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市交委《关于整顿和规范主城区出租汽车市场秩序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三年一月十三日
关于整顿和规范主城区出租汽车市场秩序工作方案
(市交委二○○三年一月八日)
根据建设部、交通部等5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工作的意见》(建城[2002]43号)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关于整顿和规范出租汽车市场秩序的指示,为整顿和规范本市出租汽车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整顿和规范的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双重作用,整顿和规范本市出租汽车市场秩序,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租汽车市场。力争通过3-4年的努力,实现出租汽车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出租汽车企业经营规模化、管理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对出租汽车行业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出租汽车驾驶员素质及行业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二、主要内容和措施
(一)推进行业资质管理,调整出租汽车经营者组织结构
通过实施出租汽车经营资质化管理,引导、鼓励出租汽车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以资产为纽带,以重组、兼并、股份制等方式进行结构调整,实行规模化经营。
到2005年底,主城区出租汽车企业数量应减少到30个左右,每个企业经营的出租汽车应达到200辆以上。形成由2-3个经营规模达1000辆以上的出租汽车企业为主导、其他中小企业为补充、公平竞争的出租汽车客运市场格局,改变目前出租汽车企业过多、过小、过散的状况。
(二)规范出租汽车企业经营管理
以完善出租汽车企业经营机制为核心,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出租汽车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营运、安全、财务、劳动等内部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鼓励、支持出租汽车企业推广、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集约化管理,改变目前粗放、落后的“以包代管”的经营管理模式。
在出租汽车行业推行“企业+员工(驾驶员)+营运经济责任考核”的经营模式,个体经营户实行“业户+雇员+营运经济责任考核”的经营模式。出租汽车车辆产权和出租汽车营运牌证属企业(或个体经营户),员工(或雇员)是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人员)。不得将出租汽车租赁、承包、转让给不具有经营资格的单位、个人经营。出租汽车企业(个体经营户)应与驾驶员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各出租汽车经营企业要逐步提高出租汽车自营比例,在2003年底前自营比例应达到50%以上,2004年底前达到70%以上,2005年底前达到90%以上。
(三)依法完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
出租汽车企业、个体经营户应依法与驾驶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建立并完善劳动用工手续。企业、个体经营户必须严格执行劳动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在与驾驶员签订的劳动用工合同中应明确酬金分配方式、标准以及驾驶员工作、休息的权利,应有的福利待遇,切实保障驾驶员的合法权益。
在2003年底前,出租汽车企业中与企业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和营运经济责任合同的出租汽车驾驶员,应达到企业经营规模实际所需驾驶员人数的40%以上,2004年底前达到60%以上,2005年底前达到90%以上。
(四)加强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人员)管理
加强出租汽车驾驶员准入、培训和使用管理,提高驾驶员素质,保持驾驶员队伍稳定。从事出租汽车客运服务的人员必须经过从业人员培训中心培训,并取得出租汽车从业上岗资格,才能从事营运服务。出租汽车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出租汽车驾驶员管理暂行办法,要建立出租汽车驾驶员营运档案,作为对出租汽车驾驶员评定、表彰、处分以及注销出租汽车驾驶员资格的依据。
在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立出租汽车驾驶员管理中心,负责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介绍、管理和服务。所有培训合格,取得从业资格的出租汽车驾驶员,都纳入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出租汽车企业、个体经营户招用驾驶员,必须在管理中心招聘。
(五)引导出租汽车个体经营户实行委托管理
鼓励出租汽车个体经营户通过股份制等方式组建出租汽车企业,引导出租汽车个体经营户在出租汽车营运牌证和车辆产权不变的前提下,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并经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确认的出租汽车企业或服务企业进行委托管理。托管企业负责对被托管的个体经营户的营运业务、服务质量、安全、车辆维修和学习培训等进行统一管理,并统一办理行业管理有关手续和提供税费代收服务。
(六)建立健全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
出租汽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出租汽车企业党团组织作用和工会组织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文明服务水平。
(七)开展创建出租汽车品牌企业活动
选择2-3户经营规模在300辆以上的出租汽车骨干企业作为试点,在开展出租汽车星级服务评定的基础上,试点开展创建出租汽车品牌企业活动。试点企业可在经营标识、顶灯上予以区别,展示品牌标志,以增强品牌企业效应。
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负责推进此项工作,并负责制定品牌企业评定标准。
(八)规范和完善出租汽车营运牌证管理
建立出租汽车营运牌证使用制度,出租汽车实行专用牌证,一车一牌。市交委将进一步研究并拟定出租汽车营运牌证投放(出让)制度、转让制度和使用年限管理制度,报市政府审定。
(九)加强出租汽车行业监督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市政府《关于整顿九区范围内非法从事道路客运的通告》(渝府发[2001]51号),加大对无客运营运证照的车辆、摩托车、残疾人专用车非法营运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合法经营,维护出租汽车客运市场秩序。
加强对出租汽车营运秩序、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租汽车“拒载”、“绕道”、“乱收费”以及车容车貌、文明服务差等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对严重损害乘客合法权益或利用出租汽车扰乱社会秩序的,要从严处理;影响特别严重的,收回出租汽车营运牌证或吊销企业、个体经营户经营许可资格和驾驶员从业人员资格。
各出租汽车经营企业必须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对出租汽车营运行为和驾驶员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监督管理力度,督促企业加强管理、规范经营。出租汽车驾驶员严重违法违章的,要记录在案,并作为对出租汽车经营企业资质考核和审验的重要依据。
三、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
2003年3月至2003年9月,重点建立完善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办法、制度,制定各项工作方案;整顿出租汽车行业市场秩序,打击非法营运行为;清理审批收费项目;建立出租汽车驾驶员管理中心;在行业内建立企业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抓好品牌企业试点,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和文明水平。
(二)第二阶段
2003年10月至2004年6月,重点引导、促进企业经营组织结构调整,鼓励企业规模化经营;规范出租汽车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经营管理,改变以包代管的经营管理模式,减轻驾驶员风险责任和经济负担;规范行业劳动用工管理,在企业与驾驶员之间建立合法有效的劳动用工关系。
(三)第三阶段
2004年6月至2005年12月,进一步巩固、提高,全面实现整顿和规范出租汽车市场秩序的总体目标。
主城区以外的区县(自治县、市)整顿和规范出租汽车,参照本方案执行。
业主是指房屋所有权人,按其拥有的物业所有权状况,又可分为独立所有权人和区分所有权人。区分所有权人是指数人区分一幅土地上同一建筑物而各有其专有部分,并就其共用部分按其应有部分有所有权者;独立所有权人是指某土地上的建筑物仅属于某一业主。... 更多>
-
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措施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2(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维护,所以要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规则,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市场秩序。(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3)用法律和道德
-
重庆市主城区县县城区县城区、主城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控房价的通知。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7一、落实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我市的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保持房价基本稳定。主城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增幅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主城区以外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制定本区域房价控制目标,于四月底向社会公布。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区县的分类
-
市场秩序整顿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30(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维护,所以要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规则,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市场秩序。(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3)用法律和道德
-
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是怎样的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52016年住建部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有效维护了消费者权益,对稳定市场、稳定预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今年,将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持续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不断净化市场环境。今年重点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始终保持高压严查的态势,对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坚决将“害群之马”依法清出市场。
-
怎么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这个问题的详细解答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5①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②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