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权判几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01 06:34:03 323 人看过

一、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权判几年

家长侵犯孩子隐私不判刑,因为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权的起诉材料

1.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2.证明侵犯隐私权的事实存在的材料,可以是证人证言,视听材料等的形式;

3.证明该侵犯隐私的行为产生了严重后果的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三、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权的起诉状怎么写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3.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4.原告应当提供的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址也应当提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n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6: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父母偷看孩子的隐私算不算犯法
    父母偷看孩子隐私是否算犯法法律上任何人不得不经未成年人同意,察看他们的日记、信件等。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侵犯隐私权的构成要件:一、主观具有过错侵害隐私权因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主观上须具有过错才能构成侵权责任,故意、过失在所不问,但过错形态影响侵权人法律责任轻重的承担问题。二、违法行为的存在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因直接违反法律规定抑或违反社会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使得该行为具有违法性质。隐私权是绝对权,具有普遍的对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负有不侵犯他人隐私的义务,违反这种义务进行的行为均被纳入侵犯隐私行为之列,除非有正当合法抗辩事由存在,通常这种侵害行为以作为形式表达,并不必以公开他人隐私为要件。结合行为类型的多样性与隐私内涵的发展性,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类:侵扰私人空间的行为与侵害私人信息的行为。三、损害结果发生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结果,作为
    2023-06-13
    495人看过
  • 父母查看子女书包属于侵犯隐私吗
    一、父母查看子女书包属于侵犯隐私吗父母查看子女书包一般不属于侵犯隐私。父母对子女有监护权,父母出于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目的去查看孩子书包不是侵害行为,主观上也没有侵害故意,不构成对子女隐私权的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八条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二、父母查手机会侵犯隐私吗未满18岁的人被父母私自查看手机信息算侵犯隐私权。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
    2024-01-16
    473人看过
  • 帮信罪算侵犯隐私吗判几年
    在通常情况下,“帮信罪”并不被视为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具体来说,“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某个人明知道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活动,却依然为其犯罪行为提供了诸如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之类的技术支持,甚至可能包括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协助,并且情节较为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8-08
    113人看过
  • 父母隐私权遭受侵犯时的处理策略
    父母在没有得到子女同意的前提下,私自拆看其信件、手机、电脑是侵犯其隐私的行为。父母了解、关心子女应该与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而不能通过偷看子女的信件等侵犯隐私的方式来掌握其思想和行为。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物,其人格独立,子女的信件、手机、电脑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当父母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说明他们的这一行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同时也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相信父母会理解、尊重。如果父母固执己见的话,可以求助于学校老师,甚至有关部门帮助协商解决。侵犯隐私权怎么量刑?如果对方拿着别人不足与外人道的私事或隐私公之与众,给对方带来严重后果的则涉嫌触犯刑法,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并要求民事赔偿。按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
    2023-07-17
    483人看过
  • 女儿能起诉父母侵犯隐私吗
    河北淇县人民法院铁西法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原告,年仅11岁、上小学五年级的李某,要告父母未经其同意翻看他的日记,侵犯了他的隐私权。法官一番探究,了解了个中原因。原来,孩子的父母经营了一家砂石厂,李某是独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近来,砂石厂的生意红火,父母对李某的关心程度明显不足。最近一次小考,李某的成绩下降了十几名,家长向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说李某上课精力不集中,常与同学说话,对其学习成绩下降的真正原因并不知道。夫妻俩回家后,趁儿子上补习班,偷偷打开了儿子带锁的日记本,发现他竟然与同班女生在“谈恋爱”。暴怒之下,夫妻俩把李某从补习班里叫出来教训了一顿。事后,他们也很后悔,向孩子认错,不料倔强的小家伙不理不睬,要到法院状告父母。法官了解案情后,询问小原告是如何知道隐私权的,李某理直气壮地说:“我在网上看到的,日记是我的个人隐私,谁偷看谁就侵犯了我的隐私权。”面对这场特殊纠纷,法官说,孩子虽是未
    2023-06-01
    401人看过
  • 孩子隐私权遭侵犯,如何保护孩子的权益?
    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权应该这样做:1、家长在未经子女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查阅其信件、手机、电脑是侵犯其隐私的行为;2、父母理解和关心孩子应该与孩子沟通,而不是通过偷看孩子的信件和别的侵犯隐私的方式来掌握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孩子的个性是独立的。孩子的信件、手机和电脑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家长也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3、因此,当父母侵犯孩子的隐私权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说明行为不仅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如果家长固执己见,可以向学校老师求助,甚至相关部门帮助协商解决。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权算不算犯法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权不算犯法,侵犯孩子的隐私权,情节严重的才算犯法。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
    2023-07-05
    458人看过
  • 孩子手机隐私权与父母权利如何平衡?
    父母偷看孩子手机是否犯法,具体如下:1、父母偷看孩子手机,如果是合理地行使监护职责的,不犯法;2、父母偷看孩子手机,如果不属于行使监护职责的,擅自查看、处理孩子手机中的隐私信息的,可能会构成侵犯隐私权的侵权行为。一、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如下: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继续履行;7、赔偿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二、侵犯隐私权的量刑标准如下:1、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4、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
    2023-07-01
