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行为,当事人,表示,法律,形式
什么是合同的法律事实?
凡能导致合同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主客观因素,法学上称之为合同的法律事实。主要包括:
(1)合同事件。是指不依合同当事人主观意志转移的,能导致合同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和现象(如:不可抗力事件,国家政策调整或计划的变更等)。
(2)合同行为。是指能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上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主要包括:
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如:查处违法、停止整顿、吊销执照、冻结账户等);
②仲裁机构的仲裁行为(如:裁决定金的给付返还、损失的赔偿等);
③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如查封、扣押、判决等);
④合同当事人双方(多方)的法律行为(如:合同的变更、解除等)。
前三项是指行政管理机关、仲裁机构、司法机关对无效合同的确认、违法行为的处理、经济纠纷的仲裁、判决等行为,这些行为都要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上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至于合同当事人的法律行为,则更是导致合同发行、变更、消灭的不可少的法律事实,这也是最常见、最大量的合同行为。
(3)意思表示方式:
①明示。是指当事人以积极行为所作的明显可知的意思表示,可分为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
A.口头形式:是指直接的借助于语言进行的意思表示。如:当面谈判、电话协商洽谈等。以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即为口头合同。
B.书面形式:是指最终要借助于文字进行的意思表示。以文字表达双方当事人相互权利义务的合同,即为书面合同。
②默示。是明示的对称,是无言的意思表示:是一种用逻辑推理方法和公认习惯原则,从一定行为中推论而知的意思表示方法。人可分为沉默和推定行为两种形式。
A.沉默:是一种不作为状态。是指当事人以法律所要求的特定不作为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如:付款方收到银行发出的承付通知书后,在规定期限内不作拒付表示,即可认为付款方已默示,同意付款)。
B.推定行为是:是一种作为(应有一定的举动)。是指当事人以一种特定的作为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如财产租赁合同,如果原租约期满,承租方继续付给租金,出租方也继续接受租金,即可根据双方上述作为推定,其间已就延续租赁合同达成默契。
-
同一法律事实合并审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93人看过
-
事实合同终止有什么法律条文
135人看过
-
合同与事实不符违反什么法律
391人看过
-
行纪合同可以事实行为吗,纪合同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7人看过
-
民事法律事实都是合法的吗
380人看过
-
合同和事实哪个是法律依据
326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合同事实的法律规定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10事实合同的认定要求事实合同因事实行为而成立;事实合同的效力适用合意合同之法律规定,并没有对合同法中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作出修改;事实合同在客观上构成一种法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
什么叫同一法律事实,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北京在线咨询 2024-10-03专业分析: 同一法律事实就是基于同一个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而且该现象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同一法律事实和法律事实有区别,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法律事实的一个主要特征,它必须符合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假定的情况。只有当这种假定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们才有可能依据法律规范使法律关系得以产生、变更和消灭。
-
-
借款合同的实质是什么,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3-11-05借款合同的实质是实践合同,于出借人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时生效。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其中交付借款的一方称为贷款人,接受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一方称为借款人。
-
实践合同与诺成合同的区别,法律的规定是什么西藏在线咨询 2023-12-011、成立的要件不同 诺成合同以合意为成立要件,实践合同以合意和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义务为成立要件。 诺成合同自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即告成立,而实践合同则除当事人达成合意之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才能成立和生效。因此,在诺成合同中,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是当事人的合同义务,违反该义务便产生违约责任;而在实践合同中,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只是先合同义务,违反该义务不产生违约责任,可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