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自诉制度探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4:31:41 344 人看过

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对自诉案件的范围、审理方式及反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修正与补充,自诉案件单独划为一节进行了规定。刑事自诉制度的规定,一方面可以减轻司法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量,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办案效率,符合司法经济的原则;另一方面,也便于群众诉讼,使可能激化的矛盾得以缓解。但从司法实践来看,近年来,自诉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审理难度不断加大、申诉信访情况不断出现的现状,已经成为困扰法院审判工作的一大难题。如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必将弱化我国刑事自诉制度的积极意义。笔者就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几个难点进行探讨,寻求完善刑事自诉制度的有效做法。

一、既可公诉,亦可自诉的案件程序启动问题

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1、公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第1、3类必须由自诉人提起自诉,也只能作为自诉案件且必须适用自诉程序的相关规定,而第2类案件,则既可以由自诉人提起自诉,也可以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因此,此类案件的审理就涉及到程序适用的问题,亦即程序启动的问题。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具体规定了第2类自诉案件包含故意伤害案(刑法第234条第1款的规定,以下简称轻伤害案)等8项案件,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因作为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的不同处理,处理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别。就其中的轻伤害案而言,据笔者对2002年、2003年某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113件轻伤害案件进行的分析,其中公诉轻伤害案件63件,占56%;自诉轻伤害案件50件,占44%,从案件数量看,大体相当,而从案件的处理结果看,则悬殊较大。公诉轻伤害案件的63名被告人均被作有罪判决,有罪宣判率100%;而自诉轻伤害案件的50名被告人仅有5人被作有罪判决,有罪宣判率仅为1%,究其原因,是由于自诉案件运用调解原则,自诉人也可以撤诉,放弃对被告人指控,使得被告人免受刑罚处罚。有学者认为,此类自诉案件主要涉及的是公民个人的利益,或者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犯罪,在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犹存隐忍之和。如果国家不强加干预,将起诉权交由被害人行使,是否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由被害人自己决定,或者允许被害人与加害人在诉讼过程中和解,反而有利于案件的解决,有利于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感化和挽救,从而消除犯罪原因,达到社会综合治理的目的。而如果此类案件一律作公诉案件处理,则弱化了被害人的主动权,加之公诉案件审理中被害人无权干预人民法院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造成同类型案件处理结果上的严重不平衡,有悖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自诉程序的立法精神。因此,此类案件应首先作自诉案件处理。

此类案件中既有公诉案件,也有自诉案件,关键原因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均享有管辖权,解决的办法是在立法上加以完善,强调被害人在此类案件处理上的主导作用。当被害人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的,公安机关应予受理,但在收集足够证据,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应告知被害人此类案件可作自诉案件处理,除非被害人坚持作公诉案件处理,均可由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公安机关还有义务向被害人提供收集的证据,供被害人起诉之用。此类案件是作公诉案件处理,还是作自诉案件处理,主动权应在被害人,而不应由公安机关依职权处理。针对上述情形,应相应地增加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条件,建议将刑事诉讼法第130条修改为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者人民法院受理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提起的自诉的,应当撤销案件。

二、自诉案件的证据收集问题

基于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原则,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负有当然的举证责任,这是因为自诉人在刑事诉讼中是作为控诉方参与诉讼,行使控诉职能,其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时,必须提出能够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有关证据。否则,人民法院就难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因此,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与公诉案件中检察机关一样,必须就其提出的相关指控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然而,在某些案件中出现自诉人举证不能的情况时,人民法院应否承担收集证据责任呢。笔者认为,这显然是不允许的,因为,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时,履行的职能是对自诉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居中审查,以查明自诉人提供的证据是否足以证明其对被告人提出的犯罪指控,自诉案件的审理中亦不能违背无罪推定的刑法原则,由人民法院收集证据来证明被告人有罪显然与这一原则相悖。有观点认为,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人民法院有调查的义务(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笔者认为,这里的调查仅是为了让审判人员对自诉人提供的存有疑问的现有证据进行核实,其目的在于通过调查确认自诉人所提供的证据是否具有证明效力,而非重新收集用以证实被告人有罪的其他证据。这一点从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正可以看出,因为1979年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经人民法院调查又未能收集到必要的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而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第171条则将上述条款中的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经人民法院调查又未能收集到必要的证据这段表述删去。仅在该条第3款规定:法院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对证据有疑问,需要调查核实的,适用本法第158条的规定。可见,这里的调查是为了核实,而不是原规定的调查收集。

这样的规定是否增加了自诉人的举证难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原本由人民法院所分担的举证责任完全由自诉人承担了。但这是否损害了自诉人的权利呢?答案则是否定的。因为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此类自诉案件的标准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否则不属自诉案件,被害人无证据证明,其权利确又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可以作为公诉案件处理。

