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通知第四条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劳动争议中如何认定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劳动者主张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一般应当举证证明双方存在以下要件事实: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指挥,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劳动,其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3.用人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向劳动者给付劳动报酬。
[说明]劳动关系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具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性质,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特征的社会关系,其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原因和目的只能是为了实现交换。从市场经济角度理解,劳动关系是一种基于资本购买特定劳动力形成的交换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支付报酬,这是构成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2.劳动关系兼具平等性与隶属性。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不管是否用书面形式签订合同,在支出劳动力和接受劳动力之前,双方总是需要进行平等协商,双方具有平等性。而合同一经缔结(包括口头合同),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员工,在身份上、组织上都从属于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成为劳动力的支配者和劳动力的管理者,即双方形成一种隶属主体间的以指挥和服从为特征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劳动者完全被纳入用人单位的经济组织和生产结构之内。例如劳动者一方必须向特定雇主提供劳动,出资购买劳动力的雇主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对劳动者进行排他性使用。因此,劳动关系就其具体意义来说,是一种人身关系,即劳动者实际上将其劳动力在一定限度内交给了用人单位,这是劳动关系区别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的最本质的特征。
3.劳动报酬的固定性。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其劳动报酬来源于用人单位按月(或定时)支付的劳动报酬,具有相对固定性。
4.劳动关系更强调主体双方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在劳动关系中,由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产生在劳动过程中,劳动成果是否得以实现,一般不需要劳动者承担风险。
[虽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主张已建立事实劳动关系的要件事实]
劳动者虽未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其主张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一般应举证证明双方存在如下要件事实: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存在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实际发生用工事实(劳动者给付劳动,用人单位给付报酬);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符合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
[说明]《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自《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合同签订率大大提高。但一些用人单位出于规避法律风险、压缩用工成本、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等原因,在与劳动者实际发生了用工事实后,故意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使部分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或诉讼中就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发生困难。根据劳社部发(2005)12号《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1条的规定,如劳动者未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其主张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一般可提供如下证据证明:
1.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或其他进出用人单位的记录;
5.同一用人单位其他劳动者的证人证言;
6.其他能够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从该规定看,基本采用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但鉴于劳动者在诉讼能力以及获取证据方面的弱势地位,故该条也规定,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故我们认为,劳动者应当提供初步证据证明其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但一些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的,如登记表、考勤记录等,则应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如用人单位不提供相关证据的,则应承担不利后果。
[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1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
建筑企业劳动关系是怎样的?
96人看过
-
建筑企业违法发包中的劳动关系认定
177人看过
-
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28人看过
-
民工需要建立建筑企业劳动关系吗
273人看过
-
建筑企业可以做可靠的劳动关系证据吗
248人看过
-
建筑施工企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浅议
347人看过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
建筑企业的总工程师与企业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0用人单位与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一般不是劳动关系,是劳务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之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7条“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之规定,可以认定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
-
施工单位的劳动关系是否认可建筑企业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01原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通知第四条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
劳动者与关联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4一、关于关联公司中的劳动关系,在实践中主要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关联公司间存在两层劳动关系。关联公司都是合法的用工主体,故都是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二种观点认为,关联公司间只存在一层劳动关系,只有实际的用人单位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 二、在关联公司中只存在一种劳动关系。主要理由如下: 1、对《劳动法》规定的用工主体之一的经济组织作扩大解释,即只要这个组织在进行一定的经
-
-
建筑企业劳务关系能否认定工伤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8劳动关系中没有工伤问题,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可以按照普通侵权造成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承担赔偿责任。在程序上,这类案件是员工受害赔偿纠纷,员工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无需劳动仲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