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谋犯罪是什么意思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5 20:52:40 369 人看过

犯罪既遂指的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全部构成要件,其中包括行为犯、举动犯、结果犯和危险犯。比如故意致使其他人死亡,结果也确实发生了,就是犯罪既遂,如果因为其他意外原因,并没出现死亡结果,属于犯罪未遂。另外犯罪的行为都有一个过程,只要着手实施犯罪达到了法律要求的程度,就属于犯罪既遂。

一、如何区分犯罪既遂的具体标准

犯罪行为完成或者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既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虽然《刑法》上没有规定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但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结果犯、危险犯、行为犯、举动犯。根据《刑法》对各类犯罪既遂的定义,可以了解到犯罪既遂的标准从根本上说是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但因不同类型的犯罪,法律设定的构成要件要求有所不同,所以既遂的判断标准也应具体分析。

二、抗税罪既遂标准

(一)结果犯

结果犯是以法定结果的出现为既遂,结果是指犯罪行为通过犯罪对象的作用而给犯罪客体所造成的物质性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现实损害结果。这类犯罪较多,典型的如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最高的法定结果就是他人的死亡,他人的死亡结果出现才为既遂。

现实生活中任何的犯罪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只不过对此结果是构成要件的结果,或者是其他意义的结果,这需要具体分析。犯罪既遂的认定一般都是建立在犯罪事实已经发生的基础条件下,再来进行价值评判的。如果已经发生的结果事实反映出犯罪构成要件的齐备,那么,这个结果就是标志犯罪既遂的特定的犯罪结果。在某种犯罪发生之前,我们当然可以对此种特定结果加以设定和预测的。因为既遂犯罪是社会危害极其严重的犯罪形态,立法者在为既遂犯罪配置法定刑时就应该考虑到刑罚的限度与此相适应。而犯罪具有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当然主要取决于犯罪行为自身的特点以及它所侵害的对象具有的某种特征。

结果犯中结果的出现就是这类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所以结果就是此类犯罪的一个构成要件,这符合构成要件说,当然也符合结果说,但结果说由于其局限性,不能被发扬广大。而构成要件说由于其普遍性,才能贯彻其他领域,成为通说。

(二)危险犯

危险犯是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既遂标志的犯罪。其既遂不是以造成物质的有形的犯罪结果为标准,而是以法定的可观状态的具备为标志,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只要足以致使某种危害结果发生就属于既遂。典型的如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放火罪、爆炸罪、破坏交通工具罪和破坏交通罪等。

很多学者认为危险犯不宜以发生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王立忠,姚忠玖在某文章(1)中指出以危险状态的出现作为危险犯既遂标准的最大问题在于,把既遂的时间点过于提前。就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的行为而言,根据刑法通说,只要其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就构成既遂,不可能再成立犯罪中止。但这样的结论并不合适。例如,甲将一块巨石搬运到铁轨上,意图使火车发生倾覆但在火车到来之前突然悔悟,立即将石头搬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如果认为只要发生危险状态就是既遂,那么,甲的行为便成立犯罪既遂。这不利于鼓励犯罪人中止犯罪,也不利于保护法益。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刑法中的危险状态也应以一定的条件作为判断标准,而不能只看危险状态是否存在,这样就会曲解立法者的本意。拿放火罪来打个比方,放火罪的危险判断应该以“独立燃烧说”作为判断标准,即以燃烧的对象物是否达到独立燃烧的程度为准。例如某甲在某仓库玩火,将货物点燃,然后逃之天天,刑法意义上的危险状态就出现了,构成犯罪既遂。如果某甲点燃货物后即时熄灭,未造成损失,或者损失较小,刑法意义上的危险状态就不复存在,就不构成犯罪既遂。所以危险犯应以发生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