三、自诉案件中的司法救济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18日 19: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自诉相关文章
  • 2022年刑事申诉难度探究
    刑事符合条件的申诉是可以申请的。申请再审或申诉一般由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未经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的申请再审或申诉,一般交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对经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后仍坚持申请再审或申诉的,应当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第6条申请再审或申诉一般由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未经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的申请再审或申诉,一般交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对经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后仍坚持申请再审或申诉的,应当受理。对未经终审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直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申诉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当交下一级人民法院处理。第7条对终审刑事裁判的申诉,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再审:(一)有审判时未收集到的或者未被采信的证据,可能推翻原定罪量刑的;(二)主要证据不充分或者不具有证明力的;(三)原裁判的主要事实依据被依法变更或撤
    2023-07-02
    315人看过
  •  民事自诉制度适用范围
    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司法机关直接提起诉讼的刑事案件。这类案件范围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司法机关直接提起诉讼的刑事案件,称为自诉案件。自诉案件的范围如下: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指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这类案件无需经过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而是直接由人民法院受理并进行审判。在此过程中,法院将根据案件的事实和证据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故意杀人
    2023-08-22
    288人看过
  •  刑事诉讼处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自首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自首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也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相对从宽是我国刑法对自首所实用的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自首,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也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相对从宽是我国刑法对自首所实用的基本原则。 自 首 犯 的 刑 罚 优 惠 规 定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犯可以获得刑罚的优惠。那么,什么是自首犯以及如何获得刑罚优惠呢?首先,自首犯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其次,对于自首犯的刑罚优惠规定,我国《
    2023-09-10
    184人看过
  • 受贿罪量刑制度探究
    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如下:一、受贿数额3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或受贿数额1万元以上不满3万元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1、多次索贿;2、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3、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4、曾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过党纪、行政处分;5、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6、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7、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拒不配合追缴工作致使无法追缴;8、造成恶劣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二、受贿数额2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的,或受贿数额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1、多次索贿;2、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3、为他人谋取职务提拔、调整。三、受贿数额300万元以上的,或受贿数额15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
    2023-07-04
    356人看过
  • 轻微刑事案件如何适用和解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是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途径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也随之分化,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不断涌现,如何有效化解矛盾和将冲突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缓和甚至化解矛盾和冲突,使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损失最小,就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年的司法实践表明,通过把讲理和讲法结合起来的方法,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群众怨气,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让当事人能够接受调解结果并自动履行具有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当前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国内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维护稳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作为国家政治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机关肩负着
    2023-06-11
    363人看过
  • 刑事-民事抗诉制度比较
    一、审级不同刑事案件抗诉分为两种,上诉程序的抗诉是“下抗上审”,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是“同抗同审”。刑事诉讼法第181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即下抗上审。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依法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即同抗同审。而民事抗诉没有上诉程序的抗诉,均是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属上抗下审(极少用同抗同审),即同级人民检察院发现同级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认为符合抗诉法定要件、条件后,只能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抗诉,由上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是否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下级人民检察院不能直接向同级人民法院直接提出抗诉。受理抗诉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进行再审,也可以裁定指令作出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进行再审。司法实践中,
    2023-06-11
    106人看过
  • 刑事自诉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当前刑事自诉制度面临的问题及现状根据新刑诉法第170条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以下三类:一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以及被害人根据刑诉法第145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的其他案件。刑诉法对刑事自诉制度仅作了较原则的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难以操作,且在运行机制上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自诉人举证难。根据刑诉法的规定,公诉案件的举证责任由检察机关承担,自诉案件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在起诉或者庭审中,自诉人有义务提供证据或者出示证据,若自诉人提不出足够的证据,就要承担起诉被驳回或败诉的风险。但在司法实践中,自诉人在收集证据、提供证据、履行举证责任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利因素。1、自诉人没有侦查权。被害人的人身、财
    2023-06-11
    374人看过
  • 刑事申诉制度的完善
