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是机动车,首先要确定狗是否具有合法身份证明,包括国家养狗许可及卫生部门的无狂犬病证明等材料,以及能够证明狗价值的发票,如果当狗没有合法证明的时候则为非法饲养就不能按照交通事故来处理,无法认定,自然也就无法划分此次事故的责任。
如果能够提供这些证明才能按照交通事故处理。但如果遛狗时并没有为宠物狗系上狗链,主人没有承担好对狗的看护责任,这样引发的事故应该由狗主人负责。如果宠物狗在有栓系狗链时,则要考虑到机动车是否有违章行为,再根据机动车的违法行为程度来划分事故责任的方向和大小。
其次,要观察事故的发生地点,发生地点不同,认定责任不同。如果事故发生在高速公路上,不管有没有狗狗的合法证明,均为狗主人的过错,狗主人还应负责车辆的清洗和修复工作。如果事故发生在国道、省道,则按照第一条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其次,要观察事故的发生地点,发生地点不同,认定责任不同。如果事故发生在高速公路上,不管有没有狗狗的合法证明,均为狗主人的过错,狗主人还应负责车辆的清洗和修复工作。如果事故发生在国道、省道,则按照第一条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一、国家关于遛狗的规定有哪些
国家关于遛狗的规定,各地有不同的规定,但大体相似,如下:
1、每天晚上7点至第二天早上7点。遛狗时必须系上狗链,并由成年人牵领,并不得进入市场、公园、公共绿地、学校、医院、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游乐场、车站、航空港以及其他公共场所;
2、遛狗过程中,如果狗狗排泄粪便,要立即清除;
3、在集中整治期间,对违反规定携犬出户的,将从重处罚。
如果因为遛狗没有牵引,无狗绳等行为造成他人受伤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如下:
1、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2、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4、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5、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
斑马线上撞车怎么划责
50人看过
-
无红绿灯斑马线被撞:责任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296人看过
-
斑马线上行人被撞,责任归谁?
286人看过
-
无红绿灯斑马线撞人,责任在谁?
438人看过
-
学生过斑马线被车撞责任认定
361人看过
-
超速撞斑马线上的电动车的责任如何划分
432人看过
机动车是指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通常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车辆。机动车具有速度快、操作灵活、舒适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行驶证和... 更多>
-
没走斑马线被左拐车撞伤怎么划分责任甘肃在线咨询 2022-09-1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
行人横穿马路撞到斑马线责任如何划分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01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适用无过错责任。非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担责。非机动车一方有过错的,同时,机动车一方没过错的,机动车一方仍要担责,但是可以减轻相关责任。交通事故是由非机动车或者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担责任。 因此,行人横穿马路有过错,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
-
求问行人,未走斑马线,被车撞,责任如何划分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10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行人闯红灯被撞,机动车司
-
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被撞到了责任该怎么划分重庆在线咨询 2023-05-301.一般要机动车方负本事故的全部责任,但是对方有办法证明行人有过错的,可以减轻机动车方的责任。也就是说只有证明行人有责任才能减轻机动车的责任,无法证明的,那么只能有机动车方承担。行人虽然没有走斑马线,但是按法律规定机动车还需尽到避让的义务。如果机动车已经采取避让措施,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也会导致事故发生的,那么说明行人也就存在过错,交警会根据过错来判定双方具体的责任。 2.法律依据:《道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