(三)行为犯

行为犯是指以犯罪行为实施到一定的程度就成为既遂,这类犯罪的既遂的出现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有形的犯罪结果,也不要求实际损害的可能性即危险状态的出现,而是以行为完成为标志。当然,这些行为又不是一招手即告完成,而是要求有一个实行过程,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典型的如强奸罪、脱逃罪、诬告陷害罪和偷越国境罪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4: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怎样算是什么是蓄意谋杀未遂
    谋杀未遂的,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犯罪既遂以后犯罪中止了吗?没有,既遂后犯罪已经完成,事后补救不构成中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犯罪预备可以判无罪吗?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形态。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预备犯也应予以刑事处罚,但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此,犯罪预备有可能判无罪。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本质区别在于发生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发生在犯罪行为尚未着手之前,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着手但尚未结束之间。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有以下区别:犯罪预备又称预备犯,是指为实施
    2023-06-19
    354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涉嫌蓄意谋杀怎么判刑
    一、犯罪嫌疑人涉嫌蓄意谋杀怎么判刑?判刑标准一般是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涉嫌蓄意谋杀应结合哪些情节量刑?(一)案件起因;(二)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是否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及责任大小;(三)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四)被告人平时表现,有无悔罪态度;(五)退赃、退赔及赔偿情况;(六)被告人是否取得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谅解;(七)影响量刑的其他情节。三、涉嫌蓄意谋杀有自首情节怎么确定减刑幅度?1、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2、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者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
    2024-02-08
    272人看过
  • 如何判定蓄意谋杀罪
    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蓄意谋杀罪需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1、行为人蓄意谋杀他人,一般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需要根据以下规定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
    2023-08-05
    396人看过
  • 故意谋杀未遂什么意思
    法律综合知识
    一、故意谋杀未遂什么意思谋杀未遂指的是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时,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故意杀人罪可以取保候审吗对于涉嫌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嫌疑人,若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是可以取保候审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
    2023-12-19
    126人看过
  • 蓄意谋杀但是没死怎么判
    蓄意谋杀但是没死的,按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因没有达成犯罪目的,所以该行为认定为犯罪未遂。法律规定,规定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十四条抢劫杀人的判刑规则:1、如果行为人是为了实施抢劫而杀人,或在抢劫过程中因其暴力、胁迫等行为致人死亡的应定抢劫罪一罪,且属于抢劫罪法定刑升格情形,依法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2、如果行为人在抢劫后为灭口而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数罪并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
    2024-05-04
    429人看过
  • 蓄意开车橦人是什么意思
    在司法实践中,责任人故意驾车撞击他人者,应依照相应的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进行惩治。对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若致使被害人遭受严重伤害,其量刑则将提升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至于意图杀害他人生存权的犯罪行为,应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4-05-01
    357人看过
  • 什么是通谋犯罪
    法律综合知识
    通谋犯罪指的是各个共同犯罪人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已经形成了共同犯罪故意的情况。两人以上事前通谋犯罪的,构成共同犯罪,双方均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什么是通谋犯罪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n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
    2022-07-07
    100人看过
  • 未成年蓄意谋杀如何定罪
    未成年蓄意谋杀涉嫌故意杀人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2024-04-22
    222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蓄谋伤人定何罪
    一、故意伤害罪蓄谋伤人定何罪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并未设立专门的蓄意伤人罪名,但此类行为若被认定为具有犯罪性质,则有可能会触及到故意伤害罪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若致人重伤,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而对于那些导致他人死亡或使用极其残忍手段致使他人重伤且造成严重残疾的罪犯,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的严厉制裁。《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故意伤害罪七级能判几年对于蓄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应给予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处罚。如果犯罪情节较为恶劣
    2024-07-27
    369人看过
  • 蓄意谋杀致死罪如何认定
    蓄意谋杀致死罪即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一、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构成故意杀人罪吗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法律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二、刑法激情杀人判多少年故意杀人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别人生命权的行为。蓄意谋杀涉嫌故意杀人罪。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了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分子,如果人民法院认为案件犯罪情节较轻的,那么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人民法院认
    2023-06-22
    214人看过
  • 事前无通谋故意伤害是什么意思?
    事前无通谋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在着手实行犯罪时或者实行犯罪的过程中临时形成共同犯罪故意的情况。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是指各个共同犯罪人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已经形成了共犯罪故意的情况。共同犯罪形式,是指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内部结构或者各共同犯罪人之间的结合方式。[1]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要件:(1)犯罪主体是两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一般是指自然人,也可以指单位。(2)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动都是指向同一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个有机的犯罪整体,共同造成犯罪结果。(3)主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就是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知道自己与他人配合共同实施犯罪,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各共犯人已经形成共同犯罪故意,就实行犯
    2023-06-22
    230人看过
  • 怎么才算蓄意谋杀未遂
    有杀人的故意,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就算蓄意谋杀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蓄意谋杀涉嫌故意杀人罪,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6-18
    422人看过
  • 蓄意谋杀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我国没有蓄意谋杀罪这个罪名,蓄意谋杀的将会构成故意杀人罪,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一、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什么罪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二、故意杀人致一死两伤怎么量刑故意,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
    2023-03-12
    84人看过
  • 蓄意谋杀和故意杀人哪个罪名重
    我们国家刑法条文中没有对蓄意杀人罪的规定但在大陆法系的其他国家,比如说法国,就有这个罪名的规定。故意杀人和蓄意杀人,最本质的区别是,犯罪的心理因素,故意伤人不一定都是蓄谋已久的,也有没有蓄谋的杀人。但是蓄谋杀人,必须是策划很久,有时间上的长期准备。蓄意,就是蓄谋已久的故意杀人。故意,则是有杀人的故意,但并不一定蓄谋已久。可能是激情杀人,比如一对夫妻原本感情挺好,吵着吵着,一方大动肝火把另一方给杀了。判刑轻重要综合其他方面,比如手段和认罪态度等。如果在其他方面都一样的情况下,蓄意杀人比非蓄意的故意杀人判的重。一、法律有规定预谋犯罪未遂判多少年吗?法律没有规定预谋犯罪未遂判多少年。犯罪未遂要判几年的问题取决于犯罪嫌疑人可能构成的罪名,比如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是死刑,如果是故意杀人罪的未遂,那么量刑可能是无期徒刑或者十几年的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未遂已经开始犯罪,犯罪未遂是犯
    2023-03-14
    147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蓄意谋杀罪的犯罪责任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2
      行为人蓄意谋杀他人,一般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需要根据以下规定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蓄意谋间是什么意思应当怎样判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15
      蓄意谋杀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蓄意谋杀涉嫌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一般情况下,蓄意谋杀都属于直接故意的范畴。
    • 什么叫“蓄意谋杀”?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21
      故意谋杀在法律上被定义为故意杀人,是指预谋计划的故意杀人,是最恶劣的主观意图。故意谋杀构成故意杀人、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什么是法律中的蓄意谋杀罪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04
      《刑法》中没有蓄意谋杀罪,但是有故意杀人罪。对故意杀人的行为人,一般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较轻,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蓄意谋杀会判什么刑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09
      你想说蓄意谋杀构成什么犯罪,会判什么刑对不。蓄意谋杀可能会构成故意杀人罪,要看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还要看是未遂还是中止还是既遂。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如果是既遂的话,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