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既遂指的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全部构成要件,其中包括行为犯、举动犯、结果犯和危险犯。比如故意致使其他人死亡,结果也确实发生了,就是犯罪既遂,如果因为其他意外原因,并没出现死亡结果,属于犯罪未遂。另外犯罪的行为都有一个过程,只要着手实施犯罪达到了法律要求的程度,就属于犯罪既遂。
一、如何区分犯罪既遂的具体标准
犯罪行为完成或者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既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虽然《刑法》上没有规定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但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结果犯、危险犯、行为犯、举动犯。根据《刑法》对各类犯罪既遂的定义,可以了解到犯罪既遂的标准从根本上说是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但因不同类型的犯罪,法律设定的构成要件要求有所不同,所以既遂的判断标准也应具体分析。
二、抗税罪既遂标准
(一)结果犯
结果犯是以法定结果的出现为既遂,结果是指犯罪行为通过犯罪对象的作用而给犯罪客体所造成的物质性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现实损害结果。这类犯罪较多,典型的如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最高的法定结果就是他人的死亡,他人的死亡结果出现才为既遂。
现实生活中任何的犯罪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只不过对此结果是构成要件的结果,或者是其他意义的结果,这需要具体分析。犯罪既遂的认定一般都是建立在犯罪事实已经发生的基础条件下,再来进行价值评判的。如果已经发生的结果事实反映出犯罪构成要件的齐备,那么,这个结果就是标志犯罪既遂的特定的犯罪结果。在某种犯罪发生之前,我们当然可以对此种特定结果加以设定和预测的。因为既遂犯罪是社会危害极其严重的犯罪形态,立法者在为既遂犯罪配置法定刑时就应该考虑到刑罚的限度与此相适应。而犯罪具有极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当然主要取决于犯罪行为自身的特点以及它所侵害的对象具有的某种特征。
结果犯中结果的出现就是这类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所以结果就是此类犯罪的一个构成要件,这符合构成要件说,当然也符合结果说,但结果说由于其局限性,不能被发扬广大。而构成要件说由于其普遍性,才能贯彻其他领域,成为通说。
(二)危险犯
危险犯是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犯罪既遂标志的犯罪。其既遂不是以造成物质的有形的犯罪结果为标准,而是以法定的可观状态的具备为标志,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只要足以致使某种危害结果发生就属于既遂。典型的如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放火罪、爆炸罪、破坏交通工具罪和破坏交通罪等。
很多学者认为危险犯不宜以发生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王立忠,姚忠玖在某文章(1)中指出以危险状态的出现作为危险犯既遂标准的最大问题在于,把既遂的时间点过于提前。就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的行为而言,根据刑法通说,只要其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的危险就构成既遂,不可能再成立犯罪中止。但这样的结论并不合适。例如,甲将一块巨石搬运到铁轨上,意图使火车发生倾覆但在火车到来之前突然悔悟,立即将石头搬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如果认为只要发生危险状态就是既遂,那么,甲的行为便成立犯罪既遂。这不利于鼓励犯罪人中止犯罪,也不利于保护法益。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刑法中的危险状态也应以一定的条件作为判断标准,而不能只看危险状态是否存在,这样就会曲解立法者的本意。拿放火罪来打个比方,放火罪的危险判断应该以“独立燃烧说”作为判断标准,即以燃烧的对象物是否达到独立燃烧的程度为准。例如某甲在某仓库玩火,将货物点燃,然后逃之天天,刑法意义上的危险状态就出现了,构成犯罪既遂。如果某甲点燃货物后即时熄灭,未造成损失,或者损失较小,刑法意义上的危险状态就不复存在,就不构成犯罪既遂。所以危险犯应以发生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
(三)行为犯
行为犯是指以犯罪行为实施到一定的程度就成为既遂,这类犯罪的既遂的出现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有形的犯罪结果,也不要求实际损害的可能性即危险状态的出现,而是以行为完成为标志。当然,这些行为又不是一招手即告完成,而是要求有一个实行过程,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典型的如强奸罪、脱逃罪、诬告陷害罪和偷越国境罪等。
-
蓄意谋间是什么意思应当怎样判刑
108人看过
-
法律规定蓄意谋杀是什么罪
224人看过
-
走私犯罪中的明知与通谋是什么意思
471人看过
-
蓄意谋杀罪会受到什么处罚
214人看过
-
蓄意谋杀未遂罪判几年,蓄意谋杀怎样判刑的?
215人看过
-
"间接谋杀"是什么意思?
105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蓄意谋杀罪的犯罪责任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2行为人蓄意谋杀他人,一般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需要根据以下规定承担刑事责任: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蓄意谋间是什么意思应当怎样判刑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15蓄意谋杀的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蓄意谋杀涉嫌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一般情况下,蓄意谋杀都属于直接故意的范畴。
-
什么叫“蓄意谋杀”?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21故意谋杀在法律上被定义为故意杀人,是指预谋计划的故意杀人,是最恶劣的主观意图。故意谋杀构成故意杀人、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什么是法律中的蓄意谋杀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04《刑法》中没有蓄意谋杀罪,但是有故意杀人罪。对故意杀人的行为人,一般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较轻,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蓄意谋杀会判什么刑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09你想说蓄意谋杀构成什么犯罪,会判什么刑对不。蓄意谋杀可能会构成故意杀人罪,要看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还要看是未遂还是中止还是既遂。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如果是既遂的话,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