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撤销是自始无效。对于可撤销合同,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被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依法撤销后,自始无效,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一、债权人骗人担保的合同有效吗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债权人欺诈的,担保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在该合同撤销之前担保合同有效,撤销之后该合同自始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二、婚姻被无效撤销的后果有哪些呢
婚姻被无效撤销后的后果具体如下:
(1)关于婚姻本身的后果。
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而不是从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宣告之时才没有法律效力。应当注意,此处的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是指无效或者可撤销婚姻在依法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时,才确定该婚姻自始不受法律保护。
(2)当事人的人身关系。
婚姻被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的,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3)当事人的财产关系。
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也不适用有效婚姻的夫妻财产制度,而是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三、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
婚姻的效力自始无效,双方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所谓“自始无效”,是指无效或者可撤销婚姻在依法被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时,才确定该婚姻自始不受法律保护。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不同于合法夫妻之间的夫妻共同财产制,而是按一般共同共有处理,即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应考虑双方的经济收入情况、对共同财产的贡献等因素,先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依法判决。
-
合同中约定有效的自始可否撤销?
352人看过
-
合同撤销后的效力是不是自始无效的
126人看过
-
审查合同是否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及合同审查的满足要求
235人看过
-
存在合同自动失效的情形吗
444人看过
-
合同自然撤销权的情形可以撤销几年
407人看过
-
合同无效存在解除情形吗
297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是怎样规定?什么情况下可以撤销?山东在线咨询 2023-03-29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是基于法定原因,当事人有权诉请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撤销的合同。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的种类有: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②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当人有权诉请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
可撤销合同是否自始无效 怎么样写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03可撤销合同在没有被撤销之前仍然是有效的,合同撤销以后才是自始无效。 所谓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可撤销合同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合同,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是有效的。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
-
如何判断可撤销合同是否自始无效?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30只有在合同被撤销后,才能自始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行为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基于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违反真实意义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或者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
合同自始无效和撤销的区别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08合同撤销后的效力自始无效。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无效。合同撤销后,当事人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不能返还或者不必要返还的,应当给予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的损失;各方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合同在民法中是否以撤销为效力?天津在线咨询 2023-03-16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合同存在以下情形时,可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 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