    本文分析了当前刑事申诉工作中存在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例如单位的申诉资格,申诉案件管辖,申诉案件的抗诉程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关键词]刑事申诉申诉权申诉管辖申诉时效申诉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民主权利,刑事诉讼法设置的刑事申诉制度,是宪法赋予公民民主权利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体现。从司法实践看,依法开展刑事申诉复查,对全面履行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促进司法公正,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申诉的规定比较原则、笼统,操作性不够强,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也不尽完善,影响了刑事申诉案件复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公民合法权益依法正确、及时、有效的维护,容易产生一些涉法上访老户。结合司法实践,笔者拟对完善刑事申诉制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单位申诉权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公司、
    2023-04-22
    107人看过
  • 新刑诉法的刑事和解制度
    1、刑事和解程序适用范围:其一,仅仅适用于公诉案件;其二,如果是故意犯罪,则适用于三年以下的轻罪案件;而且这类轻罪案件仅仅因民间纠纷而引起触犯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罪名的犯罪行为(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五章侵犯财产罪);其三,如果是过失犯罪,则除却渎职犯罪外的可能判处7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案件;其四,反向限制:上述入围的刑事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5年内曾经故意犯罪则不适用刑事和解程序。2、关于刑事和解程序启动主体问题:其一,程序的启动,在侦查阶段,则由侦查机关启动;在起诉阶段则为检察官启动,在审判阶段则由法官启动。其二,和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等)在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抑或法院的主持下就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以真诚悔罪、提供赔偿、赔礼道歉等方式达成共识。其三,公安机关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或者检察院向法院提出
    2023-04-02
    189人看过
  • 行刑制度与追诉时效制度
    1、监狱、法院和公安机关(注意刑罚适用机关与刑罚执行机关是不同的概念);2、执行范围及其分工:执行的范围不仅包括五种主刑四种附加刑,而且还包括各种刑罚适用制度,如缓刑制度、假释制度、监外执行等的考察;执行分工方面掌握两个半主义;人民法院,是死刑立即执行、没收财产、罚金的执行机关;公安机关是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监狱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执行机关。(二)减刑制度(78条—80条)从减刑的方法与效果来看,减刑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将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这是刑种的变更;二是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减少,不能变更刑种;对于死缓依法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的,虽然实质上减轻了刑罚,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减刑,但不是刑法第78条规定的减刑;附加刑的减轻也不是刑法第78条规定的减刑1、减刑的前提条件(减刑的对象):只能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减刑。对判
    2023-03-26
    352人看过
  • 探视、陪伴制度
    1.探视病员要按规定时间,每次探视要领取探视证(牌),每次两人。学龄前儿童不得带入病房。传染病员一般不得探视和陪伴。2.探视危重病员,可持病危通知单,随时给予探视。3.陪伴需严格控制,确需要陪伴者由医师决定,值班护士发给陪伴证。陪伴停止,将证收回。4.探陪人员必须遵守院规,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不得擅自翻阅病历和其他医疗记录,不得私自将病员带出院外,不要谈论有碍病员健康和治疗的事宜,不要吃病员的食品和使用病员的用具,不在病员床上睡觉。要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不准吸烟。要爱护公物,节约水电。5.凡探视、陪伴人员损坏、丢失医院物品,应负责赔偿。
    2023-04-30
    182人看过
  •  刑事案件审限制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这段内容描述了人民法院在受理一审案件后需要进行宣判的时间限制。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满足特定情形的案件,需要经过上一级法院批准后才能延长宣判时间,但最长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人民法院在受理一审案件后,需要在受理后的两个月内进行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死 刑 案 件 】 审 限 延 长 核 准 程 序死刑案件审限延长核准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分析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死刑案件的审限为十日,从收到移送审查起诉书之日起计算。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依法可能判处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并在核准后十日内交付执行。然而,
    2023-09-09
    448人看过
  •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构建之探讨
    现代法治国家都高度重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护,同时基于公平正义的基本法理要求,对于被害人的人权保障问题,许多国家在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实践以及理论研究方面也充分重视。围绕刑事被害人能否得到充分救济的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起很多西方国家陆续建立了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特殊保护制度——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以切实加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从我国目前法律和实践运作看,现有制度规定在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还不够充分、有时显得无力。基于目前我国国情,借鉴外国立法及实践经验,我国十分必要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一、面临的问题按照我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023-06-11
    104人看过
  • 刑事自诉状制作要点
    一、文书的制作要点:1.主要内容:(1)自诉人、被告人的姓名、年龄、民族、籍贯、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等自然情况。(2)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包括犯罪时间、地点、手段、危害后果等。(3)被告人行为所触犯的罪名。(4)具体的诉讼请求。(5)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和具体时间。(6)证人的姓名、住址。(7)证据的名称、>数、来源等。2.制作要点:(1)事实和理由部分,把握三条标准:一是客观性;>是明确性;三是逻辑性。(2)证据和证据来源,把握三条标准:一是全面性;>是具体性;三是逻辑性。
    2023-06-11
    142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自诉是指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自诉案件,是“公诉案件”的对称。在我国,各级法院审理案件以起诉作为审判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当事人向法院起诉,就没有法院的审理。法院审理刑事案件,... 更多>

    #刑事自诉
    相关咨询
    • 刑事诉讼什么是回避制度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7
      一、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刑事诉讼法》第31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第32条本法第29条、第30条、第31条的规定
    • 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制度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6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 刑事审判的制度,刑事审判的审判监督制度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7
      一、刑事审判的死刑复核制度死刑复核制度是指审查核准死刑案件所遵循的程序和方式方法的规则。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判处死刑的案件的核准权,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行使。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由最高人民
    • 刑事诉讼法有哪些证据制度
      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19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办案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
    • 轻微伤刑事自诉的注意事项
      香港在线咨询 2021-01-12
      轻微伤刑事自诉案件强调被害人的举证责任,自诉能否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被害人等有无证据或者证据是否充分,如果被害人等没有证据的,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如果被害人等提出的证据不充分,不足以支持其起诉主张的,人民法院将裁定驳回自诉。