    155人看过
  • 侵犯个人隐私判有期徒刑几年
    一、侵犯个人隐私判有期徒刑几年当个人隐私被侵犯并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时,其刑罚的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1.一般而言,若情节严重,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当情节特别严重时,刑罚将升格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里所谓的“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如信息数量、违法所得金额、是否用于犯罪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二、侵犯隐私立案标准并非所有提供或获取他人信息的行为都可定义为侵犯隐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当行为达到以下标准时,方可定义为侵犯他人隐私权并立案:1.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或出售、提供的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2.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而向其出售或提供。3.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
    2024-07-15
    74人看过
  • 亲生父母卖孩子犯法最多能判几年?
    一、亲生父母卖孩子犯法最多能判几年?最高是能够判到死刑的。一般会以拐卖儿童罪来进行处理,一般在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而且还会有相应的罚金。《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二、拐卖妇女儿童
    2024-01-30
    480人看过
  • 父母查手机算侵犯家庭隐私吗?
    父母查手机算侵犯隐私,但是子女允许父母查手机的除外。法律规定,隐私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刺探、侵扰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所以只要在子女没有同意的情况下,父母私自查看子女手机的,一律可以认定父母对于子女的隐私权实施了侵犯行为。一、根据民法典规定属于侵害隐私权的有哪些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有以下这些:(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二、看别人隐私法律第几条在我国成文法律中,没有一部法律有明确的隐私权保护内容,仅仅在司法实践中,遇到隐私权问题时,司法解释予以规定,以名誉权的名义来保护隐私
    2023-06-28
    116人看过
  • 侵犯隐私权造成精神伤害可以判刑几年
    对于侵犯他人隐私权并造成精神损害的情况,是否应该判处刑事责任以及具体的刑期变动,这是需要我们在考量侵权行为的性质、情节及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等诸多复杂因素后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通常而言,若情节严重,则有可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2024-08-06
    84人看过
  • 虐童事件和孩子侵犯父母隐私问题的处理方式分析
    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对孩子负有监护责任,老师虐待儿童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侵犯隐私权的范畴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11、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
    2023-07-03
    230人看过
  • 侵犯他人隐私权会受到几年刑罚
    若有人涉及盗取机密资料、拍摄镜头、窃听对话或是散播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则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轻者可能面临五天以内的拘留以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惩罚,而重者则可能受到五天以上十天以内的拘留,并且追加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惩罚。如果情节极其严重,甚至已经触及刑事领域,那么我们将根据严格的法律程序,对涉案人员追究其刑事责任。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大多属于一般的侵权范畴,只有在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失或恶意时才能够证明他们违反了法定权益。诚然,即使当事人没有主动表达,但是行为人的言行举止也会反映出是否存在过错,这直接关系到他们要承担怎样的违法后果。关于侵犯隐私权的具体处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对于那些擅自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闯入他人住所的行为,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对于那些秘密隐藏、销毁或者非法拆封他人信函的,在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利且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将被判定为
    2024-08-01
    403人看过
  • 家长侵犯孩子压岁钱隐私权案件
    孩子收到的压岁钱,从法律上来说是亲戚朋友对孩子的赠与,是孩子的个人财产。虽然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但是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作为监护人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所以父母不能将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占为己有。大人拿小孩的压岁钱犯法吗违法,但是可以帮孩子保管。大人给孩子发“红包”属于赠与性质,与孩子之间形成的是赠与合同关系,“红包”一经孩子接受,赠与合同就依法成立。压岁钱是孩子的个人财产,但对于未成年人,不适合保管和处分较大财产,父母只能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后,帮孩子保管或为了孩子利益做出处分财产的决定。《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
    2023-07-10
    38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父母翻看子女手机是否侵犯隐私权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05-03
      父母翻看子女手机构成侵犯隐私权,即使是未成年,父母的监护权也不包括查看子女的手机、日记等隐私。隐私权的常见类型包括个人生活自由权、情报秘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个人隐私利用权。隐私权是公民人格权的重要内容。成年人在儿童性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应当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必须重视儿童的隐私权保护,儿童对于隐私权的充分了解将帮助他们免受骚扰和暴力伤害。
    • 父母把孩子的事情到处说,算不算侵犯了隐私权?
      山东在线咨询 2024-08-23
      应该算是侵犯了隐私权,但因为你们是一家人,只能算是家庭纠纷,无法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你与父母多沟通吧!他们这样不对,如果实在不行,以后有什么事就瞒着点,别让他们有机会干涉你的生活!
    • 父母侵犯亲属隐私权打110有用吗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13
      父母侵犯隐私权也是可以报警处理的,因为隐私权是属于每一个公民都拥有的人格权利之一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主要包含了有生活自由的权利,情报保密的权利,以及个人通讯秘密的权利和个人隐私利用的权利。
    • 侵犯了别人隐私权了,偷拍他人隐私判刑几年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5-30
      1、曝光他人隐私图片的,如果行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
    • 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权怎么办,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09
      父母侵犯孩子隐私权,可以先和父母沟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不受侵犯,自然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主动与孩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