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后债务一般有配偶承担连带责任,其他亲属如父母、子女不承担责任。
(一)死亡债务人配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夫妻约定财产制】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根据反向解释规则,夫妻实行共同财产制或虽实行个人财产制但第三人不知道其约定的,均为夫妻共同债务。
(二)死亡债务人的继承人
继承人承担偿还责任的法律规范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一条【夫妻相互继承权】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一、人死后债务应当怎么处理
人死后债务可能需要由死者的配偶来还,也可能需要由死者的继承人来还。具体的债务偿还情形如下:
(一)债务人的配偶承担偿还责任的情形。
债务人的债务属于夫妻共有债务的,死亡债务人的配偶负有偿还责任。《民法典》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根据反向解释规则,夫妻实行共同财产制或虽实行个人财产制但第三人不知道其约定的,均为夫妻共同债务。
(二)债务人的遗产继承人承担债务的情形。
死亡的债务人有继承人并且继承人继承了其财产的,应当对债务人生前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但是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生前的债务的以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的,除非继承人自愿偿还,否则不承担清偿责任。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生前的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也就是说,继承人是否承担偿还责任的事实基础是其是否继承了遗产。
二、人过世后债务要如何继承
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的责任。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遗产已被分割而未清偿债务时,如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首先由法定继承人用其所得遗产清偿债务;不足清偿时,剩余的债务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如果只有遗嘱继承和遗赠的,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用所得遗产偿还。
-
债务人死亡债务是否会连累家人?
319人看过
-
子女债务会牵连父母吗
241人看过
-
赌博欠债人死后会连累孩子吗
357人看过
-
子女对父母债务会不会有连带责任
294人看过
-
人死后欠下的债务是会追究到父母家人吗吗
414人看过
-
儿子死了债务与父母会不会有关
211人看过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的有:一方的婚前财产、因为身体遭受伤害而获得的医药费和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妻中一人所有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和其他。... 更多>
-
-
被告是成年人,会不会连累到他的父母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05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人罪,如果受害方提出民事赔偿,要求被告赔偿多少多少钱,而被告无赔偿能力,被告的父母有赔偿能力,被告会不会连累到他的父母来承担经济方面的赔偿?(被告已经是成年人了)答:法律规定是自负原则。我对法律的了解很少,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被告是未成年人的话,肯定就会连累到他的父母承担经济方面的赔偿,而如果被告是成年人的话,那么他就应当承担自己造成的一切后果,不应该再牵涉
-
人死后欠下债 是否会累及父母家人?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101、债务人死亡后,其债务一般不会连累父母家人,但是死亡债务人的继承人仅在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债务。如果是夫妻一方死亡的,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
-
负债30万,离婚后债务会不会连累家人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30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分清个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坚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情合理地予以解决。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审判实践,提出如下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