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债务审判过程中可以答辩吗?
1、夫妻债务审判过程中不一定可以答辩,若在答辩期内,那么当然是可以答辩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2、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3、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得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法院应予支持。
二、起诉确认夫妻共同债务的流程是怎样的?
1、起诉确认夫妻共同债务的流程和其他诉讼一样,要准备起诉状和证据,然后向管辖法院起诉就可以了,关键是在于证据。
一般情况,在起诉的时候都要求夫妻承担共同还款责任。如果在起诉的时候,没有起诉另外一方,这个时候可以再行起诉,要求确认夫妻共同债务,法律效果是一致的。这个是确认之诉。
2、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
可以先把债务列一个清单,最好写明时间、当事人(债务人、债权人)、借款原因、用途等等。然后夫妻双方在该清单上签字画押。共同债务的话,夫妻要一起承担,到期不还,债权人可以择一或共同起诉。夫妻一方维持家庭生活而支出的,是为夫妻共同债务,若夫妻一方,超出家庭生活所支出的,是为个人债务。
离婚的时候,若是双方对债务的分割方案存在异议,且经过多次协商之后,依旧不能协商一致,那么就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诉讼请求之后,一旦将原告的起诉状副本寄送给被告,那么就会有一个十五天的答辩期。超期没有答辩的,视为放弃答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二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
夫妻个人债务答辩状范本
396人看过
-
2018年夫妻债务答辩状是什么?
149人看过
-
在二审过程中答辩状必须交吗?
318人看过
-
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答辩意见
195人看过
-
是否夫妻共债答辩状
280人看过
-
答辩期内可以申请中止审理吗
258人看过
-
一审诉讼过程中,被告可以不答辩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11一审诉讼过程中,被告可以不答辩。同理,二审诉讼,被上诉人同样可以不答辩。《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
-
夫妻债务再审是否可以通过再审法院判决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30对一审认定的夫妻共同债务不服的,如果在上诉期内(收到一审判决之日起15日内),可以提起上诉。如果已经过了上诉期,判决已生效,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在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向作出生效判决的一审法院(双方都是公民自然人)或者其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
-
夫妻间连带债务的答辩状安徽在线咨询 2021-09-27民事答辩状答辩人:XXXXXXXXXXXXXX被答辩人:XXXXXXXXXXXXXXX答辩人就被答辩人所诉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具体答辩如下: 1、我不同意偿还该笔借款,被告向被答辩人借款我不知情,借据上也没有我的签字,根据被答辩人诉称内容是被告XX和XX两人xxx由向其借款,可以说明该款没有用于我们夫妻存续期间共同生活或共同经营,故该款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我不应承担还款责任。 2、我与XX现已离婚,收
-
夫妻连带债务答辩状相对公平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3-09-22在不涉及他人的离婚案件中,由以个人名义举债的配偶一方负责举证证明所借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证据不足,则其配偶一方不承担偿还责任。在债权人以夫妻一方为被告起诉的债务纠纷中,对于案涉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如果举债人的配偶举证证明所借债务并非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则其不承担偿还责任。
-
如何写夫妻债务问题答辩状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8因为答辩状本身也可归类于证据,故在提交答辩状时,稍有差错,就可能会被原告抓住把柄。如果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况下,尽量不写或者简单地写几句提纲式的答辩内容。虽然法律规定答辩期在15天(简易程序),30天(普通程序),但不提交答辩并不是答辩权的丧失,你仍然可以在庭审时答辩。如果原告诉请的事项属实,在写答辩状前,应当首先考虑陈述目前的困境以便求的原告谅解,故你应当主动与原告协商,而不是如何去请律师,如何写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