品侵权离我们貌似很遥远,但对每一款产品来说都很容易发生,越成功的产品也就越容易遭遇侵权。产品侵权事件全面考验着产品经理的快速应变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而正因如此,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必定是能淡定应对侵权,并利用侵权事件对产品进行及时全面的优化,从而得以为自己工作增色的。 那么,万一我们自己负责的产品遭遇了侵权,我们可以做什么,又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产品侵权
-
侵犯商标权有哪些行为和影响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0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 第四十三条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制止侵权行为:(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2)收缴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3)消除现存商品上的侵权商标;(4)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和其他作案工具;(5)采取前四项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权行为的,或者侵权商标与商品难以分离的,责令并监督销毁侵权物品。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尚未
-
侵权责任和解协议有哪些影响福建在线咨询 2023-12-08侵权责任和解协议的影响包括对法院裁判基础的影响,还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按照侵权和解之前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作为基础,对诉讼时效的影响包括侵权和解协议的诉讼时效问题还有诉讼时效计算。
-
新闻侵权的害处和影响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4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新闻工作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者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公众传播内容违法或失实的新闻,从而侵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新闻侵权可分为刑事犯罪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前者主要指诽谤罪,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后者主要是侵害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 新闻侵权并不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中的特别侵权,但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相比,它具有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在构成要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