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针对已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第三条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第四条在确定总体应对措施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
第二章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
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第五条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下列总体应对措施:
(一)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二)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三)提供更多的督导;
(四)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五)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第六条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环境的了解影响其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有效的控制环境可以使注册会计师增强对内部控制和被审计单位内部产生的证据的信赖程度。
如果控制环境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在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时应当考虑:
(一)在期末而非期中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
(二)主要依赖实质性程序获取审计证据;
(三)修改审计程序的性质,获取更具说服力的审计证据;
(四)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第七条注册会计师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以及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具有重大影响。
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方案包括实质性方案和综合性方案。
实质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综合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
第三章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一节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内涵和要求
第八条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下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本章的规定考虑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根据本准则第四章的规定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根据本准则第五章的规定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根据本准则第六章的规定评价列报的适当性。
第九条注册会计师设计和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应当与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具备明确的对应关系。
在应对评估的风险时,合理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最重要的。
第十条在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风险的重要性;
(二)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性;
(三)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特征;
(四)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
(五)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第十一条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恰当选用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
无论选择何种方案,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
第十二条小型被审计单位可能不存在能够被注册会计师识别的控制活动,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可能主要是实质性程序。
在缺乏控制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仅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是否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第二节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第十三条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通过实施控制测试以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以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不同的审计程序应对特定认定错报风险的效力不同。
第十四条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选择审计程序。
-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291人看过
-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21号——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特殊考虑
257人看过
-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
227人看过
-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
211人看过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年报审计风险提示
411人看过
-
浅析风险评估程序在现代审计中的重要性
361人看过
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工作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 审计准则是把审计实务中一般认为公正妥善的惯例加以概括归纳而形成的原则。它虽不具备法令的强制力,但审计人员从事... 更多>
-
如何学注会《审计》:对舞弊的风险评估程序有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31一、询问1、注册会计师不仅应当询问被审计单位的治理层、管理层和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当询问内部的其他相关人员。2、除非治理层全部成员参与管理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治理层如何监督管理层对舞弊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以及为降低舞弊风险而建立的内部控制。3、如果被审计单位设有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询问内部审计人员,以确定其是否知悉任何影响被审计单位的舞弊事实、舞弊嫌疑或舞弊指控,并获取这些人员对舞弊
-
风险评估程序对财务报表审计有何作用?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1征收补偿方案中的征收依据一般指作出征收补偿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一般包括政府的征地决定,棚户区改造决定,重大民生工程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有时候在补偿方案中用征收依据明确指出来,有时候援引时不一定明确使用“征收依据”字样,但是在内容中也写到了依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是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重要依据,但不属
-
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1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是一套国际专业审计标准,规管财务审计的操作。国际审计准则是由XX发出的。国际审计准则的基本内容:一般准则、外勤工作准则、报告准则
-
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于风险评估程序是什么意思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3进一步审计程序相对于风险评估程序而言,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注册会计师设计和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应当与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具备明确的对应关系。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
如何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审计要注意哪些问题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3一、明确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是: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乐上财税知悉,注册会计师审计不是拾遗补缺性的,也不是处罚性的,而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树立全局观念,通过各种审计程序,务求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整体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二、正确理解审计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