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3、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4、客观方面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
(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
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
(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
(4)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根据2010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监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最新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八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起点。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二、诈骗罪的处罚
犯诈骗罪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
儿媳妇骗婆婆钱是诈骗罪吗
417人看过
-
婆婆告儿媳妇还彩礼钱是否合法?
187人看过
-
婆婆问儿媳还彩礼是否需要退还
394人看过
-
婚礼上婆婆给儿媳的见面礼,离婚时应该归谁所有
162人看过
-
婆婆房子过户给儿媳离婚归谁
216人看过
-
婆媳不和离婚彩礼能退吗
73人看过
法律上所指的骗婚是指以婚姻为诱饵,诈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诈骗罪处理。 如果一方还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只是借婚姻索取了较多的彩礼,则不能按骗婚处理。 在实践中,男女双方领取了结婚证,如果只是女方家庭意识淡薄,对婚姻... 更多>
-
婆婆被儿媳骗钱怎么办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9诈骗罪应该怎么处罚被告人连云港XX灌云县人A和B是邻居,两人为了赚钱,于2009年1月,让A的儿媳C冒称A的女儿打着与被害人D相亲的名义,向D索要礼金等财物。共骗取D10800元人民币,以及首饰等贵重物品两件。后来D去A村得知实情后立即报案。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审理此案后,依法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A和B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
-
-
-
媒婆说介绍老婆给钱之后就消失了,怎样婚姻诈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2-22从刑法条文本身的规定看,没有将婚姻关系规定为诈骗犯罪是否成立的必然条件。也就是说作为婚姻关系中的双方当事人并非排除在诈骗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之外。我国刑法对犯罪主体的规定包含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及特殊主体身份,比如职务犯罪中的犯罪主体规定等等。在诈骗犯罪中,将诈骗犯罪的主体进行限制没有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