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让双方之间的股权转让合同纠纷,如请求履行转让合同,请求支付股权转让款并赔偿损失(或支付违约金),或者请求解除转让合同,请求认定转让合同无效,等等。这类纠纷主要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进行审理,同时个案审理也要兼顾修改后的《公司法》的特别规定及原则。
2、涉及保护公司内部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诉讼纠纷案件。例如,《公司法》第72条第2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臼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但关于购买价格如何确定,是以对外转让合同的价格,还是以公司净资产重新进行评估确定价格,实务中争议较大,有必要尽快统一认识。再如,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毕,因出让股东未履行向公司其他股东的告知义务,公司其他股东主张合同无效并请求行使优先购买权纠纷案件,对这类案件,有些法院认为应当首先审查公司章程是否有约定,公司章程有约定的,按约定处理:公司章程没有约定时,应当考虑合理期限,在股东名册或者工商登记作出变更超过一定期限时,其他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可以考虑不予支持。
3、因转让瑕疵出资股权引起的纠纷案件。受让方如果明知出让方出资存在瑕疵仍受让股权时,对未按期足额的欠缴出资部分,应承担连带补充责任,相反,如果受让方对此不知情,不应承担责任,并且也有权以此为由请求撤销股权转让合同。
4、隐名、显名股东转让股权引起的诉讼案件。这类案件情况比较复杂,隐名与显名股东之间是合同关系,具有相对性。通常情况下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约定,不能对抗公司及公司其他股东,也不能对抗第三人。
5、股权的善意取得纠纷案件。公司股权被无权转让后,受让方起诉主张善意取得公司股权。审理这类案件时,既要考虑公司法律关系具有外观公示的特点,又要注意善意取得制度的基本原理,依法保护公司股东和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最后,在股权转让纠纷过程中,首先应该确认纠纷类型,理清股东关系,为了节省双方以及公司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在面对股权转让的情况时,转让双方都应该了解转让细节以及股东分布再做决定。
-
有哪些基本类型的股权转让有哪些
56人看过
-
股权转让的类型及其特点。
112人看过
-
股份转让公司的现有股权的类型有哪些
74人看过
-
什么是股权转让及其类型
449人看过
-
级别管辖涉及哪些案件类型?
360人看过
-
如何转让股权以及转让类型是什么?
321人看过
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经常而普遍的方式,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通过法定方式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 更多>
-
股权转让有哪些种类及其股权转让条件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0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出资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股东将股权转让给其它现有的股东,即公司内部的股权转让;二是股东将其股权转让给现有股东以外的其它投资者,即公司外部的股权转让。 (1)内部转股:出资股东之间依法相互转让其出资额,属于股东之间的内部行为,可依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变更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及出资证明书等即可发生法律效力。一旦股东之间发生权益之争,可以以此作为准据。 (2)向第三人转股:股东向股东以外
-
公司转让不良资产的涉及的有哪些类型?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17公司转让不良资产时,原则上应采用投标和投标方式。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公司应及时取得评估、投标、投标、公示和公证的法律文书。公司资产处置必须杜绝暗箱操作,严禁私下处置和内部交易。公司以招标方式处置不良资产,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可以以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形式进行,至少有3家(含3家)投标人有效。
-
股权转让出资方式有哪些类型?宁夏在线咨询 2023-04-12公司股权转让出资方式有有货币和非货币财产两种类型。货币通常是指我国的人民币,股东一方是外国投资者的,也可以用外币出资。非货币财产是指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财产。 股权转让出资方式有哪些类型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
-
债权转让的类型有哪些,债权转让有效的条件有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01债权转让的类型有,支付转让型;债务重组型转让;非货币型转让;有负债型转让。 债权转让的有效条件如下: 1.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 2.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 3.转让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 4.必须有转让通知。
-
股权转让涉及的刑事责任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2对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故意将夫妻共同财产隐匿、转移、变卖、毁损拒不交出的,可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视情节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隐匿、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