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顶包逃逸会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找人顶包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是同车的人,有的是亲朋好友,也有的可能是司机为领导顶包。动机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交通肇事者逃避法律的追究。这种行为严重地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应该依法查处,准确打击交通肇事人和“顶包人”。
交通肇事后找人顶包行为的本质是,行为人为了使自己不受法律追究并承担交通肇事的法律责任,联系或预谋他人,将自己的交通肇事行为由他人顶包。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或留在现场,但并不承认自己是肇事人。交通肇事行为人如果找人顶包后,“顶包人”到达现场而肇事人离开现场的,肇事人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1、肇事司机构成犯罪
1)“顶包人”如果是一般主体(非第二种罗列的情形),则应定包庇罪;
2)“顶包人”如果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冒名顶罪,则应定伪证罪。
要正确区分包庇罪与伪证罪的界限:
伪证罪与包庇罪都是故意犯罪,都有帮助犯罪的人掩盖罪行,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刑法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2、肇事司机不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0条(妨害公务),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逃逸后逃逸怎么办,交通肇事顶包
441人看过
-
小事故肇事逃逸顶包怎样处罚
85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顶包也没用
220人看过
-
交通事故顶包驾驶员算逃逸吗,交通事故顶包怎么处罚
440人看过
-
交通事故顶包肇事逃逸后逃逸的情形?
366人看过
-
怎么处罚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判刑
52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交通肇事逃逸顶包者处罚是怎样的啊?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4这要看此交通事故是行政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如果是行政案件,大法上没有具体的规定,只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规定,向执法部门提供虚假陈述等,处治安拘留5天,可以并处500以上1000以下罚款,另外向《昆明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规定此种行为可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款;如果此案件为刑事案件,顶包的行为造成的后果严重的话,有可能被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了。
-
交通肇事逃逸后顶包怎么处理后顶包怎么解决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2-07交通肇事后逃逸后顶包的,“顶包”者的违法后果涉嫌包庇罪。 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肇事逃逸顶包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04找人顶包也属于逃逸。因为找人顶包在主观上具有逃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混淆视听、试图隐瞒肇事者真实身份的顶包行为,即便人未离开事故现场,也掩盖不了交通肇事后逃跑的本质。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
交通肇事后逃逸顶包怎样处罚,谁知道啊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30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虽然没有逃离事故现场,但没有履行报警并如实陈述交通事故事实、接受公安机关处理的法定义务,其同意他人来现场冒名顶替,未向公安机关表明自己是驾驶员的身份,导致处理事故的交通警察无法对其本人进行相关的检测;找人顶包的行为符合逃逸具有的隐瞒肇事者身份、逃避法律追究的本质特性。
-
交通肇事逃逸并让人顶包的处罚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07以下行为可被认定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1. 造成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且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在于自己的行为; 2. 酒后或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 3. 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 4. 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 逃离事故现场是交通肇事逃逸最为典型的情形,但并非唯一情形。在道路交通实践中,“逃逸”具有复杂化和多样性的特点,实际生活中交通肇事后逃跑的情形层出不穷,形式多样。法律法规也无法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