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光权鉴定方法
建筑日照的鉴定方法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技术问题,具体应包括两种鉴定方法:
1、是以施工图纸为依据进行模拟演算,如目前市场推出的日照模拟软件确定采光时间和范围。
2、是进行现场观测测量,确定采光时间和范围。
针对个案采取何种鉴定方法才是最为客观准确的方式,当事人是否有权进行选择,以及就现场观测而言,鉴定机构应该采取何种仪器观测等并无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尤显混乱。
鉴定机构不审查开发企业提供的施工图纸或进行模拟演算,而直接选择现场观测,观测方法就是现场目测,给当事人的感觉是缺乏科学性。而鉴定标准通常是依照住建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关于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日照标准是建立在区分建筑气候区划的基础上,以气候区划的不同(阳光倾角的不同)确定满窗日照小时,如北京(大城市)属于Ⅱ气候区,其日照标准应为大寒日,观测有效日照时间带为上午8时至下午4时,其间满窗日照时间应大于等于两小时。
二、侵犯采光权的赔偿范围
1、被侵权人房屋贬值部分。
如侵权人因其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充分利用了空间,其房屋有了较大的增值,其建成房屋的经济效益自不待言,与此鲜明对比的是,相邻一方的房屋因采光受到影响,其房屋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上有大幅的下降。因为房屋的价值取决于其位置、方向、采光等关键因素,因此应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房屋的原有价值及采光受影响后的价值予以评估,其差额部分应属赔偿范围。
2、被侵权人采取补救措施的费用。
被侵权人因采光的需要,需改变原有房屋结构,如增大门窗面积,开天窗等,该项费用应属赔偿范围。另外,被侵权人因采光不足,室内照明设备使用时间相对延长,对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及能源消耗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将该项费用应酌情予以一次性赔偿。
采光权鉴定的方法可以以施工图纸作为参考进行鉴定,也可以在现场进行实地的测量进行鉴定。如果鉴定结果说明采光权受到了分割,可以要求对方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如房屋的贬值部分和当事人因为采光受到侵犯而采取补救措施的花费等。
-
采光权鉴定方法是怎样的
314人看过
-
怎么鉴定采光权
437人看过
-
采光权的鉴定标准是什么
344人看过
-
采光权在哪鉴定
495人看过
-
如何鉴定采光权
105人看过
-
采光权找谁鉴定
235人看过
采光权是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享有从室外获取适度光源的权利,也包括采光利益。 采光权是一种相邻关系权,它是指在一个所有权限制范围内,因日照遮挡所造成的权利人视觉上的障碍,因此权利人有请求相邻方进行某种行为以实现日照需要的权利。我国法律规定... 更多>
-
房屋采光鉴定是怎样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26房屋采光鉴定方法: 1、前后楼间距大小 楼间距越大,采光越好。前后的楼间距过小,则采光会受到影响。这个简单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 2、房屋的朝向 朝南的房间采光好,朝北的房间采光差。如果一个房子,朝南的窗户少,则采光就比较差了。客厅和主卧要朝南,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其它的功能分区朝南,就更好了。 3、楼层的高度 一般来讲,高楼层的采光比低楼层的采光好。但如果楼间距够大,周边没有高大的建筑物,则低楼
-
采光权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5采光权的法律规定是:采光权是指房屋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享有从室外取得适度光源的权利,是附属于建筑物的权利。住宅采光权不容侵犯,业主采光受到实质影响是业主被侵犯采光权的关键。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
采光权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3采光权的法律规定是:采光权是指房屋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享有从室外取得适度光源的权利,是附属于建筑物的权利。住宅采光权不容侵犯,业主采光受到实质影响是业主被侵犯采光权的关键。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
采光权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22“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障碍,赔偿损失。”。 所谓采光权,通常是指房屋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享有从室外取得适度光源的权利,比日照范围更大。现阶段一般以民法典的相邻权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为准。
-
采光权法律是怎样规定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1-03-172007年10月1日起,《物权法》对采光权进行了明文规定《物权法》规定(第八十九条):建造建筑物,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 专家说法:所谓相邻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因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专家认为,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住宅建设用地供应趋紧,有些开发商违规施工,超规划建设,导致新建住宅楼层数过高,密度过大;有些人甚至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